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如
(广东开放大学 组织宣传部,广东 广州 510000)
浅谈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之民俗观
周静如
(广东开放大学 组织宣传部,广东 广州 510000)
张紫晨教授的《中国民俗学史》是关于中国民俗学发展历程的专著。该书不仅促发我们对“什么是民俗,什么是民俗学”进一步思考,还通过对大量民俗文献资料的整理、概括和分析,从时间顺序上整理出了中国民俗学史的发展脉络以及在不同朝代与历史时期文人学者对民俗的观点和态度,由此抽象出中国民俗学发展史上主要的民俗观点,包括:民族民俗观、地理民俗观、语言民俗观、礼俗观、民间口头文学的搜集及帝都民俗的记载。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更全面地呈现中国民俗学与民俗学观点的历史流变情况。
中国民俗学史;历史流变;民俗观
民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产生具有相应的社会基础。民俗现象和民俗活动产生和发展于相对应的各个历史阶段,各个历史阶段也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自原始初民开始,其生产习俗、葬俗、文化艺术、原始信仰、巫术都有所发展,但他们没有民俗的概念,民俗只是他们对物质世界各种社会现象感性直观的认识与理解,表现其生活内容与精神状态。
到先秦时期,民俗运用主要体现了巫史结合、史俗并载与以俗为礼,民俗礼制化这两个特点。早期的史事多由宗教官记载,先秦时期许多内史多重占卜、预言之事,所以巫史结合造成了早期史书史俗并载的情况。在《周礼》中对官制、四时祭礼等进行了详细记载,这种记述并非是对习俗原尾的记录,而是将习俗提升到礼制的层面,使得中国社会礼、俗结合,并将俗纳入礼的范围。
先秦诸子中多有论俗,但以儒家的礼俗观影响更为深入。孔子将礼俗发展成为一种礼的体系,并将其纳入典章制度之中,由礼而致义,由义而明等级,正人伦。由礼安上治民,用乐移风易俗。②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史书、注家、农书杂记、时俗区域岁时民俗以及乐论上对民俗的记叙和阐释都有很大发展。这一时期文人对民俗的态度及观点有所不同。文献中对风俗的记载范围扩大,认识到风俗的重要性。在史书与注家眼中,应吸收大量的民俗资料来帮助补充历史、阐释礼俗观念。这一时期,风俗的功能得到发展。其次,《汉书·地理志》、《荆楚岁时记》等对各地区的地理风土以及相关的风俗进行记载,并产生了有什么风土便有什么样的习俗的民俗观点。第三,《后汉书》中的《东夷列传》、《南匈奴列传》等对各族国习俗做了大量描述,开始形成民族民俗观,成为我国民族民俗学的先河。
唐宋时期,经济昌盛文化开放,民俗文艺诸范畴也略具大端,民间各类表演形式基本定型,都市民俗记录也大体得到确定。这一时期农政民俗思想得到兴盛、出现官修民间文艺图书、帝都开始发展成为民俗中心。《四时纂要》、《开元占经》、《岁时广记》等著作,集中辑录了农俗、岁时习俗以及农俗占卜,用以指导农事生产。《艺文类聚》、《太平广记》、《酉阳杂俎》、《大唐西域记》等官修或个人的著作对当时从上到下的社会生活习俗、传奇志怪小说、域外民俗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编目记载,扩大了文献资料的积存。《两京新记》、《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繁胜录》、《武林旧事》、中主要记述了市井生活的繁荣景象,描述了市井百艺、说书讲史、祭祀信仰习俗以及都市游戏等,表现他们要树立农业社会的治理典范的期望,是现代都市民俗学的先导。
智慧交通如同智慧吉首一样,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度融合的典范。智慧吉首PPP项目智慧交通子项智慧体现如图3所示。
元明清时期,由于民族大融合与上下层文化的交融,这一时期的学者们对民俗有了新的理解和看法。他们注意到民间口头文学的自然情真的特点,也注意到了语言作为民俗载体的价值,作家论俗有了很大发展。由于俗文学的兴盛,民间的歌谣小调、俗曲山歌也引起文人作家的注意。文人对民间口头创作表现出的情真的特点的赞扬,提出各自的民歌俗曲观。这一时期,学者倾向于对俚语做注,反映民间生活的特点,以俗解俗。还有专门用俗语记录地方风俗的著作如顾雪亭《土风录》。同时,大量的官方方志笔记对生产生活习俗、民间活动进行了大量系统的记载,对民俗理解趋于宽泛,重视汉俗与其他少数民族民俗,区别描绘城镇乡的风俗,对风俗的肯定增多,区分美俗恶俗。这一时期,对边疆各族习俗与域外民俗缅甸、暹罗、高丽以及西方世界的考察获得了很大成绩,增强了描述性集中把握民俗。这种探索影响了国内习俗的探索,使得民俗学发展的眼界拓宽,有近代思潮的特点。
中国近代民俗学是在我国古代传统民俗学基础上在近代史的大变革时期,不断接受和吸收外国文化而获得发展的。这一时期,对谚语与儿歌的辑录研究增多。如《越谚》、《古谣谚》《天籁集》、《广大籁集》、《北京儿歌》等作品集纷纷出现。由于近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学者们如黄遵宪、魏源等将民俗观与启蒙精神结合,将对域外的风俗历史等的撰述与保卫中华的思想联系,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历史观、民俗观。同时认为通过民俗能够移风易俗、治国化民。同时,出现了全国性风俗志,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按照各省区的行政区划编排体例,分设条目,对全国风俗首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编辑。
我国现代民俗学研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就开始了。在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北大成立了歌谣研究会与风俗调查会,从学术与文艺的目的搜集歌谣,发行了《歌谣》周刊。其学术特点是围绕歌谣的研究范围变广,且开始对方言进行调查研究。歌谣的征集、风俗的调查、语言的考订三者结合,相互影响,使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工作增强其科学意识。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成立,具有树立民俗学旗帜的功能。创办了《民俗》周刊。通过结合中西方民俗学的研究成果,来促进自身民俗学研究的发展。注重专题研究和民族研究。同时吸收相关学科的内容,对民俗学的学科视野进行拓宽。中大时期的民俗学活动,被学者认为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科确立的标志。以钟敬文为代表的杭州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其成果是编辑《民俗学集镌》。这一时期的民俗学研究注重对民俗学理论以及民俗学学科体系的探讨,科学性理论性增强。
纵观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历史,有许多鲜明的民俗观点贯穿于其中。而各个时期的民俗论、民俗观从来都不是静止的,它始终是变化而呈现出差异性的特点。张紫晨教授跳出了以史为纲的局限,用各类生动的民俗辑录等文献,还原了民俗生活的丰富多彩,并以鲜明的民俗观贯穿始终,使《中国民俗学史》具有更富立体感与逻辑性的整体构架。
(一)民族民俗观
早在《山海经》以及《礼记》中的《王制》篇,就记述了五方戎夷(即少数民族)的习俗。我国民族民俗学的先河开始于《后汉书》中的各列传对域外民俗的记载,如《东夷列传》、《南蛮西南夷列传》、《西羌传》、《南匈奴列传》等。汉代以来,民族交流日益增多,在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对民族民俗,与汉王朝接触的各族国习俗及四夷土著生活以及各民族起源及民族祖先的传说进行了记载,做了大量的记述,重视民族异俗。汉魏以后,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我国对外域各国的了解日深,在记载与探索上均有明显的进展。《魏志·倭人传》中对日本生产习俗如捕鱼、种稻的描述,对其社会制度的沿革的记述等都有详尽介绍。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对西域各国气候语言风情以及宗教信仰进行描写;还有元人周达观对柬埔寨的国情民俗记载的《真腊风土记》直到清代对四疆少数民族民俗的详细描述以及对周边国家如暹罗、高丽、缅甸和西方国家的介绍,展现我国的民族民俗观一直在不断的得到完善,民俗视野不断扩大。
(二)地理民俗观
从方志中出现对各地风土人情的记载开始,我国的地理民俗观就在逐渐形成。《汉书·地理志》中对各郡域地区的地理风土以及相关的风俗进行记载,认为有什么风土便有什么样的习俗,这种民俗观点成为了我国地理民俗观的代表性观点。在方志记载中已呈现我国的地理民俗观,出现了专门性的区域民俗专著,如记载两湖地区岁时习俗的《荆楚岁时记》;在方志中还有大量的对地方地理物产风土进行详述的著作如《华阳国志》、《括地志》、《元和郡县图志》等。在地理游记以及对域外边境的风俗叙述中,也清晰地表现了我国地理民俗观,如记录山水的《水经注》以及地志《吴地记》、《岳阳风土记》、《桂海虞衡志》、《入蜀志》等。在这些著作中,围绕其所写的风土地理记录与之相关的民间习俗风俗,表现了风俗与地理的紧密关系。宋代以后,游记一类有更多发展。如明代杨升庵的《滇程记》和《徐霞客游记》等,就都具有代表性。它们在习俗、风土民情方面的记述,都有一定的贡献。③清代时对四疆风土的边地民俗的记载,各地方志的风气的兴盛,以及一些笔记如《广东新语》、《粤东笔记》等都表现出由于地方风土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呈现出极具地方特色的风俗。也表现出了地理因素对风俗形成的重要作用。
(三)语言民俗观
在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同时也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而其中的方言学(乃至语音学、语义学)与民俗学恰处于复合交叠中。因为民俗学的探讨延需要伸至语言学领域。民俗学史的研究也必须了解和考察语言学史上关于方言和民俗语言的搜集与探索情况。我国方言学的兴起及方言民俗学的记述与探讨,自汉代兴起,一直影响到明清近代,都受到了汉魏方言学和方言习俗记述影响。特别是《方言》、《古今注》等著作对古代语言词汇的储存,对方言民俗材料的积存,广泛的反映了人民的社会生活民俗文化状态。而之后在对方言、俚语的考注中,包含了大量民俗信息。学者通过对方言、俚语做注,反映出民间生活的特点,以俗解俗。还有专门用俗语记录地方风俗的著作如顾雪亭《土风录》。也推动了民俗学及民俗学史的发展。
(四)礼俗观
《周礼》反映了大量的礼俗,主要以宫廷官职、四时祭礼为主。《周礼》对习俗的记述并不是简单地将其记录下来,而是将其提高加以规定和系统化,并在详细分工基础上设官管理。这就使民俗与礼制结合,造成中国社会俗与礼、礼与俗的特殊关系。《周礼》也影响了后来的儒家经典。在先秦时期,单纯的礼与单纯的俗是不存在的,将民俗纳入于礼制,即礼制问题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大问题。
先秦诸子中多有论俗,但以儒家的礼俗观影响更为深入。孔子强调将民俗看成礼,它总结夏商周的礼俗并发展成为一种礼的体系,并将其纳入封建体制的典章制度中。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将其规范化,明等级,正人伦。由礼通于政,而强化政治制度,调整政治关系。他站在封建政治统治的高度,将民俗礼制化,形成礼制的政治主张。④在礼与俗的关系和区别上,荀子既看到了礼,也看到了俗,指出礼在上层,俗在下层。划分了礼俗。
《礼记》对礼俗进行了系统化的总结收录。《礼记》向庶人讲礼,少以王事为论,把“礼”的思想推广到平民群众中去。礼俗是仁义道德的载体,每一个具体行为都符合仁义道德的要求,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化的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非行政命令的道德约束作用。而这种约束作用比行政命令更有效。
(五)民间口头文学的搜集
自宋代以后,由于百戏杂艺、俗讲说谈得到广泛发展,俗文学十分活跃。作家对于民间口头文学的评论越来越多,作家论俗有了很大发展。由于俗文学的兴盛,词曲、民间的歌谣小调、俗曲山歌也引起文人作家的注意。文人对民间口头创作有着热情赞颂,特别是其情真的特点,得到了文人的肯定。如杨慎对民间谣谚、古语俗言、山川风物、风俗传说的编纂辑校和注意调查实践的思想,主要作品有《风雅遗篇》、《古今风谣》、《古今谚》等。冯梦龙肯定了通俗小说,对民歌、笑话进行了收集整理,著述了《叙山歌》、《广笑府》、《古今笑史》,编辑了《挂枝儿》等。他们认为民间口头创作是天籁之音,这些作品都表现了他们对民间口头创作的重视与肯定。
(六)对帝都民俗的记载
我国历史悠久,都城几经更改,帝都民俗的变化由此产生。又由于帝都是经济政治的中心,其发展与农村必然不同,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的融合、贵族文化与民间文化都呈现错综交错的发展,吸引了文人学士对它的关注,逐渐地出现了一批描写各个时代帝都民俗的专著。早在《周礼·考工记》中就出现了对周都的描写。汉代有《西京杂记》、《三辅黄图》等对长安的风俗、都城建设的描述。还有对洛阳描述的《洛阳迦蓝记》,唐宋时期大量的著作如《两京新记》、《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中主要记述了市井生活的繁荣景象,表现他们要树立农业社会的治理典范的期望,是现代都市民俗学的先导。元明清时期对北京民俗的记载探索详细而全面,在《宛署杂记》、《帝京景物略》、《日下旧闻》、《天府广记》、《宸垣识略》等著作中从生产状况、生活情状、宗教信仰、商业贸易、饮食习惯、杂艺、街道名称、岁时节俗等方面对北京的各个习俗进行细致描写,形成了我国记载都市民俗的特色与传统。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对民俗的重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学人都曾把民俗作为研究对象,我国历史上文史哲各家以及各类笔记、杂记、方志、戏曲等都呈现出了多样的民俗论、民俗观。总览张紫晨教授的《中国民俗学史》,作为一部资料之书,张紫晨教授在书中也谈到“资料尽求其全,评述尽求其切,脉络尽求其清,文字尽求其畅”。⑤但在对民俗的定义、民俗与风俗的差别、学术理论的叙述上都有欠缺的地方。但是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文献中,这部书仍然能够展现出我国民俗学史的全貌,无愧于我国民俗学学术史上的开拓之作。
注释:
①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②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57.
③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450.
④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57.
⑤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860.
C953
A
1007-0125(2015)06-0263-03
周静如(1988-),女,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方向:民间文艺学、区域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