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文
高校图书馆流通数据与馆藏结构合理性实证研究
——以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为例
陈学文
(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湖北襄阳 441053)
以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2012至2014年的流通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年借阅量、文献分类借阅、文献借阅率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外借总量和总借阅率逐年减少,读者文献需求基本稳定,阅读倾向大致相同,H、I类图书借阅率最高,B、D、G、F类图书借阅率较低. 提出要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和教学科研情况,结合图书馆流通数据,合理调整文献采集方案,优化馆藏结构等建议.
高校图书馆;流通数据;馆藏结构;ILAS Ш
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中心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具体表现为图书馆的读者工作,这也是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图书流通工作作为图书馆直接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前沿阵地,则成为了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的重中之重. 读者工作开展的好坏、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在各种图书流通统计数据之中,如图书借阅量、借阅人次、借阅图书的种类等. 通过这些数据可使图书馆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图书流通情况以及读者的阅读倾向,从而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图书馆流通数据统计分析是流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流通工作的质量,也是馆藏结构合理性的一种验证方法. 本文利用ILAS Ш的统计工具,对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该馆)2012至2014年的流通数据和流通部藏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旨在验证馆藏结构的合理性,同时提出改善馆藏结构等建议.
1.1年借阅量与年藏书量
年借阅量可以反映一年中读者到馆借书情况,而借阅率可以反映图书的利用情况. 表1统计了该馆2012—2014年总外借量和流通部所藏图书量. 从表1可以看出近三年来该馆的外借总量和总借阅率逐年减少,这说明馆藏文献对读者的总体满足率在下降.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及分析统计数据,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1)馆藏更新量太小. 分析表1的数据,可以发现2012—2014年该馆流通部年新增图书5万册左右,而该馆有效读者人数约1.7万,人均年新增图书3册左右,这就容易给读者造成图书馆全是旧书的印象,使读者觉得图书馆没什么书可看,这是造成借阅量下降的主要原因;(2)对馆藏文献的揭示和宣传报导不够. 读者虽然可以通过网上图书馆查询书目信息,但不能够了解图书的主要内容,而图书馆也没有很好地组织和编制导读目录,这也是造成图书利用率下降的一大因素;(3)图书错架、乱架,造成寻书困难. 由于实行全开架借阅,虽然读者可以入库自由选书,但也会有不知到哪儿找书的困扰. 另有少数读者将不需要的书随手乱放,造成图书错架、乱架,给其他读者寻书造成了困难.
表1 2012—2014年借阅量/藏书量统计
1.2文献分类借阅
文献分类借阅统计反映馆藏各类文献的利用情况,可据此有针对性地采购文献,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从图1可以看出,2012—2014三年来该馆文献分类借阅数据曲线走向基本一致,说明近三年来读者的文献需求基本稳定,阅读倾向大致相同. 借阅量前十位的分别是I(文学)、T(工业技术)、H(语言、文字)、J(艺术)、K(历史、地理)、F(经济)、O(数理科学和化学)、B(哲学)、G(教育、科学、文化、体育)、D(政治、法律). 而这些类目也是馆藏量较大的图书(见图2),这是因为丰富的馆藏能满足读者多种选择的需要,促进了读者的借阅兴趣,当然借阅量也就上去了.[1]
图1 2012—2014年文献分类借阅统计
图2 2012—2014年馆藏文献分类统计
1.3文献借阅排行
文献借阅排行统计可以看出哪些图书受读者欢迎,是读者阅读倾向的外在表现,也从侧面反映了馆藏结构的合理性. 表2利用ILAS Ш系统中的统计工具——借阅排行榜,分别对2012—2014年借阅量前100位的图书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列出了各类图书的比例. 从中可以看出近三年来借阅量前100位的图书中主要包括I类、H类、O类、K类、J类、T类和B类. 而I类(文学)图书在排行中所占百分比在下降,H类(语言、文字)和O类(数理科学和化学)图书的百分比则在上升. 这些数据表明读者在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之余,也注重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全面提升自己的内涵修养,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更主要的是迎合社会就业的需要.
表2 2012—2014年文献借阅排行统计
1.4 文献借阅率
文献借阅率可以反映出某类图书的利用率,借阅率高说明该类图书较受读者欢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馆藏文献结构的合理性. 根据图1、图2可以计算出各类图书的年借阅率,表3列出了馆藏量前10位的图书年借阅率.
通过表3可以看出,馆藏量前10位的图书中,借阅率最高的图书为H类,其次是I类,借阅率较高的是J类、O类、T类、K类,借阅率较低的是B类、D类、G类和F类. 这是因为:(1)大学生读者一般都要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考研和社会就业形势需要的各类考试,因此H和T这两类图书借阅率高是意料之中的事;(2)I、J、K类的图书除了休闲娱乐的需求外,主要还是读者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学艺术修养的需要;(3)O类图书主要是学生专业学习和考研所需,借阅率也较高;(4)B、D、G、F类的图书主要是满足读者通识课的学习,以及部分读者考研和各类考试的需要,因此借阅率不高.[2-4]
表3 2012—2014年馆藏量及借阅率统计
通过对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进行结构分析,可以看出馆藏文献是否符合本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是否能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也便于及时调整文献采集方案,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2.1 馆藏结构与图书流通数据的吻合度
通过对比图1和图2的数据,可以发现2012—2014年该馆的文献结构和借阅率曲线基本一致,说明读者需求基本稳定,馆藏文献的结构基本合理. 但文献借阅量逐年下降,说明该馆的文献总体满足率在下降,主要因为:(1)馆内经费不足,年购置新书量较少,造成读者面临“无书可看”的现象;(2)2008年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保证馆藏量达标,图书馆难免存在突击购书的问题,购置图书的质量不能完全保证,造成了一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3)有些书过于陈旧,还有些书复本量较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馆藏结构的质量.
2.2 馆藏结构与专业设置的吻合度
湖北文理学院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九大学科门类,共设有本科专业52个. 拥有机械工程、中国语言文学、政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省级重点学科,物理学、地理科学等国家特色专业,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地理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省级品牌专业,基础物理、电工电子、综合工程、数字媒体、语言学习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中国三国文化研究基地和鄂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等国家、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一批省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 通过图2可以看出,该馆所藏文献涵盖了全部的九大学科门类,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的图书馆藏量也较大,与该校的专业设置基本吻合.
高校图书馆收藏文献的根本目的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图书馆要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和科研情况,结合图书流通数据统计情况及时调整文献采集方针,合理调整馆藏结构,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以该校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为例,2014年该馆共收藏该专业(TH)文献4 139种,16 203册,另有与之密切相关专业(TP)类文献23 953种,84 699册,占馆藏总量的6.25%. 而2014年这两类文献的借阅量分别为1 130和10 409,借阅率(该类文献借阅量/该类文献总量)为11.33%,借阅率总体偏低. 分析原因主要是文献更新速度快,造成馆藏文献的内容过时,因此借阅量下降明显. 根据该校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建设教学与科研并重型的综合性大学发展规划,对于文献的采购策略应调整为尽可能按需采购,以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同时可以借鉴其他高校的方式——采编前置(供应商提供样本,师生现场选书,图书馆工作人员现场分编,当该文献再次产生借阅记录后增加其复本),既可以保证所购图书符合读者需要,也可以大大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表4是根据近三年文献借阅情况,结合湖北文理学院的专业设置及图书馆馆藏总体结构,提出的馆藏文献结构调整建议(表中借阅率为近三年的平均借阅率).[5]
表4 馆藏结构分析与文献购置建议
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馆藏结构的合理性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根据业务工作中产生的各项统计数据适时调整采购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满足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馆藏体系,馆藏文献能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但馆藏结构的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在今后的馆藏资源建设中,应该在保证基本读者需求的基础上,加大对新兴专业、重点学科专业、重点科研项目的文献购置. 另外可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文献交换、接受捐赠、与院系共建等)进一步丰富馆藏内容,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1] 金 泓. 流通数据统计分析与馆藏优化——以新疆财经大学图书馆为例[J]. 情报探索, 2009(5): 52-54.
[2] 韦耘耕. 从图书馆流通数据分析读者阅读倾向及馆藏结构[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0, 31(2): 75-78.
[3] 周 蓉. 基于外借分析的最佳馆藏结构的调整与实现[J]. 图书馆杂志, 2003(8): 48-52.
[4] 胡 英. 从流通数据分析看当代大学生文献利用特点[J].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8(2): 48-52.
[5] 祁 瑞. 我院中文图书流通数据统计分析及提高文献利用率的措施[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1): 137-140.
(责任编辑:徐 杰)
An Empirical Study on Circulation Data and Collection Structure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Taking the Library of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as an Example
CHEN Xuewen
(Library,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 Science, Xiangyang 441053, China)
Based on the circulation data from 2012 to 2014 of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library, it made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nnual book-borrowing quantity, document classification borrowing, document lending rate, etc. and it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the gross loaning and the gross lending rate was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 the need for documents was basically stable; reading tendency was about and about; H-books and I-books were borrowed most frequently, while B-books, D-books, G-books and F-books were seldom borrowed. It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we should adjust the document collec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programmes and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based on the circulation data of the livrary, to optimize the library collection structure.
University library; Circulation data; Collection structure; ILAS Ш
G258.6
A
2095-4476(2015)05-0085-04
2015-04-03;
2015-05-04
陈学文(1971— ), 男, 湖北黄梅人, 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