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

2015-07-20 20:24夏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慢性中医药疗法心力衰竭

夏莉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该病中医属“心悸”、“痰饮”、“水肿”、“怔忡”、“喘证”、“心痹”等范畴,中医药在治疗此病方面可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对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治疗进行探讨。

【关键词】心力衰竭;慢性;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指患者由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1],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的表现[2]。美国心脏协会把慢性心力衰竭定义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疾病损伤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的结果,其临床表现复杂,发病率与病死率居高不下,是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长寿、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1 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从我国古代医籍《皇帝内经》等相关描述中可以看出,中医自古就对类似心衰症候群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有所认识,《内经》中“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及《素问·举痛论》曰:“劳则喘息汗出”[3],详细记载了此类疾病可有心悸、烦躁、呼吸困难、水肿等症。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中就有“心衰”一词。《金匮要略》中有:“心水者,其人身重(肿)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类似心衰的水肿。

近代,中医学将心衰归属于“心悸”、“痰饮”、“水肿”、“怔忡”、“喘证”、“心痹”等范畴,尽管临床表现多端,对其病机的认识已基本达成共识,主要为本虚标实证,本虚为气虚、阳虚,以心肾阳虚为根本,标实为血瘀、水饮、痰浊等,是病理基础,病位以心为本,与肺、脾、肝、肾关系密切。据其病机,治疗原则应以益气温阳为法,佐以利水消肿、活血祛瘀。

2 典型病例

患者,丁某,男,75岁,主诉“反复胸闷憋喘两年余,加重半月余”,既往“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Ⅳ级”病史两年余,平素予服用抗心衰西药,反复住院治疗,主症:胸闷,憋喘甚,不能平卧,稍动即作,卧床休息亦不能缓解,恶心,腹胀,纳差,尿少,舌暗,舌体胖大,舌边齿痕,苔白,脉沉细,查体:T 36.3℃ P 98次/min R 24次/min BP 140/90 mmHg,精神差,口唇紫绀,双肺呼吸粗,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心律欠齐,心尖区可闻及4/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室上性早搏左前分支传导阻滞ST-T改变,心脏彩超示:EF 34.8%左心增大伴左室壁运动整体性减弱二尖瓣中-重度返流右心稍大伴三尖瓣中度返流肺动脉高压 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伴轻度返流左心功能不全,西医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断:喘证,证属心肾阳虚,水湿内停,治宜:益气温阳利水、活血化瘀。

方用:附片(先煎)10 g、干姜10 g、桂枝10 g、赤芍15 g、黄芪15 g、党参15 g、白术12 g、泽泻15 g、木香9 g、茯苓皮30 g、丹参20 g、炙甘草6 g。用法:1剂/d,水煎温服,分早、中、晚3次。

一周后,患者精神、进食转佳,胸闷憋喘好转,已能平卧,室内慢走无明显气促,双下肢水肿有所缓解,脉稍转有力,予改白术为炒白术、茯苓皮为茯苓以加强健脾之效,去干姜,余药不变,继续治疗两周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方解:附片、干姜、桂枝温振心肾阳气;党参、黄芪益气助阳;白术健脾;茯苓皮、泽泻、木香行气利水;丹参、赤芍以行瘀;炙甘草调诸药而和脾胃。诸药配伍,共奏益气温阳、利水行瘀之功效。

3 讨 论

传统中医没有直接针对慢性心衰的辨证论治,相关的治法、方药散见于类似中医病证的论述。《内经》“开鬼门,洁净腑,去菀陈莝”的治水三法和《金匮要略》“腰以下肿,当利小便”皆为慢性心衰的主要治法,即活血、利水。至于治本之法,从心衰相关病机的论述和临床经验可以推论出益气温阳是其根本。

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终末阶段的临床表现,与心、肺、肝、肾、内分泌、免疫等多个器官及系统相互影响,如何协调其关系[4-6],是临床经常遇到的难题,虽然目前现代医学针对慢性心衰的治疗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方法,也取得肯定的疗效,但以上药物往往容易产生耐药性,且易导致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低血压等副作用,直接影响疗效。此时中医药的整体思维便有了很大优势,中医辨证治疗能从整体出发,治病求本。心衰病位虽在心,但五脏相关,他脏与心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故其治疗必须调补五脏之气血阴阳,治法亦随证灵活变换,不可局限。中医药的早期介入,疗效确切,作用持久,毒副反应少,对心衰患者尤为适宜。

参考文献

[1] 柯元南.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新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6):433-434.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61.

[3] 张红星,鲜于开璞,董梦久.实用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7:149.

[4] Nelda, McCall,Jodi, Korb,Andrew,Petersons,Stanley, Moore .Reforming Medicare payment:early effects of the1997Balanced Budget Act on postacute care.[J].The Milbank quarterly,2003.81.2.

[5] B, Sidenvall,C,Fjellstr?m,A C,Ek.The meal situation in geriatric care--intentions and experience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994. 20.4.

[6] M G, Stineman .Case-mix measurement in medical rehabilitation.[J].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1995. 76.12.

猜你喜欢
慢性中医药疗法心力衰竭
呼吸机辅助呼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治疗效果分析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临床疗效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运动养生的现况分析
柴枳理中汤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疗效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