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宋志平
富士康总裁郭台铭曾经跟我开玩笑说:“一个人怎么能同时管理两家完全不相关的企业?你要么是个奇人,要么是个精神分裂者。”在我同时担任中国建材集团和国药集团董事长的5 年里,许多人都像郭台铭一样感到好奇:两家企业中一家是做建材的,一家是做医药的;一家处在周期性行业,一家处在非周期性行业,你是怎么当这个“跨界掌门”的?类似的问题我几乎每天都会面对。
同时领导两家企业的挑战确实很大,我要经常转换思考的“频道”。但是我相信,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内在规律,从不同事物的内在规律中能提炼出很多相通的道理。把握了这些规律和相通的道理,就能有针对性地做出判断。
记得刚到国药集团时,我对大家说:“我知道有病要吃药。”大家说:“董事长,这话不全对,没病也得吃药,要保健康。”这么一说,我就理解了。对呀, 人一生下来就要打疫苗。同事们还告诉我:“国药集团要主攻大病种药,因为有市场,有销售额。”像高血压、糖尿病、胃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就是大病种。“保健康”和“大病种”的概念,就是大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市场规律。从对这些规律的总结中,我将国药集团定位为中国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国药集团制定了迈入健康产业领域的战略后,业务空间拓宽了很多。
“大病种”的道理也适用于中国建材集团,比如水泥占建材行业GDP(国内生产总值)的70%,做水泥自然就有大市场,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商业价值也更大,所以中国建材集团把业务调整成以水泥为主业。
通过对两家不同企业发展规律的对比研究,我摸索出了具有共性的企业规律:大企业一定要有一个大的业务做利润支撑,一定要扎根大行业、做足大产业,一定要结合资源优势、政策优势、规模优势、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如果效益是靠七拼八凑实现的,那么企业肯定不会有稳定和长远的发展。
从行业特点来看,建材和医药确实风马牛不相及,但这两个行业都处在充分竞争的领域,也都存在企业分散、集中度低、恶性竞争等特点。在医药销售领域,中国有两万多家小药商,而美国的医药销售、分销、配送市场完全由三家企业覆盖;在水泥领域,中国有四五千家企业,前10 家企业的产业集中度目前只有50%,而国际上这个数字是70%。
通过对两家不同企业发展规律的对比研究,我摸索出了具有共性的企业规律:大企业一定要有一个大的业务做利润支撑,一定要扎根大行业、做足大产业,一定要结合资源优势、政策优势、规模优势、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
相似的行业特点决定了相似的发展规律,于是,两家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似的成长方式:通过市场化的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建立适应市场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开展大规模行业整合,走资本运营、联合重组、管理整合、集成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事实证明,这条路,两家企业都走通了。
除共性之外,建材和医药两个行业当然还有各自的特性,各自行业内企业的发展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建材是重资产行业,产业制高点是装备技术的水平,产品基本靠当地销售;医药则是轻资产行业,产业制高点是研发和网络, 产品可以在全球行销,价值一两百万元的药,只用一个小包,就能从美国带到中国来。
另外,同样是联合重组,两家企业却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中国建材集团是进行区域化的布局,像下围棋一样,把一块市场围住,组建核心利润区,形成市场话语权;国药集团则像天女散花一样分散布点,建立覆盖全国的药品物流分销配送网络,用终端业务带动全产业链的发展。
不同企业的业务范围、经营管理模式千差万别,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遵从基本的经济运行规律。把握好这些规律,分析好经济形势、行业走向、市场需求以及自身条件等各种因素,才能在此基础上去谈战略、谈发展。
中国建材集团和国药集团这些年迅速壮大,有人说是运气好,有人说是“奇迹”,但两种说法都不太准确。我理解的所谓运气,就是发现了那些不容易被发现的内在规律,而奇迹一定在规律之中,越不出规律的边界。
规律是客观的,就像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成功者未必是最聪明的人,但他们一定是善于发现规律并且老老实实地按规律做事的人。所以说,我不是什么奇人、怪人,也没有三头六臂,能同时带领两家不相关的企业并让它们快速成长,只是遵循并顺应了规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