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剑青
他曾第一个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带到内蒙,他曾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而浴血奋战,他艰苦奋斗,敢于将抱负转化为现实;他武功高强,勇于挑起革命者领头羊的重任。虽然岁月只赋予他短暂的二十七载光阴,他却用彪悍的人生书写了革命的历史,造就了一段为世人称颂的传奇故事。他就是蒙古族共产主义先驱——李裕智。近日,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到了李裕智的孙子李平,听他来讲述爷爷感人的革命故事。
“大河之子”李裕智
“因为我们的家乡就是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村,托克托县就在黄河边上。所以我爷爷被称为大河之子。”说起爷爷李裕智的称号,李平娓娓道来。“‘大河之子是原国家顾问委员会委员王任重,在八十年代看完以李裕智故事改编的电视剧后,为此片取的片名。爷爷是内蒙古第一批共产主义者,也是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革命家。”
李裕智当时在北京上学,北京蒙藏学校,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民族大学。内蒙古一共去了二十多人,全是考上去的,李裕智就是其中一个。考取这个学校的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还有藏族等等。虽然他是农民出身,但努力好学,上学时李大钊、邓中夏等人时常去学校讲课,给他们讲述马克思主义。他经常去听,后来也是在这里参加了共产党。
“我爷爷是1924年春天入团,1924年的秋天入党,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就代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人去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李平说,作为列席代表,李裕智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开完会后就回到北京,在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下组织召开会议,最后根据会议精神,又回内蒙建立了中共的革命武装。
用鲜血洒满的革命道路
因为内蒙古从地理位置上靠近北京,而离苏联又很近,所以传播马列主义特别方便。正是由于有李裕智这样的年轻共产党员,内蒙古搞无产阶级运动才特别合适。在李裕智所在的中学里,宣传共产党的小册子比较多,舆论的氛围非常好,因此也培养出不少共产党,其中来北京上学的就有二十多个。内蒙古接受的红色教育特别早,可以说,内蒙古也是打响推翻以军阀为首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李裕智受李大钊等人的委派,第一批于1925年春天回到家乡,被派到内蒙各地担任工委书记,并且在那建立中共的包头工作委员会。那时共产党比较少,25年的时候还不到一百人,所以派他过去管辖的范围比较大,包括整个的鄂尔多斯、巴耶诺尔包括陕北的榆林地区以及整个的宁夏自治区。当时同行的还有多松年以及另外一名同事。他们为了改善工人待遇,争取工人权利,积极开展组织工人罢工,发展和壮大党的队伍,与割据军阀作斗争。
“我爷爷在包头建立起了三千多人的骑兵,主要是和陕北的井岳秀作战,国民党当时一看共产党的势力越来越大,决定采取行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北京的革命领袖纷纷被反动军阀杀害。李裕智、多松年等人也未能幸免。并且共产党内部出叛徒,白云梯叛变。中共在乌兰巴托,也就是现在的蒙古国开会,在开会时已撤销他的职务。但由于通讯不畅,未能及时向李裕智等人传达相关会议精神。而白云梯回到内蒙古又隐瞒了会议决定,在去内蒙的路上,李裕智和军阀作战时中了埋伏,在半路被枪杀。
“我爷爷是内蒙古自治军的副总指挥,副军长,当时他带着警卫班,警卫班班长是我爷爷的小舅子,奶奶的弟弟,他们十来个人在草原上骑着马都被枪杀了。1927年的10月8号,这十几个人全部牺牲。”李平伤感地说。
与乌兰夫的深厚友谊
开国上将乌兰夫是李裕智的挚友,在青春的岁月里,他们一起革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李裕智在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时就和乌兰夫熟识。因为呼和浩特少数民族上小学时的年龄都比较大,他们在学校里就开始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成了坚定的革命者。因为要搞内蒙的“五四运动”。李裕智当时是学校里的学生会主席,组织能力强,乌兰夫嗓门大,负责给大家喊口号。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五四运动很快在内蒙古开展起来,他们与北京的五四运动遥相呼应,起到了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共产思想的先锋带头作用。
后来,他们一起考入北京蒙藏学校,成了同窗兼挚友。李裕智岁数相对较大,是以乌兰夫为首的、二十来个蒙古学生的大哥。他们一起到北京上学,北京有一些满族人喜欢欺负这些外族学生,会武术的李裕智就会出来保护他们。李平给我们讲了其中一个故事:“爷爷人很豪爽,武功也厉害。有一天有一个叫高布泽博的,也就是后来内蒙古农业厅的厅长,他岁数比较小,在北京遭人欺负,被打得鼻青脸肿。爷爷听到以后立刻赶到现场,一个人对付了十来个,将对方三拳两脚全放倒了。”
在李裕智的带动之下,乌兰夫等人很快成了内蒙第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在接下来的革命事业中相互扶持相互帮助,通过宣传发动,让更多的群众认识、接受与支持共产主义精神。李裕智牺牲之后,乌兰夫很关心他的家庭。“乌兰夫经常去看我奶奶,我和奶奶都叫他老乌......”李平说乌兰夫每次来都会给他们带很多礼物,并且从生活等多方面给予关照。“你爷爷是我们的大哥,个子比我们都高……”乌兰夫对幼小的李平说:“好好学习,可不能给你爷爷丢人……”
革命精神永流传
“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爱国主义者”,李平用这几个字来概括李裕智,他认为爷爷的革命和爱国精神不是浅尝辄止的,而是渐渐融入血液,造就了李家的家族品格。
“爷爷牺牲时27岁,奶奶才24岁,奶奶有两个儿子,我父亲那时候才4岁多一点,她为了孩子们一直守寡到72岁。”李平说,李裕智的过早离世并没有阻碍革命精神的传承。解放后国家给李家颁发了由毛泽东直接签发的烈属证。他奶奶就把它放在家里显眼的位置,这样可以时时刻刻提醒后辈勿忘前史,把先辈的遗志传承下去。
“我家的传统是听从党的号召,服从组织安排,坚决抵制腐败和行贿。”李平时常对他两个为官的儿子说:“只要你有一点权,你就得用好,为老百姓办实事,这是国家对你的信任,千万不能走歪。”
在这种家风的感染下,李家人才辈出,多为官一任两袖清风,廉洁当先引以为傲。李平表示,时代在变,而老一辈的革命教育和革命精神不会变,先人们用鲜血打下的江山,需要我们抵住糖衣炮弹,坚守做人原则,不搞特殊,不触底线,努力而坚定的将李裕智精神永久流传,生生不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