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
【摘要】在语文实践中探究语言的人文内涵,在语言的积累、感悟、诵读中,丰富人文意识,弘扬人文理念,体会人文意蕴,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语文实践中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实践;探究语言;人文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作为一方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学是一个很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教学主阵地,从对学生的人文作用而言,语文教学具有认识、教育、娱乐和陶冶价值。如何探究语言的人文内涵,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语文实践中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在语言积累中丰富人文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对精彩的语言必须让学生多读、多背、多写、多积累。诗歌是从诗人的内心自然地流淌出来的心灵的声音,或黄钟大吕,悲歌慷慨,震撼心灵;或高山流水,空谷足音,韵致悠远,沁人心脾;小说把历史凝固成一帧帧动人的社会生活画面;戏剧则爆炒着人世间离合悲欢。让学生在积累语言中丰富人文意识,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中的自然之美,自在之趣,自由之态,引起我们对大自然神奇世界的热爱和向往,激发青少年学生去热爱生命,关注自然,探索自然的美好感情;莫怀戚的《散步》,它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随着作者优美的文字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美的旅行。茅盾的《白杨礼赞》,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象总的特点,采用的是拟人的手法,给白杨树以人格化。然后分别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写它们的特点。干,突出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而紧靠;叶,写它的向上;皮,则主要写它“微微泛出淡青色”。通过这些特点的描写,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印象,含义十分深刻。
杜甫在人生落拓困境中不忘歌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陆游在风雨飘摇的动荡年月还“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文天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表现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欧阳修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与民同乐思想自我慰藉,秋瑾用“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抒写巾帼报国的决心。
在语文实践中,从字词句篇入手,再阅读了解相关历史、社会背景,进而体味、玩赏语言,在语言积累中丰富人文意识。
二、在语言感悟中弘扬人文理念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底蕴是蕴涵在字里行间的,这需要用心感悟,领会语言背后的意境,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的人文理念。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细腻的笔触,梦幻般的氛围,展现着令人陶醉的荷香月色,以静与不静更替的环境,衬托着内心的不宁静和思想的矛盾、苦闷。又如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展现胡同文化的方正、封闭的特性和衰落趋势,那地道的京派散文特色,让人在静、柔、滑的笔调中感受作者追求宁静的独特的审美情趣,感悟作者平和、宽容的人生态度,品味作者那雅俗共赏的语言功力。再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作者在那一系列色彩鲜明的物象描写中,完美的色彩变化与意象组合成流动的情韵;由眷念到激动,由惆怅到悲伤;艳丽中有幽雅,飘逸中有静穆,浪漫中有伤感,体现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追求,以及离别时百感交集的心情。如闻一多的《死水》,那一系列的美丽的比喻,反衬着如死水一潭的社会绝顶的肮脏和丑恶,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表现了作者以病态美的方式否定现实的艺术力度和深度。又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以虚拟的鸟的形象,袒露着作者诚挚、炽热的爱国情愫,对自由、富强民族的呼唤…… 通过对这些课文语言的感悟,就能逐步形成强烈的人文意识。
当“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这样的语言回荡在耳边时,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简·爱,赫然出现在我们面前,她的人格美强烈地震撼着我们,如此可见作者运用语言的美。
中学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对中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在语言感悟中弘扬人文理念。
三、在语言诵读中体会人文意蕴
古人说过: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全身心地走入文本,反复诵读文本,完全自由,放松地与文本对话,让学生的情感与内心去触摸、碰撞作者的情感与内心世界,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在情感体验中,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净化与升华。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大量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它们对启迪学生的心智、丰富学生的人生、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子的“舍生而取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已成为一代代仁人志士的座右铭。古诗词中的一些蕴含哲理的诗句也能启迪学生对人生的思考、生命的探索。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诉我们要惜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歌颂奉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则启迪我们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再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海日升残月,江春入旧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等无不充满哲辨的意味,在教学这些诗句时,指导学生诵读,这对学生认识问题、思考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
语言的美感给人高尚精神享受。无论是听别人诵读,还是自己诵读,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艺术素养和造诣,即使是再好的诵读,再好的文章,也不可能领会到其中的精妙,更不用说享受了。特别是语文教师,如果不善于诵读,怎么能带领学生进入文学作品的佳境,去品味文学作品的意味,追寻语言表达的完美体会人文意蕴呢?良好的诵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可以再现作品形象,使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理念上的共鸣,在语言诵读中体会人文意蕴。
总之,语文课堂呼唤感性的阳光,也就是在教学中,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起来。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与启示,领会其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加厚学生人文底蕴、探究人文内涵的目的。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