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娜山西省长治日报社,山西长治 046000
基于新媒体时代对报纸生存和发展的思考
郭 娜
山西省长治日报社,山西长治 046000
摘 要报纸作为信息传播媒体已经存在上百年的历史,在过去,报纸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但由于近几年来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同时也带动了新媒体一次次的技术革命,各种各样的新型媒体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而传统的纸质媒体不得不面临销量下降、广告商锐减等现实问题,再加之受众有老龄化的趋势,使得报纸行业的生存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本文通过分析报纸当下的优缺点,提出一些可以促进报纸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报纸;生存现状;发展趋势
在新媒体媒介变革的今天,各种新兴的媒体手段正在逐步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并且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媒体不得不面对销量下降、效益骤减等问题。报纸的销售收益是该行业生存下去的重要保障。除了读者被新兴媒体抢占外,大量的广告商也纷纷撤出报纸宣传,这对本来就不景气的报纸业无疑是雪上加霜[1]。近十几年内很多曾经辉煌一时的报业集团纷纷倒闭。报纸的广告市场和读者市场日渐萎缩。
目前各式各样的新媒体正在慢慢地改变着人们了解外界的习惯方式,比如网络、手机、电子报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方便快捷、内容丰富、与多媒体结合、几乎全部免费。相比之下传统报纸略显单调。但较之新媒体,传统报纸也有其独特的优势[2]。
2.1报纸具有权威性以及公信力
报纸的公信力是其长期客观报道的结果,像是党报以及省级以上主流报社,公信力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新媒体固然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它可以让“人人都当上记者”,但是正是由于它的虚拟性,报道的真实性以及来源往往无从追究,经常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网络、手机等发布一些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的报道。在信息大爆发的今天,人们每天要翻阅大量的信息,如果人们不能辨认里面的真假,很可能会被媒体误导。而报纸以白字黑字的形式展现出来,文章的出处与作者一目了然,有凭有据。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传统报纸的工作早已形成完整的管理和监控秩序,正规的报社都设有完整的行政、执行机构,信息采集、编辑排版、印刷出版都有非常严谨的规范,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迅速的查出。
2.2报纸的政治作用不容置疑
目前中国的媒体体制下,报纸的政治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也是目前新媒体所无法企及的。主流报纸充当着党和人民沟通的纽带,它所播报的内容就代表着权威。而新媒体的传播者往往是不了解真相的普通人,但受事件本身的影响而纷纷转载,往往会对舆论导向性造成影响。报纸的政治性是日积月累所形成。纸质媒体从事者应该好好地珍惜这种优势[3]。
2.3看书读报是很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很多人喜欢订阅报纸,时间一长就成了一种习惯,这种情况大多存在于中老年的受众群体中,一来可以获得新闻资讯,另外也可以通过读报修养身心,甚至有的人已经有了“读报瘾”,读不到报纸就感觉缺乏充实感。另外对于一些人来说报纸还有收藏价值。这部分人对于传统报纸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资源,它的受众总体来说还是非常广泛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新媒体形势下的今天,报纸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传统报纸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优点,但目前来看,它确实面临着发行量日益下降,购买
者趋向于老龄化,公信力受到置疑等问题。新形势下传统报纸应该在其特有的优势基础上充分的发挥纸媒的作用,严格约束所报道内容,创新思想,增强所报道内容的可读性取长补短,坚持内容为王,才能在网络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4]。
3.1保持内容品质,创造出既丰富又有思想的文章
首先要掌握好深度,纸媒相对于网络媒体,在速度上没有任何优势,不过这也给内容争取了足够的时间,纸媒工作者可以利用好这部分时间在深度上做文章,抓住读者眼球,久而久之变为成为自己的卖点。然后是增强实用性和可读性。读者买来报纸主要就是为了获取实用的内容以及放松一下,报道内容一定要多考虑大众的感受,多从叙事方式上创新,让读者保持一定的新鲜感。
3.2发挥好报纸的公信力以及权威性
首先,国家应该对报纸的发行内容做出进一步的规定,保证报纸中的内容是真实的、健康的,不会对社会成员造成消极的影响。其次,报纸媒体应该把握正确的发行理念,严格避免过分的炒作和浮夸,影响报纸的整体质量,在发行之前,应该对报纸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审核,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之下,再进行发表,为社会成员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之下,报纸面临着发行数量日益下降、报纸阅读者老龄化现象严重,以及报纸公信力严重下降的生存现状,给报纸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重的制约和影响。针对当前报纸的生存现状,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报纸生存中遇到了瓶颈,包括进行报纸媒体制度的深化改革、调整报纸的发行版面、扩大青年社会成员对报纸的阅读量、提高报纸内容的准确性等方面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报纸面临的生存问题,促进报纸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珍,马新莉.浅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冲突与融合[J].价值工程,2011(04).
[2]缪琦.解析传统媒体与社会媒体的融合趋势以《新周刊新浪微博》为例[J].电视研究,2011(02).
[3]张韬.基于新媒体环境下报纸的生存与发展趋势[J].新闻传播,2014(2):56.
[4]祁晓娣,张睿.新媒体时代传统报纸生存发展问题思考[J].河西学院报,2010(06):27.
作者简介:郭 娜,工作单位为山西省长治日报社。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5)18-00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