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训
2014年10月15日全国首家校园烈士纪念馆——士英文化馆,在辽宁锦州古塔区士英小学落成。北京、沈阳、吉林、锦州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和梁士英亲属、士英小学全体师生参加揭幕仪式。多次参加士英小学活动的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文霞、秘书长尹义陪同省关工委秘书长王建华参观了文化馆。
辽沈战役锦州攻坚战中,东北人民解放军二纵队突破口选在西城门外突出部位,梁士英所在连担任突击任务。1948年10月14日10时,总攻开始后,敌暗堡猛烈的机枪火力,使突击部队受阻,梁士英用身躯炸掉雕堡,献出了自己年仅26岁的宝贵生命,打开了冲锋道路,开启了胜利之门。
敬二小学距牺牲地不足300米,校长王明顺报请上级批准改为士英小学,1998年 “梁士英中队” 建立。士英小学现有师生五百余人,占地3800平方米,一栋2650平方米五层教学楼。12间教室,15间办公室、功能室。没有塑胶操场,没有室内体育馆。2013年经调查,全校学生家长皆为打工族和小商小贩,生活清贫。
学校很穷,但穷而有志,穷则思进,穷也追梦:立德树人。
学校抓住士英精神教育,17年坚持“学英雄事迹,走英雄道路,创英雄业绩,做英雄传人”的主题教育和社会活动,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德育之路,省委副书记夏德仁说:“锦州梁士英中队是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三大品牌之一。”
今年5月,辽宁省基础教育检测与评价中心王守明主任来校检查,好评不断。8月22日,北京中国教育策划学术研究会刘佳瑞秘书长、研究员博导郝志军、北京全球华人公益事业联合会崔守军副秘书长及王守明等人,在古塔区教育局张洪喜局长、夏锦红副局长陪同下来校考察、调研,给予高度赞赏,并提出帮助。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皇甫鸿昌主编《光荣的英雄中队》一书,则向全国介绍了“梁士英中队”。
坚信、坚守、坚持17年的士英精神,是士英小学独特的德育之路,是以王明顺、王雅新、马丽平三位校长为代表的士英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做到了以下四点:
素质教育,以德为先。抓德育,强调成长比成绩重要。第一届“梁士英中队”郭岚,考入沈阳化工大学,多次获得奖学金,并被评为“沈阳市优秀大学生”,工作后,又被评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其次,创造条件,开展活动。第一届“梁士英中队”成立的1998年,孩子们看到梁士英牺牲地周边环境脏乱,便给古塔区委领导写信反映。区委书记回信,区长批示,建起祭奠平台,现已成为锦州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多年来,士英小学从经济和精神上照顾特困户;进军营、干休所搞环境卫生、文艺演出;回收16万节废电池;行走十公里,当一日兵;纪念锦州解放和梁士英牺牲60周年,到辽沈战役前线指挥所参观;同陕西省延安小学联手祭奠辽沈战役牺牲在锦州的朱瑞将军……即便毕业,学子们也都带上梁士英雕像卡片或纪念章,在士英小学校旗上签名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校园。
第三珍惜成果、积累素材。
2009年3月士英小学应邀参加北京中国少年先锋队英雄团队创建“高峰论坛”,全国有四个小学在会上发言,其中就有士英德育副校长周贺琴。三大战役中毛主席身边的作战参谋,原济南军区副参谋长刘长明将军对她说:“ 60多年过去了,你们还记着那场战争中的英雄精神,这条路,你们走得对,走得好。”老将军拿着队旗与周贺琴同志合影。周贺琴同志近十年来付出极大的心血组织士英精神教育主题系列的活动,并整理了原始素材。正是这些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及基本素材,让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领导、专家、学者,认识了士英小学,并最后决定建立全国唯一的校园内纪念烈士圣地。
2013年纪念辽沈战役胜利暨梁士英牺牲65周年之际,士英小学主办,多个单位协办的大型诗歌朗诵会“精神的火种”,十八个党政、军团省内外单位1200人参加,场面宏大,得到锦州媒体全方位报道。
最后,校外辅导、走向社会。
1999年我开始担任士英小学校外辅导员,投入辅导工作也已16年。期间给学校领导当参谋,提供信息。市关工委决定开展海峡两岸同根情青少年开展“长城教育杯”征文大赛,和士英小学领导研究后决定参赛, 26名同学获奖,征文收入《校园风两岸情》书中;雷锋团周道海副政委来军休二中心报告时,我通知“梁士英中队”师生一起听课,接到了“学雷锋做传人”的题词。也曾带领他们到军营观看战士训练,看望辽沈战役中功臣模范,到40集团军将队员签名的“梁士英中队”队旗献给军战史馆,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向入朝参战打响第一枪的英雄部队致敬……
2014年教师节,锦州市委书记王明玉看望士英小学师生时对我说: “校外辅导员很重要,老同志这种奉献精神很好。希望你能继续努力,为下一代工作多做贡献。”我要在有生之年继续无私奉献,发展更多忘年交,帮助他们快乐成长,实现梦想。
(本文作者系武警辽宁总队第三支队原政委,锦州军休第二中心关工委主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