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刚 危妙
摘要:教师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培训需要根据一定的培训策略来开展。文章列举并分析了目前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使用培训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电子白板;培训;教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1-0140-02
当前大多数学校和电子白板制造商都非常重视对教师用户进行电子白板使用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对电子白板的熟练运用程度。然而,对教师进行电子白板使用的培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是值得教育技术研究者们去深思的。
电子白板教学使用培训的现状
笔者通过对大量学校和电子白板制造商的培训工作者进行网络访谈,并结合自身实际,得出了电子白板使用培训的现状。
1.培训内容分级不明显
每一种教学设备都有其使用频率额较高的功能(常用功能)和使用频率较低的功能(不常用功能)。据有关统计,电子白板都具备如下基本功能:静态显示、书写、拖动、标注、隐藏/显示、音频播放、视频播放、拉幕、图形标准库、显示Flash、展示PPT、图形缩放、链接网页、板擦、采光灯、显示顺序、展示学生机、屏幕捕捉、绘图、页面链接、展示实物展台、放大镜、时钟、回放、拖动、复制、旋转、计算器、透视镜、添加新页。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分别是静态显示、书写、拖动、标注、隐藏/显示、音频播放、视频播放。[1]但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校或者电子白板制造商在设置培训内容时,并没有把电子白板的功能划分为常用功能和不常用功能两个内容级别,而是把所有功能都归结为统一级别内容向教师进行讲解。教师接受培训时,会下意识地认为所有功能都同等重要,进而毫无重点地去学习每一项功能。这就导致了在培训结束后,教师对常用功能的使用不熟练,对不常用功能难以去使用的状况。
2.对科任教师缺乏针对性培训
教师刚开始接触电子白板这种高科技产品时是兴趣盎然的,但是随着使用的深入,大多数教师都会对其繁多的功能望而生畏。若要让教师对电子白板的每一种功能都熟练掌握,并能够在课堂上熟练使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功能对教师所任教的学科可能完全没有用处,若要让他们掌握这部分的功能,他们也不会有耐心去学习。由于各学科的教学特点的不同,各科任教师使用电子白板的功能也不尽相同。笔者调查发现,数学课多用Flash动画表达如何获得面积计算公式和函数变化,用图片展示分数的概念,用拖动、复制、旋转等演示如何通过裁剪和拼接来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物理课多用Flash动画来展示物体运动轨迹;语文课多用视频和图片功能把文本视觉化地展示出来;英语课多用聚光灯、拉幕等功能以游戏形式来进行单词练习和记忆;美术课上教师多用图形标注库中的各种素材来组合图形等。然而,大多数学校在对本校教师进行电子白板使用培训时,并没有结合各个学科的教学特点分别对科任教师进行培训,这导致了科任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各自学科教学时需要用到的功能和资源,从而无法在使用电子白板授课时发挥自如。
电子白板教学使用培训的策略
针对上述状况,应如何对教师进行电子白板使用的培训呢?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策略。
1.培训内容应分为初级内容和高级内容
设计电子白板培训内容时,先要考虑给教师讲解常用功能,而后再讲解不常用功能。常用功能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大都要使用的,是每位教师都应该熟练掌握的功能;而不常用功能则是大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极少需要使用的功能。[2]因此,笔者认为,应把对教师使用电子白板的培训划分为初级培训与高级培训两个阶段。初级培训应为电子白板常用功能使用的培训。初级培训所要介绍的功能都是电子白板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因此应作为电子白板培训的基础课程,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掌握,并且能够熟练使用;高级培训应为电子白板使用频率较低功能的培训。高级培训所要介绍的功能都是不太常用的功能,因此可作为进阶课程,对有需要的教师进行培训。
2.根据各学科教学特点对科任教师进行针对式培训
学科教学特点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特色。[3]在使用电子白板进行授课时,由于各学科的教学特点存在差异,不同学科需要采用不同功能和资源。因此,笔者认为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对科任教师进行针对式培训,即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设置培训内容,使科任教师能够掌握好本学科需要掌握的电子白板功能以及利用好本学科需要的资源。
总而言之,对教师进行电子白板功能使用培训时,必须要“因材施教”,即根据教师的具体所需对其进行培训,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筱萌.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3):1-7.
[2]王燕,马宪春.电子白板培训问题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4(4):59-62.
[3]甘潮英,陈亮,朱瑾,等.电子白板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5):146-148.
项目来源: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基金编号:11A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