职业院校学生幸福指数提升途径的探讨

2015-07-26 00:46:54潘有崇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期
关键词:周浩职业院校技能

潘有崇,朱 珠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院校学生幸福指数提升途径的探讨

潘有崇,朱 珠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结合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现状,从专业设置动态机制的建立、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综合素质培养内容的丰富、学生管理服务体系的健全等方面进行探讨,保证“有所学”、“有所趣”、“有所能”、“有所感”,以切实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幸福指数。

职业院校;学生;幸福指数;提升

引语:

2014年11月4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在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举行,代表参赛选手宣誓的为“弃北大读职校”的学生周浩。三年前,周浩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从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人才储备军到如今还未就业的技术工人。这个身份的转变,足以让人难以相信,但周浩就这样做了,并且谈起当年的决定,表示“毫不后悔,很庆幸”,幸福感溢于言表。

幸福指数(Happiness Index)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幸福感的一种指数。“学生的幸福指数”是一个衡量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指标,是学生个人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学习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社会中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为了适应这一客观需要,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大,这给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天地。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院校累计为国家输送近8000万名毕业生,成为我国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

但是,受中国教育传统思想的影响,职业院校的学生一直是一个“特殊群体”,社会对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学生素质认可度整体不高,加上学生自身在环境、学习、人际关系、就业等压力下,学生的幸福感普遍不强,对学校不认同,对学习无兴趣、对未来较迷茫。如何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幸福指数,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目标和取向,保证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是一个有着较强现实意义的探讨课题。

一、建立专业设置动态机制,保证“有所学”

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紧跟市场需求,不断对专业进行调整,及时整合优化学科,修订教学计划,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区域或行业建设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并结合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有预见性地适当发展一批新兴应用型学科,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的学科优势,建立专业设置动态机制,保证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有所学”,是职业院校学生幸福指数提高的前提。

笔者所在的区域为一座小城市,但却凭着“小城市办大职教”的现象而闻名全国。新余市人口仅110万,而职业院校却有16所,其中高职4所、中职12所、万人以上规模的职业院校4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5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4所、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9.47万人,共开设50多个专业,其中的光伏类专业、风力发电类专业、电子技术类专业、冶金工程类专业都是与区域产业及技术潮流息息相关的专业,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大批学子前来求学。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保证“有所趣”

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在中学阶段就表现为持续学习的意志力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课程设置和教材必须要让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他们所能适应的学习方法与职业院校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相匹配,变成参与式学习,变成一个享受教与学的过程。

加快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教、学、做”理实一体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让我们的学生感到“有所趣”,是职业院校学生幸福指数提高的保证。

三、丰富综合素质培养内容,保证“有所能”

职业院校的教育任务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过程中,还应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价值观、人生观等综合素质的传承。因此,职业院校应努力创造各种环境条件,对学生进行学识、体能、心理等全方面的教育培养,保证“有所能”,树立职校生的魅力,幸福指数自然就高。

追求自己梦想、“弃北大读职校”的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学生周浩,在参加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上,之所以幸福感溢于言表,就是因为他“有所能”,同样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和梦想成真的机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用之才,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每个学校每年都有出类拔萃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走向社会,”这既是葛司长对职业教育寄托的第二个梦想,也是我们职业院校所肩负的重要使命。

四、健全学生管理服务体系,保证“有所感”

与普通高校相比,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系统的“瓷器活”,“招得进、稳得住、教得好、送得出”每一个环节都显得更为困难。要让我们的学生有所感触、感动、感恩,必须要健全学生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引导学习、疏导心理、助导生活、指导就业,帮助学生“学习上解惑、心理上解压、生活上解困、就业上解难”,使学生管理工作从单纯管理向指导服务式管理转变,提升学生教育幸福指数。

经过一番曲折,最后选择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学习的周浩,面对灵活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技能训练、亲密的师生交流,重新拾回了学习热情,学院的精心培养,让他得以大显身手,成为了学院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我所学的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而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只要在适合自己、自己感兴趣的岗位上工作,都会很强大的!”周浩说。

职业教育有挑战,但更有机遇。职业院校的学生只有紧抓职业教育改革的大好机遇,努力学习,练好本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才能够化茧成蝶,幸福相伴,出彩未来。

[1]张佩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成因探析[j].成功(教育版)下半月,2011(1):98-99

[2]李桂云,潘超.我有四个职业教育梦——专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13.3

江西省高等学校省级教改课题JXJG-12-72-4

潘有崇(1975-),男,汉族,江西宜春人,南昌大学硕士,高级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朱珠(1979-),女,汉族,江西南康人,江西理工大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自动化控制研究。

猜你喜欢
周浩职业院校技能
高级技能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Electron Correlations,Spin-Orbit Coupling,and Antiferromagnetic Anisotropy in Layered Perovskite Iridates Sr2IrO4∗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拼技能,享丰收
弃北大读技校,自定别样人生
画唇技能轻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
放弃北大读技校
放弃北大读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