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金峰 (江苏省邳州市柳琴剧团 221300)
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发展
韦金峰 (江苏省邳州市柳琴剧团 221300)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是当前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因为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差异,服务的供给程度也不平均。这种非均衡化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有了很大差别,所以为了能更好的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公民最基本的文化需求,我们就要保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
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下,三农问题依旧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国家一直要求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在这种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需要众多文化工作者深入探讨的问题。目前,因为地域性差异的存在,导致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均衡现象,尤其是我们地处“苏北”的经济欠发达地区非常突出。
若想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化,我们就需要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这也是政府服务于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帮助公民提高自身素质,为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打好基础。但是因为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这种文化服务的均衡化依然存在很大的阻碍,任务依然艰巨。
1.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邳州地处江苏省北部,辖 24个镇,462个行政村,人口180万,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邳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首先是我市先后建设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水杉文化馆、24个镇文化站等,但布点不均,覆盖面不广与180万的人口大县不匹配。其次,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不均衡导致了服务在城里过多,而在农村的少。尤其是在一些发展落后的农村,很多文化设施老、破的现象十分常见。农村的社会文化生活缺乏,导致了他们基本没有文化活动可以参加。很多的群众认为文化活动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看书、看报,没有把文化活动当作自己精神上的需求。在有限的文化活动中,也是政府办的多,村民自主参与的少,村民还没有成为文化的主角,进而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化发展。
2.非均衡化发展的原因
(1)农村设备落后。农村的文化设备落后,文化产品的供给量也无法满足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需求。镇(街道)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物质载体,但有不少阅览室、活动室、篮球场、休闲场所等现有资源也不能被有效利用。
(2)农村文化建设供需矛盾突出。政府对农村的文化建设投资比例和投入的差别会直接导致城乡文化差距的加大。在这种环境下,虽然政府每年都会对农村投入一定量的文化活动资金,但是相对投入的比例确是在逐年的缩小,因此农村对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依旧相当缺乏,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无法寻求到一个足够的资金来源。与此同时,农村文化建设投入的差别也逐渐无法满足农村群众基本文化生活的需求,所以逐渐出现了人们更加注重物质生活,轻视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现象。农村很难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建设,在供给方面出现了巨大的问题,矛盾非常突出。
(3)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有助于农村文化的发展,并推动了相关制度规范的建立。按照当前农村文化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来看,农村还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机制,这也影响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首先,对于农村文化的开发和管理不合理导致了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的被遗忘,很多历史资源在保存和修复过程中,对其的发掘和利用的力度还不够,很多资源的所有权归属不清不楚、对于资源保护的手段和措施还很缺乏、对相关文化的利用也不充分,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政府在相关的建设工作中,对自身的定位不够明确,无法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合理的投资,农村文化建设依旧缺乏一个完整的体系和制度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
(4)信息化水平较低导致了发展渠道受到限制。农村的信息化水平决定了农村文化发展的速度和渠道,因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空间狭小,交往对象具有血缘和地缘倾向,再加上农村信息闭塞,农民较为分散等,造成了农村信息化水平较低。所以,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可以让农村群众打破陈旧的思想观念,摒弃家族观念,解决农村文化建设渠道不畅的问题,改善文化传播路径。
(5)文化价值观的失衡导致农村文化边缘化。农村文化建设广泛存在价值取向、目标取向、工具取向的争论和分歧。在这些矛盾与争论中,让农村的文化建设缺乏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最终造成了城乡文化具有非常大的差异。城市的文化已经逐步的向着先进化、科学化发展,而农村的文化依旧落后和愚昧,这就导致了农村的一些先进文化以及传统文化逐步被忽视,逐步走向边缘化导致最终的没落。
(6)农村文化阵地主体素质下降,老化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的很多青年和壮年都在城里寻求发展,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使农村文化建设的新生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流失,农村的文化生活也更加难以开展下去。很多留守在农村的人员都是小孩、妇女和老弱病残。他们对于文化的理解能力较差,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低,他们无法组成文化建设的新动力,所以这也是导致农村文化逐渐没落,发展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村文化建设,也是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文化建设的难点依旧在农村,如果农村的文化发展没有适应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脚步,那么这样的文化发展就是失败的,所以我们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加强对农村基础工程的建设,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性问题。
1.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的制度保障建设
(1)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保障体系。我们要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问题,要使用于农村文化事业支出的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强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的政策基础。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逐步实现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本文化服务工作的转变。
(3)构建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制度。要推行“订单式”服务模式,按照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努力改善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相关文化活动的设计,让文化活动更加新颖和独特,这样更能充分调动群众自身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愿意参加这类活动,促进文化的发展。
(4)加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力度。加强这种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政府在文化发展中具有对文化进行定位的重要职能,所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的评价体系,能够鼓励政府把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工作进一步落实,保证服务工作的完善。
2.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
(1)健全和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文化设施是人们获取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基础,我们应当坚持城乡一样的标准,全方位的对县级、乡级、村级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进行管理和建设,解决广大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就邳州市来说,我们要在现有24个文化站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建设好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和各站、室的图书管理系统、文化教育系统、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系统等,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于462个村文化室,巩固原建设成果,还要扩大范围,消除盲点,争取更大突破。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多变的文化形式,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播。
(2)健全和完善文化服务网络。近几年,我省农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不断增长,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在文化生活方面的消费也不断增长,自身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不断增高,但是服务网络的建设却相对落后。在农村的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还比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大建设的力度,让信息资源的覆盖面逐步增大,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实用资源。鼓励当地的一些具有自身特色文化的企业,和服务网点进行联网,共同为文化发展工作提供服务。
(3)加强农村人才的培养,要推动农村文化人员的素质提高,保证农村的文化服务工作有一批素质良好的服务人员可以使用。制定选拔、培训、激励政策,引导和支持各界人士参与公益性文化服务,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服务,支持大学生村官深入广大农村从事文化工作。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对农村文化建设中需要的文化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培养,他们是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新动力。
(4)加大文化服务共建共享力度。通过创建 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逐渐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城乡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新局面。要充分发挥各个文化机构、相关社团、学校等各种文化资源的巨大作用。通过文化部门的统一指导和部署,让各个单位自行管理,面向社会开放,将文化资源的使用逐步向农村倾斜,逐渐形成城乡共建共享的新局面。
3.完善相关农村文化的评价机制
绩效评价机制是一种监督和激励的机制,可以对农村的文化建设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通过对文化建设的绩效评价以及质量的检测,让农村可以对自身的文化发展方向进行准确的定位,也能够促使文化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
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的难点在农村、在基层。为有效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真正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我们要吸收国外和发达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以适应农村和基层群众的文化新需求和新期待。
[1]高善春.城乡文化从二元到一体:制度分析与制度创新的基本维度.理论探讨,2012(2).
[2]卢婷婷,翟坤周.《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现实逻辑与动力机制》.新疆社会科学,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