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西容
摘要: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有效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那么怎么才可以让这种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展开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020-01
如今,问题式探究学生越来越受到广大老师的重视。小学阶段是处于人生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因此已经不再倡导系统的讲授,这样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小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无法认真积极地展开学习。从学生的角度上来看,问题意识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思想。
1.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现状
1.1提问数量过多。提问数量过多,会导致课堂的无效或者低效,提问数量过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轰炸提问另一种是重复提问。新课程改革落实之后,将老师作为教学主体,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对学生提出太多的问题反而不能实现高效率的课堂。小学生对于过多的问题根本不能很好的全部应对,小学生们会显示都迷茫的态度。就是本身十分有价值的问题也会因为学生来不及思考而变得无效。重复提问,它是轰炸式提问的转变,轰炸式是接连不断的提出很多不同的问题,而重复提问是重复多次的提出相同或者是相似的问题,同样也导致了提问数量的过多。例如,有的老师在讲解《莲》过程中,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蓝天和白云,然后问学生:“请同学们欣赏一下画面,然后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一片片不同大小的荷叶像什么呢?闭上眼睛,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这些荷叶像什么呢?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展开想象,并且老师给出例句。这种情况下课堂时常发生,大部分老师是担心学生没有听清楚问题而重复提问,也有的老师是习惯性的重复提问,但是这都不利于小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建立起有效的课堂[1]。
1.2提问质量低下。观察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状况可以看出有的老师总会提出一些与教学没有关系的问题,形成了随意提问的局面。有的老师会问:“同学们,你们中午吃了什么呀,刚刚课间都在干什么呢?”。老师想到什么就问什么,问完之后也没有下文,与教学内容无关,并且也是无效的。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努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得课堂气氛热热闹闹的,但课后却发现并没有收获。因此,老师应当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内容,大致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然后再拿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来问学生。
1.3缺乏公平提问环境。在老师的提问中存在着一个不适当但又经常使用的提问目的,那就是吧提问作为了一种带有惩罚性质的手段。老师对于上课走神以及做小动作的学生有意向他们提问,从而表现出对其行为的不满与警告。对于不遵守课堂秩序的学生,老师会故意提出一个他不知道如何回答的问题,让其在同学面前难堪。对于不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的学生,老师也会带有责备的语气向其提出问题。这些都带有着老师的负面情绪以及不良态度,比如生硬以及讽刺的语气和板着的面孔等等[2]。这些提问都带有着惩罚的目的,还有引起学生的反感,建立起了不良的课堂氛围,降低了提问的效率。
2.小学语文课堂中问题探究教学策略
2.1营造良好的提问环境。通过调查发现,获得老师的赞扬、亲切的感受、充裕的时间以及可以激发自身乐趣的情况下,学生可以主动分析并且探索老师提出的问题。因此,和谐、稳定的提问环境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展开学习。良好的课堂环境可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习惯的关键阶段,小学生往往被要求、被驯服,这样会导致学生产生惧怕的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越不愿意主动发言。对于学生的发言,老师都希望得到标准的答案,而不是真实的理解和和感受,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主体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善于建立起良好的提问环境,为学生提供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及自主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更高教学质量[3]。
2.2优化提问的语言
2.3提高提问技巧。作为语文老师,在提问时应当善于利用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做到“温故而知新”,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老师要做到充分、合理地运用各种提问方法。例如,在检验学生是否对课文理解到位时,可以穿插将一些小故事;在提问作者有关信息过程中建立生动情境等,在提问过程中把学生的思维调整到最佳的状态。
2.3.1把握发问时机。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时间都可以对小学生展开提问,但是不同的提问时机也有着不同的效果。在语文课堂上,并不是全部的时间都适合提问,老师在提问过程中应当注意把握时机,老师应当把握住学生的思维状态,在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候进行提问,错过了最佳的时机会影响提问的有效性。
2.3.2选择有效发问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第一步就是要明确提问的内容,依据内容来有效的设计提问的中心,倘若一味地提问,提问过多就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因为老师应当依据对学生的了解,来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
2.3.3问题设计合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合理的设计出问题,根据由浅到深的规律,注意层次,不能一会问这里一会问那里,毫无半点逻辑性可言,导致学生思路混乱,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
2.3.4合理利用等待时间。等待时间就是老师在提问之后,停下来等待的实践,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考虑。对小学生有效图文的研究应当围绕着学生答题质量水平的高低,学生不经过动脑筋思考就回答问题通常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因此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过程中的等待时间,会对教学的有效性产生影响。老师应当合理充分的利用等待时间来帮助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其综合能力。
3. 结束语
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深入研究如何才能利用提问来提高课堂效率。注意提问的有效性,避免带来反作用的提问,帮助学生能更好的学习语文,同时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金泉小学)
参考文献:
[1]邹正乾.浅谈小学语文问题教学法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上), 2012, (09):85.
[2]文智.小学语文之问题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07):39.
[3]黄耕.中职语文问题教学之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16):110-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