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是观赏世界的明眸

2015-07-21 12:53杨晔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佛印惠子相貌

杨晔

某日与家弟微信闲聊。彼此寒暄之后询问他在做什么,他打过来的文字是“和茶”。我明知“和”是“喝”的误打,故意问:“何为和茶,莫非和泥的的和?”他将错就错:“是的,用水拌入其他固形物调匀。”我说:“我觉得你用水和的是臭泥巴。”他回一句“相由心生”,我顿时哑然。

早就听说过这个成语,源于一句话“三十岁以前相貌是父母给的,三十岁以后相貌是自己修的”,所以我一直以为“相由心生”就指相貌因心态而生。今天恍然大悟,岂止相貌因心而生,众生万象都是因心而生。

佛印与苏轼有段经典对话。佛印看苏轼像尊佛,而苏轼大笑而言看佛印像一滩牛粪。小妹一番话惊醒苏轼,“参佛人最讲究见心见性,心中有眼睛就有。”禅宗六祖慧能法师,遇见两僧人对飘动的幡旗进行争辩,一僧说是风动,另一僧是幡动。二人为此争论不休,慧能大师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二位的心在动。”庄子与惠子关于鱼是否快乐的对白,也恰恰是“相由心生”的印证。惠子质疑庄子不是鱼,焉知鱼的快乐,庄子答曰你不是我,如何得知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其实鱼快乐与否无从得知,但庄子观鱼的心态肯定是快乐的。

《列子·说符》中有一则寓言,一个人斧头找不到了,怀疑邻居的儿子偷去,于是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怎么看都像是他把斧头偷走了。后来他在山谷里找到了自己的斧子,再看邻居的儿子的言谈举止,怎么看都不像窃斧之人。看到同样的事物感觉不一样,究其原因还是心态不同。源自《周易·系辞上》的“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终究也是相由心生的缘故。

孩子的笑容永远甜美,因为他们的心底纯净且快乐,其实成年人不是吝啬他们的笑容,而是忧郁的心情模糊了他们的双眸,使他们看不到生活的美。尘世是一面镜子,直接照射你的内心,你心里有什么,就会看见什么。用心灵观赏世界,才会得到切肤的感悟。心如止水,身处闹市也会安然不乱;远离尘嚣,目睹奢华也会淡泊寡欲。只要心底安静,随处都是世外桃源。

(作者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世纪高中,葫芦岛,125001)

编辑/黄才玲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佛印惠子相貌
妙语尝酒肉
可乐
自知者明
无声胜有声
妙对“拆字联”
你的美貌从何而来 柯云路
郑合惠子:率真Lady
“东坡鱼”的由来
生命里有门功课,名叫“接受”
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