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英,陈海明,赵元勋,郑燕青,马晓波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厦门 361003)
嗜水气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一种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主要引起人类肠道感染(以腹泻较常见)以及肠道外感染如创伤感染、败血症、眼部感染、呼吸道感染等。近年来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报道逐渐增多[1-3],本研究对2009~2014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对2009~2014年厦门某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130例非重复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患者进行分析。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原学资料纳入分析。
标本的采集和送检遵循《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细菌的鉴定和药敏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的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
药敏结果统计采用 WHONET 5.6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09~2014年期间,130例非重复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分离自住院患者(120例,92.3%),另有10例分离自门诊患者。住院患者中,分离数较多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23,19.2%)、肝胆外科(17,14.2%)、消化内科(11,9.2%)、普外科 (8,6.7%)、呼吸科 (8,6.7%),见表1。
究其标本来源,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 (25,19.2%)、粪便 (23,17.8%)、胆汁 (19,14.6%)、伤口分泌物(18,13.8%),另外血流感染也可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13,10.0%),见表1。
表1 临床嗜水气单胞菌的科室分布及标本来源 例Table 1 Distribution of Clinical Departments and the Source of the Specimen of Aeromonas Hydrophilia case
表2 不同年份分离嗜水气单胞菌例数的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Cases of Aeromonas Hydrophilia Clinical Isolates in Different Years %
将不同年份分离嗜水气单胞菌例数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010年和2012年分离例数高于其他年份,均占25.4%,总体而言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尚无升高或降低的趋势(P >0.05)。
同时,23例粪便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中21例分离于各年的6~8月,占91.3%。
由表3可见,临床分离嗜水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高,均超过90%,此外近一半的细菌对头孢西丁和复方新诺明耐药。
替加环素、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活性最好,尚未检出耐药菌株。此外,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氨曲南、头孢吡肟和左氧氟沙星的体外敏感性大于80%,可作为经验治疗选择。
表3 临床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布及药物敏感性 %Table 3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of the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of Clinical Aeromonas Hydrophilia %
嗜水气单胞菌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属,兼性厌氧,革兰阴性杆菌,无芽胞、荚膜。气单胞菌属为水中常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可存在于水处理工厂、供水系统、蓄水池中的地面水和饮用水中,也存在于清洁或污染的湖水和海水中,在牛肉、猪肉、家禽肉以及奶制品中也有发现。气单胞菌可引起哺乳动物和冷血动物的感染,在人类导致肠道内和肠道外的感染,与摄入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有关,是5岁以下儿童和成人夏季腹泻常见病原菌之一。气单胞菌肠道外感染主要为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多见于外伤后伤口感染,还可导致眼部感染、脑膜炎、肺炎、胸膜炎、骨髓炎、关节炎、腹膜炎、胆囊炎、尿路感染和脓毒症等[4]。嗜水气单胞菌可以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如溶血素、坏死毒素、肠毒素和蛋白酶等,短时间即可致病。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地处海滨城市,6年间分离到130株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类型主要有肠道感染、肺部感染、胆道感染、伤口感染和脓毒症,此外包括极少的腹膜炎、脑膜炎和软组织感染病例,与文献报道类似,表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多样性,在临床诊治中有待关注。对近6年的资料分析未发现嗜水气单胞菌的感染存在升高或者降低的趋势,表明嗜水气单胞菌的临床感染在临床尚相对少见。本研究中,23例肠道感染中有21例嗜水气单胞菌分离于各年的夏季(6~8月),占91.3%,提示在滨海城市,气单胞菌导致夏季腹泻不容忽视[5]。目前不少报道显示嗜水气单胞菌相关的食物中毒值得关注,而在我国因该菌不是腹泻病常规检测致病菌,很多实验室未能重视它的分离,忽视了它的临床意义[6,7]。
临床分离嗜水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高,均超过90%,此外近一半的细菌对头孢西丁和复方新诺明耐药,与文献报道相似[3,8]。嗜水气单胞菌对替加环素、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对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氨曲南、头孢吡肟和左氧氟沙星的体外敏感性大于80%,与文献报道相似[3,8]。表明在临床治疗中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左氧氟沙星,可选头孢吡肟、氨曲南、碳青霉烯类药物,需要时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沈维南,钟金清,胡亚远.外伤感染嗜水气单胞菌1例[J].临床检验杂志,2011,29(6):465.
[2]Grim CJ,Kozlova EV,Sha J,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Aeromonas Hydrophila Wound Pathotypes by Comparative Genomic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Virulence Genes[J].mBio,2013,4(2):4-13.
[3]童照威,张龙琪,王伟洪,等.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现状及耐药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20(1):75-76.
[4]王 辉,任健康,王明贵,主编.临床微生物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5]Adel M.Mansour ,Rania Abd Elkhalek ,Hind I.Shaheen,et al.Burden of Aeromonas Hydrophila-associated Diarrhea among Children Younger Than 2 Years in Rural Egyptian Community[J].J Infect Dev Ctries,2012,6(12):842-846.
[6]杨守明.几起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13(2):206-207.
[7]黄 艳,韦小瑜,吴成梅,等.一起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2,24(4):391-393.
[8]肖永红,王 进,朱 燕,等.Mohnarin 2008年度报告:淋病奈瑟菌、阴道加德纳菌、气单胞菌与副溶血弧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35(7):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