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霞,蒋 亮,孙苗苗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探究八段锦教学
杨明霞,蒋 亮,孙苗苗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八段锦健身气功教学要从功法源流、特点入手,结合学生不同阶段学习情况循序渐进完成基础动作练习、调身、调息、调心等步骤,最终实现身心健康协调发展。本文分析了八段锦教学的特点,探索了不同阶段的教学策略,希望能为八段锦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健身气功;八段锦;理论;教学
八段锦作为典型的健身气功,具有简单易学、健身效果显著等优势,因其表现形式圆润、舒展、轻柔而备受喜爱。下面结合多年高校教学经验简单探索下八段锦的教学策略。
八段锦教学着重突出其健身功法这一特点,立足于学生深吸特点挖掘八段锦教学优势,利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锻炼热情,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参与教学探索与实践,以便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让学生更加高效地掌握理论知识与练习技巧。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先详细讲授该功法的特点与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则通过多种教法的有机组合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对学生而言,八段锦的功法源流与特点是教学重点,这关系到学生们对此健身功法的认知程度。不少学生认为八段锦中的“八”代表了功法的动作、小节或者段,其实其代表了功法中融入的多种要素,这些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从而实现循环运转。教师要把握学生们的认知盲目、好奇心等展开教学,对功法的源流及特点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刻了解到八段锦健身法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兼、神与形合、气寓其中的典型特点,在持续练习中逐渐深刻感悟到这种特点。对学生而言,八段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健身气功逐渐改善自身精神与体质,结合教师讲解与示范更加准确地掌握各个动作,并了解不同练习动作的锻炼部位与功效,从而养成他们长期坚持锻炼的习惯。
八段锦功法虽然动作简单,但是想要熟练掌握必须做好强化练习,教师教学中要注意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稳步掌握各个动作,在打好基础的情况下对各个重难点做强化练习。目前教学中要着重加强调身、调息、调心的功法练习。
基本动作练习的要点在于把握动作定势与规范,保持练习时良好的连贯性。八段锦本身以肢体运动为主,肢体运动可强身健体,配合导引工作有助于调理脏腑、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练习时注意动作坚持式正招圆,坚持松紧有度、柔和缓慢原则。比如弯弓射雕这个动作,手部动作开弓时要注意以肘部为圆心、以臂长为半径,做到圆润平缓下落,调动臂部肌肉体现拉伸之力,动作收回时注意保持和缓柔美之态。基础动作练习的关键要点是准确,要掌握动作要领、准确动作,在形成练习定势之后再追求连贯自如,进行后续调身、调息、调心的练习。
调身练习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基本动作,在练习时放松身体、放平心态,让精神与肢体都进入放空状态,从而稳定、缓慢地完成各种动作,在保证姿势准确的情况下做到动作灵活优美。教师授课中也利用语言、示范动作、音乐配乐等引导学生放松,在学生保持好站立体位后,从旁引导他们逐步放松头脑、肩颈部肌肉、腰腿肌肉,只有保持这种放松状态,在动作时才能最大限度排除杂念,集中精神进行动作,保证内外气息协调、形正气顺,达到调身效果。调身做好之后,可以进行调息练习,即锻炼的时候注意与呼吸频率配合,逐渐延长气息长度与呼吸深度,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调息时可分别采用自然呼吸法及腹式呼吸法,自然呼吸法本身是利用胸廓呼吸,通过胸廓的膨胀与收缩来完成气息调节,可达到绵延内息的效果,不必动用腹部肌肉;腹式呼吸法是利用腹部完成顺腹式与逆腹式呼吸,通过二者交替来改善动作时呼吸深度与频率。在采用逆腹式呼吸法进行八段锦锻炼时,可同时配合提肛呼吸达到调动全身、自然调和的状态,二者配合时吸气要提肛、收腹促使膈肌上升,呼气时松腹、松肛、膈肌下降,二者协调配合与动作松紧状态相应和,从而在迅速渐进中追求天人合一的状态。呼吸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呼吸或刻意呼吸,避免调息成为运动负担,要做到顺其自然、量力而行。调心是在调身、调息做好的基础之上展开的练习,着重要进行意念练习,将练习者的思想与意念融入到各个动作与呼吸中去,在锻炼时排除杂念干扰、集中精神、放松全身融入到音乐旋律中去,身心愉悦地完成八段锦锻炼,促使身心形成良性循环。要注意各个动作对身体的有益效果,结合自身肢体灵活程度与健康情况加强对肌肉、骨骼、脾胃、肝肾、气血的锻炼与调节。调心本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配合不同动作的风格与特点把握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对动作、心神的注意力,让动作趋于自然、精准,让呼吸趋于平缓、自然,让心态趋于稳重、恬淡,通过三者的协调配合最终达到形意气的完美结合,实现身心健康的最终目标。
[1]曾卫红.研究性学习在《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应用之初探[J].福建体育科技,2010,(2):59-61.
[2]苗福盛,闫红敏.“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重要性的研究[J].教育,2014,(12):227.
G4
A
1007-0125(2015)06-0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