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剑
血塞通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徐建剑
目的 研究血塞通注射液配伍巴曲酶治疗脑梗死发作的临床表现,并对其表现及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脑梗死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案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9),观察组患者采用血塞通注射液配伍巴曲酶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血塞通进行治疗,2组治疗方案实行均在常规用药基础之上进行,患者均积极配合治疗,比较并观察2组患者经治疗后的BPC、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进一步比较有效率。结果 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总有效率(87.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总有效率(6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检验状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血塞通注射液与巴曲酶联合的方式在治疗脑梗死发作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有效终止脑梗死发作状况、各项检验结果状况较好,在临床上可以广泛运用。
血塞通注射液;巴曲酶;脑梗死;临床治疗;配伍应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各种综合因素迫使中老年人引发脑梗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且被公认为是导致老年人卒中的最常见病因[1]。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通常病发迅速,病症反复,很难预警,若发作次数持续增高,则可能病情进一步恶化,威胁生命。经调查显示,该病每年发病率呈现持续增高状态,卒中率与致残率也显著增高[2-3]。经临床显示,血塞通注射液和巴曲酶对治疗脑梗死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为研究两种药配伍应用的治疗效果,本文特选取脑梗死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将同条件的患者39例单独采用血塞通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1月江苏省如东县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案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中女18例,男21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45.6±3.83)岁,病程6h~5d,平均病程(2.53±1.4)d,患者中综合冠心病7例,糖尿病12例,血脂高14例,血压高6例;观察组中女17例,男22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43.60±2.83)岁,病程7h~4d,平均病程(2.21±1.30)d,患者中综合冠心病13例,糖尿病11例,血脂高8例,血压高7例。所有患者经本院诊断病症均符合脑梗死病诊断标准,排除脑出血、肝肾和心血管系统等原发系统患有疾病,该项研究符合伦理学标准且所有患者均书面知情同意。2组患者在病程、年龄、性别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第1天都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凝基础四项,肝肾功能、核磁、CT检测,保证患者各项检测结果均在指标范围。观察组患者采用巴曲酶(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295)配伍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438)方案,患者在入院第1天按医嘱静脉滴注巴曲酶,将10U、5U、5U药物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在入院1、3、5d各静滴1次,时程为1.5h,以3次作为1个疗程,在此基础之上注射血塞通400mg,将药物加入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内静滴,每天1次,15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案单独静脉滴注血塞通,将400mg血塞通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内用药。2组治疗同时注意维持患者的电解质、血糖、血脂等在范围之内,依据病情给予适当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1.3 疗效评价标准[4]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100%,病残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病残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0%~7%;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18%以上。将显著进步、进步作为有效。将无变化、恶化归类无效。统计痊愈指标和有效指标例数得出痊愈率和有效率。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2组治疗前后的效果比较采用t检验;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样本均数之间的比较;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2.1 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效果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 对
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观察组的痊愈率(71.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痊愈率(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7.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及价值的情况[n(%)]
2.2 对2组患者在治疗后14d检验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治疗后14d,观察组的检验结果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患者在治疗后14d检验状况对比(x±s)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通常由于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血流障碍,病发迅速,病症反复,是很难预警的一种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其具体发生机制综合复杂,包括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凝血与抗凝血机制等,通常有很高的致残率,一直是脑神经病学领域致力攻克的难题[5-6]。研究显示,高纤维蛋白原能导致脑动脉阻塞,使脑组织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区的血流灌注水平低于维持正常脑功能的血流水平,从而可能引起脑梗死症状[7]。
临床治疗脑梗死方法有很多,如溶栓、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容及神经保护等,目前认为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发病后超早期(3~6h内)的溶栓治疗,治疗时应抓住溶栓机会,减少血流阻力,清除微血循环体系障碍,减少或延迟半暗区神经细胞的死亡。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如患者就诊时间延误,医疗条件、设备限制,能及时得到溶栓治疗的患者很少。现在很多研究显示降纤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不良反应轻,其中治疗有效药物有巴曲酶等,可取得较好疗效,巴曲酶治疗机理有两种,其一能够降低血中的纤维蛋白原浓度,消耗血栓形成的底物,抑制血栓形成;其二为激活纤溶酶原促进溶栓[8]。血塞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昔,具有活血化淤的功效,经大鼠再灌注损伤实验表明是一种较好的抗凝、溶栓中药制剂。其治疗机理为扩张平滑肌改善缩舒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脑血管、增强脑供血、缓解脑梗死的发作[9-10]。巴曲酶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在治疗脑梗死症状近年来得到推广应用,陈新广[11]的研究中显示二者配伍应用可以明显改善病情发作,复发率较小,不良反应较低,疗效稳定,本文研究与以上文章类似,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患者总有效率(87.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总有效(61.53%),治疗后14d的检验结果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巴曲酶配伍血塞通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脑梗死发作状况,减少患者痛苦,检验结果较好,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方案。
[1] 张伟,王媛博,刘阳,等.血塞通联合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血浆vWF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1):251-253.
[2] Lei Zhang,Shi Hong Lu,Li Li,et al.Batroxobin mobilizes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n patients with deep vein thrombosis[J].Clin Appl Thromb Hemost,201l,17(1):75.
[3] 郭铁杰.血塞通治疗稳定型心绞痛50例[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2):223.
[4] 陈清蓉,曾敏,刘孟庄.急性脑梗死伴心肌梗死72例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2):1237.
[5] 吴方萍,蔡增林.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0,23(3):227-229.
[6] 赵虹,张惊宇,杨子超,等.阿加曲班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34):49-50.
[7] 王小红,沈云志,范辉,等.巴曲酶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4):16-18.
[8] 卓利勇.尿激酶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461-462.
[9] 陈锡阳,王安伟,魏有东,等.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J].当代医学,2011,17(33):128-129.
[10] 杨德军,叶德建,王小红,等.丹红注射液与巴曲酶联合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1,35(9):693-695.
[11] 陈新广.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8):86-8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4.098
江苏 226403 江苏省如东县第二人民医院 (徐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