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荣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自主探究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探究学习逐渐成为学生成长的良好途径。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師和学生的角色都在转变,教师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成长
1.学生探究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对事物的关注程度,他们往往对一些游戏、动物、动漫、生活实践等很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多设计这方面的内容。
2.学生探究的内容要接近学生的知识水平。对于探究的内容,要让学生经过小组合作和稍加努力便能探索出结果。学生对这样的探索会产生成就感,从而更增加对探索的兴趣。
二、重视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成长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法由原来“填鸭式”逐渐向进行适当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转变,学生探究时也经常是同桌或者小组进行合作一起探讨。在合作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到班级的实际,根据学生的成绩、智力、性别、兴趣爱好等合理分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或探究,他们根据学习的要求并针对合作的内容进行分工探究。将使得学生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
新教材中有许多知识可以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去学习,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同时引导他们进行猜测: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分工合作,通过“剪、移、拼”等实践活动,发现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一个和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而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从而用“转化”的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由于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探索过程,在以后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等方面的内容时,就会显得得心应手。
三、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质疑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重要标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数学教学内容转化成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产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激情。如教学“圆的知识”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你们知道自行车为什么能行驶得又快又稳?”学生便很快说出车轮是圆的事实。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就有学生提出:“车轮如果做成其他形状的,又会怎样呢?”这一质疑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他们迫不及待想弄清其中的奥秘。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需要教师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要俯下身去倾听学生的发言;当学生出现表达不清时,教师要有耐心地给予补充或修正。如在教学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乘数的位数是三位,而在乘时却只乘了两次?教师抓住机会重点辅导,让学生明白:按照法则要乘三次,但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所以与0相乘这一步可以省略。这样的过程不但让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兴趣,学会了质疑的方法。
四、激发学生思维求异,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为了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弄清事物的本质。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时,教师自主操作教具,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圆柱体的侧面其实是一个长方形。然后提出问题:其长和宽分别和圆柱体有什么关系?他们与圆柱体的什么相等?在学生解答后,教师进一步追问:侧面展开后一定能得到长方形吗?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再次操作学具,发现圆柱体侧面的图形形状比较多的,常见的是长方形,同时还可能是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甚至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在全面认识圆柱体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了这样的练习题:已知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6.28厘米,求圆柱体的底面积。学生经过刚才的操作,就会明白圆柱体底面周长就是6.28厘米,从而不难求出它的底面半径应该是6.28÷3.14÷2=1(厘米),底面积是3.14×1×1=3.14(平方厘米)。再如对于梯形的面积,一般只局限于通过剪、拼等方法将它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但教师只要多引导并让学生进行操作探索,学生还能将其转化为长方形或其他已学的图形。为了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学生的探索能力也随之提高。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善于设计开放性的习题供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高年级学生学习完分数问题后,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汽车给山顶上的商店送货,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时50千米,求来回的平均速度。学生思考后列式:(30+50)÷2=40(千米),教师给予否定。这时,学生就会思考该问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平均数的求法不局限于将几个数平均一下。这里的平均速度应该用总路程去除以总时间,所以假设上山路程是15千米,那么上山时间是15÷30=1/2(小时),下山时间是15÷50=3/10(小时),平均速度是15×2÷(1/2+3/10)=375(千米)。经过一提醒,部分学生马上会联系到以前学过的知识,假定上山路程是“1”,那么平均速度可以这样求:2÷(3/10+1/50)=375(千米)。
除了设计开发性的练习,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探索。随着训练的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将得到提高。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机会,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等活动,主动去获得知识,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更快的成长。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金家坝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