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莉 (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 623000)
谈学生声乐演唱技巧的培养
付 莉 (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 623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要求也不断提高,歌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满足人们的需要。声乐演唱技巧是歌唱的基础,是通往声乐表演成功之路的重要环节,演唱者要熟练掌握声乐技巧,这样才能够在歌唱中自如地运用,在完美地表现声乐作品的同时,感染听众,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进而达到声乐表演的目的。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基础训练,重视培养学生的声乐演唱技巧。
高校声乐;演唱技巧;气息;共鸣;发声;吐字
有人认为只要嗓子好、懂乐理就可以唱歌,虽然歌唱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单靠一副好嗓子就能唱好歌的。声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有其独特性与复杂性,独特之处在于用声音的变化来传递情感,复杂之处在于声乐演唱是复杂的工程,不仅要有良好的嗓音条件,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即声乐演唱技巧。要想使声乐演唱达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效果,前提就是有良好的声音基础,而这又取决于高水平的演唱技巧。声乐演唱技巧包括气息、发声、共鸣、咬字等几个方面,而且每个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遵循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础训练入手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声乐演唱者。
用专业术语来说,声乐演唱技巧是指演唱者在遵循美学规律的前提下,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和表达方式来影响声乐表演的艺术效果,这些独特的艺术手段和表达方式就是声乐演唱技巧,将声乐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作品风格等充分结合,就可以展现出完美的声乐演唱。
声乐是用人的声音演唱的音乐形式,与器乐相比,它们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器乐是由各种各样的材质制作的乐器演奏出的音乐,而声乐是由人的发声器官演唱出的音乐,每种乐器的制作过程、结构、形制是固定的,其发出的声音是一致的,而人的声音原本是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工具,是一种生理现象,若将人声运用到声乐艺术中,必然要通过一定的声乐训练,使人的声音变为蕴含着情感美妙的歌声,达到表达情感、交流情感的目的。因此,通过技能技巧的训练来掌握声乐表演的正确方法就成为了使声乐艺术得到传承和更好发展的重要任务。
另外,声乐演唱技巧是众多前辈和学者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但是我们掌握声乐演唱技巧,不仅需要长期的反复的训练,还要动脑筋,要多思考、多分析、多总结。比如,19世纪著名的声乐教育家兰培尔蒂曾说:“声乐是需要用脑子学习的,而不是要用嗓子学习,那是因为,如果嗓子已经疲劳,再多的训练也无法将它引向好的发展状况,而头脑则不会出现这个状况。”我国男高音歌唱家沈湘也说:“声乐演唱重要的不是有个好嗓子,而是要有个好脑子。”因此,学生要想掌握较高的声乐演唱技巧,不仅要在日常学习中加强训练,还要学会用脑子来学习。
(一)气息的运用
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气息对于歌唱是直观重要的,它支撑着整个演唱过程,良好的呼吸是歌唱的动力,也是歌唱的基础。再好的嗓音条件,如果没有气息的支撑,也发不出优美的声音,而且声乐演唱需要演唱者正确地控制气息,否者就无法唱好歌。有人说,说话也需要气息,既然我们能快速流利地说话,说明能够很好地控制气息,那唱歌就没有问题了。事实上,这是对歌唱气息认知的误区,虽然说话和唱歌都需要气息,两种气息有很大的差别,说话时,人的声音是很自然的,只需要微弱的气息就能发声,而且嗓子也不会有压力,但歌唱就不同了,演唱者要把气息控制起来,使之凝聚成一股有力量的气流,形成一种上下对抗的力量。
声乐演唱要求演唱者快吸气、慢呼气,这样,气息才能支撑演唱过程,因此,演唱者在控制和使用气息时要有一个支撑点,让吸入体内的气息置于一个最适合发声的位置,以保证在歌唱时使气息均匀缓慢地呼出来,并使气息随着歌曲旋律的变化而产生力度的变化。有的人能够一口气唱一个难度和长度很大的乐句,而有的人还没唱完这个乐句,气息就不够用了,这说明正确的气息运用方法与歌唱发声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众所周知,我们在唱歌时,为了使自己的演唱更连贯,声音更稳定和更具有穿透力,吸入的气息要比平时说话吸入的气息多好几倍,但是这并不代表歌唱时吸入的气息越多越好、越足越好,因为我们为了吸入更多的气息会在瞬间用力过猛,造成发声器官的紧张和压力,这样一开口唱,气息泄出的速度加快,演唱中就会出现气息不够用的现象。长期这样猛吸快放,还有可能会引起对发声器官的损害,进而影响自己的歌唱事业。
有不少人认为胖人会唱歌,因为他们有身体方面的优势,能够吸入很多气息,因此唱歌时底气很足,有足够的气息支撑歌唱。事实上,不是每个胖人都能唱歌、都会唱歌,虽然他们有身体方面的优势,有很好的共鸣腔,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气息运用方法,他们唱歌也会吃力,会感到自己有力使不出来。相反,反观现在的流行歌手,尤其是女歌手,身材都很瘦弱,但她们的歌唱水平却很高,这说明娇小瘦弱的人若能掌握正确的气息运用方法,一样能够尽情歌唱。
(二)发声训练
从音乐的角度来看,人的音域可以分为低声区、中声区、高声区三个部分,但是我们不能从唱法上来划分声区,因为,声乐作品的唱法只有一个声区,而且嗓音在正确的发声情况下是没有声区的,因此,从低音到高音,每个音的发声、振动、真假声转换等都要进行多次练习,这就要求学生有坚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精神,争取每次训练都有提高、有收获。
首先,不同的唱法,腔体的打开程度也不相同,而喉结的下沉程度决定了腔体的打开大小,因此,学生在进行发声训练时,要掌握不同唱法的腔体打开程度,而且要通过自己的意识来控制和完成。如,美声唱法要求喉结下沉到最低,这时腔体才能够最大程度的打开,才能够发出美声演唱需要的声音。
其次,学生在训练从中音向高音区、低音区扩展时,常常会因为自身歌唱能力的限制,导致真假声的可调比例范围越来越小,如在中音区,学生可以随意调配真假声的比例,可以从真声占多大部分、假声占小部分过渡到真声占小部分、假声占大部分,但是到了最高音或最低音时,真假声的变化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学生要注意加强真假声调配比例的转换,最终要做到在各个音域都能自由转换。
再次,要训练音量与音高及真假声比例的关系。从中音开始向两头走,音量的最大量是递减的,而且在固定音高上,音量的可调范围还与真假声的比例有关系,如果真声比例大,音量最大量和最小量就比真声比例小的音量最大量和最小量,依次类推。所以在发声训练中,学生要掌握自己的歌唱能力,再根据歌唱能力对声音的限制,客观的做好对声音的运用,才能唱出在自己水平之中最好的声音。
(三)歌唱的共鸣
歌唱的动力是呼吸,没有气息的帮助,就不能发出声音,而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共鸣腔,共鸣是歌唱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决定了歌唱者的音色,特别是音色的变化,共鸣体的作用是独有的,是决定性的。歌唱共鸣的通道像管乐,是一个管状腔体的振动,例如小号,如果只吹嘴子,声音又小又难听。再如小提琴,假如只在指板上上好弦,没有琴身,拉起来声音很刺耳,非常难听,给提琴按上琴身,提琴有了共鸣腔体,声音就非常好听。人声乐器的道理也是一样,打开腔体,让声音通过腔体振起共鸣再发出来的声音,就成为音色优美动听的歌声了。适当地运用共鸣才能使歌声在舞台上的乐队,直接到达听众的耳朵里,因此共鸣在歌唱中非常非常重要。有了舒服的深呼吸,共鸣腔体就打开了,喉咽腔、鼻咽腔,即张开口看到后咽壁,顺着后咽壁往上、往下的腔体也就打开了,这是唱歌很重要的共鸣腔体。
歌声通过这条通道,把贴着后咽壁唱出的歌声反射到前面,形成靠前,而不是往眉心处唱,眉心是反射出共鸣的一部分,但绝不是一种手段。而且歌唱出来的声音、共鸣不只是肩心这一点,而是从头顶到前额都有共鸣。打开腔体的第一步是喉位放在什么地方,如果有很舒服的深呼吸,你的喉器也会跟着下来。这样喉器的腔就大了,嗓子的腔体扩大了,共鸣也大了。深呼吸和打开腔体是一个动作(如打呵欠),这二者是吻合的。
(四)歌唱语言的训练
奥斯汀曾说:“如果没有能获得良好的读字技巧,任何嗓音都不能算是一件真正良好的乐器。”长期以来,歌唱艺术以其优美的唱腔、鲜明感人的语言,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有人说,歌唱是动感人的音乐。而其动人之处就表现在声音与情感的完美结合,即我们所讲的“声情并茂”。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掌握“咬字、吐字、收声归韵”的发音方法。
1.歌唱中的咬字
歌唱中的咬字不同于说话时的咬字,首先要求呼吸的支持、音质结实且有共鸣;其次是注重咬字部位。发声的字头是字的声母,因为声母的发音清晰有力能够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联系时可先用一个单独的母音,如“啊”代替歌词来联系,把注意力重点放在唱母音上来,咬字的着力点要准确,有助于纠正发音不准的现象。
2.歌唱中的吐字
口腔如何打开吐字具有严格的要求,开小或开大都会影响声音的音质和音色。正确的吐字要以气息为基础,根据母音的发生方法的状态大开口腔,运用共鸣腔体使声音得到扩大。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能保持口型的稳定,无论发声旋律怎样变化或者长句中如何换气等,口形都不能有所变动。
3.歌唱中字的收尾
演唱时要使每个字有收尾,不仅为下一个字的出声作好铺垫,又保证了两字间的清晰连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字尾轻轻收,既要保持口型不变,又要轻轻地,干净地收声。
从以上这些声乐演唱技巧的内容和训练方法中我们可以得知,在歌唱发声的过程中,无论是呼吸、共鸣、练声、语言都缺一不可,每个动作的要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总而言之,声乐学习的目标之一便是在舞台上进行声乐表演,声乐演唱者的作用是将歌曲中的内涵与情感清晰明确地传达给听者,要完成这个任务,高超的演唱技巧是必备的能力。因此,声乐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夯实基础训练,掌握声乐演唱技巧,这样才能在全面深入理解歌曲本质的基础上,通过游刃有余的演唱来表现作品的情感、思想、意境,才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审美需求。
[1]肖玲.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的培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3).
[2]廖红英.声乐艺术表演技巧的培养及其运用[J].成功(教育),2012(22).李芳.浅析影响声乐演唱的因素与技巧培养[J].大众文艺,2011(11).
[3]王永江.声乐艺术中表演技巧的培养[J].大舞台,2013(5).
[4]陈昕.浅论声乐教学应注重演唱技能与非技能素质的综合培养[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3(3).
[5]金美淑.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与心理素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2).
付莉,女,1978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武胜县,本科,四川省,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声乐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