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菲 (河北交警艺术团 050000)
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靳 菲 (河北交警艺术团 050000)
声乐演唱是一种需要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舞台表演艺术。作为声乐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必须将情感表达视为终极目标,这样才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完美展现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本文中笔者对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展开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定的参考。
声乐演唱;情感表达;终极目标;情感共鸣;艺术魅力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已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歌唱作为一种极富情感的艺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人的情感。所以,一位优秀的演唱者,必须要能够以自身良好的专业素养,精确、充分地演绎声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其不仅不能充分表达声乐作品的情感,有时还会张冠李戴,盲目根据自己的片面理解对声乐作品的情感进行错误的传达。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整体感知作品
歌曲的思想感情,主要借助于歌词和旋律进行传达。所以,要想准确传达歌曲中的情感,必须对其歌词和旋律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和感受。首先,歌词。在演唱整个声乐作品之前,演唱者必须要进行的一项准备工作就是分析歌词,通过反复朗诵歌词,整体感知作品的内容,为接下来的演唱打好基础。其次,旋律。具体来讲,就是对曲谱的分析。每一首声乐作品都有其固定的曲谱,演唱者在分析作品时必须牢固掌握谱面所标记出的力度记号,这样才能准确表达歌曲的意境,如果该用轻声演唱的地方不轻声演唱,势必会破坏意境,使演唱效果大打折扣。
(二)挖掘作品内涵
除表面的歌词和曲谱之外,每一个声乐作品的产生还有着独特的创作背景。只有了解创作者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该声乐作品时的主观意图,演唱者才能深入体会作品内涵,准确把握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摇篮曲》表达的是母亲对挚爱宝贝的无比疼爱之情;《月之故乡》表达的是人们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祖国统一的渴望;《送别》表达的是朋友们间的眷恋之情……这些情感在声乐作品创作之初就已经存在于创作者的思想意识中并深植于作品本身,演唱者只有依据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深入探究,才能将其准确传达。
(一)呼吸
歌唱的技巧强调“声情并茂”,而“声”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息运用的正确与否。因此,呼吸一直都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为了获得歌唱情感的渠道,演唱者常常需要积极调整呼吸的方法或呼吸动作。如歌唱时的吸气要注意鼻口并吸,不可上抬肩膀和胸部,要将气吸到肺的底部,同时下拉横膈膜,使腹部向左右两侧膨胀,脊柱保持不动,并放松肩膀,将气息缓缓吐出,这样演唱者的肢体和面部才是自然放松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的流畅的气息能够使歌唱流动起来,对作品的情感表达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另外,声乐作品不同的感情基调决定了呼吸的独特性,所以演唱者在演唱时还要按照声乐作品的感情需要进行呼吸。如演唱抒情歌曲时,要以欣赏美好景色的状态呼吸;演唱悲伤的歌曲时,要以 “哭泣”的状态呼吸等。这些富于感情的吸气无论其深度和长度都已具备了歌唱气息的需要,可以在演唱时充分自如地表达情感。
(二)音色
拥有一个系统、规范的声音,对声乐演唱者来说至关重要。但这并不演唱的最高境界,要想完美诠释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演唱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能够灵活驾驭声音、调整音色。由于声乐作品的创作年代及其蕴含的情感多有不同,如果演唱者单纯选用一个声音进行表达,不仅会令观众感到无趣,自己也无法实现突破和超越,所以具备一定的音色驾驭能力是演绎歌曲的必要条件。以歌曲《军营里飞来一只百灵》为例,这是一首女高音声乐作品,但是单纯进行高音演唱并不能成功完成对歌曲的演绎,演唱者必须在演唱时加入轻快、明亮的花腔,借此展现百灵鸟的灵动。有了正确的音色把握,演绎起来自然打动人心。
众所周知,演唱者如果一动不动地站在舞台上进行生硬的演唱,那么其诠释的歌曲必然是呆板无趣的。要想加深歌唱的感染力,适当地使用肢体语言与面部表情是个不错的选择。首先,适当使用肢体语言会使演唱更加生动感人。在演唱时演唱者可以根据声乐作品的需要加入一定的肢体动作,进一步提高演唱质量,充分表达情感。但需要注意的是,肢体语言不能过度使用,更不能随意使用,要随着旋律的起伏强度和歌词所要表现的内容进行调节。只有掌握了适当的度,才能更好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其次,适当的面部表情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观众欣赏歌曲时,并不仅仅局限于声音,演唱者的面部表情同样是他们关注的重要方面。很多时候,声乐作品的感情基调常常会在演唱者的面部表情中得到更好的印证。所以,演唱者在演唱时应根据声乐作品的风格表现出不同的面部表情,同时还要随着作品感情的变化而变化,悲伤抑或是喜悦。
如果演唱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那么其在演绎声乐作品时就能通过作品中的每个词、每句话揣摩创作者创作时的内心情感,从而更好地将情感与音乐融合起来,提升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当然,这里所指的文化素养并不单单指文化知识,更是演唱者对于人文知识、科学知识、社会知识等的了解及掌握程度,是演唱者进行独立思考,判断和总结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能力,必须通过生活经历、学习经历以及各种演出实践磨练出来。有了这种能力,演唱者不仅能准确地领会和传达歌曲的艺术意境,还能对声乐作品进行 “二度创作”,深入挖掘作品某些潜在的、具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东西。比如在演绎一些声乐作品时,演唱者可以利用自身积累的综合文化素养,在不破坏作品原有基调的基础上加入一些装饰音、颤音、滑音、倚音等,使声乐作品唱起来更加动人、更有味道,给作品以新的生命力。
总之,一首好的声乐作品体现着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乐谱上的每一个强弱记号、快慢标记都表现着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包括每一个音符、每一个乐句的安排都是经过仔细考虑的。因而,要想完美地传达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演唱者必须要从歌词、旋律、创作背景入手,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情感挖掘,同时还要正确运用呼吸和音色,适当加入一定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并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必要时还要将自己融入作品,以更直观的视野去理解和体会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将情感线与歌声线统一起来,以情感带动歌声,以歌声衬托情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声情并茂,完美地表达声乐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1]贾鼐.试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8).
[2]郗洪标.浅探声乐演唱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因素[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4).
[3]赵小霞,祁靖华.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06).
[4]张锦华.关于声乐表演的几点思考──在作品中寻找自我,在自己身上发现音乐[J].中国音乐学,1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