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三要素

2015-07-19 08:01
学周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情境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平凉路小学730000)

浅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三要素

冯之心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平凉路小学730000)

小学生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也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由于呈现问题大多都是简单图片,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可所要解决的问题类型基本是一样的,这样学生解决问题总是就事论事。而学生到了中高年级遇到解决问题的题目时总会遇到困难,感到无从下手,更不要说有条理地完成,这充分说明学生的思维中所掌握的技巧和方法是零散的,没有找到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其实,学生要解决问题,不应仅仅停留在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答案和结论上,而应基于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经验,得到技巧和方法。从而把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中要抓住三个要素:问题情境、探究过程和反思。

一、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根据问题去找相关的数学信息的能力,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知识的积累,学生遇到的问题变得复杂,许多问题都贴近生活,如何将杂乱的信息进行有条理地整理,如何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找相关的信息就成为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首先要形成与掌握的策略。

教学时,首先要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最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从而激起学生寻求策略的需求。

(一)创设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

教学中,教材上呈现的情境虽然也贴近生活,但是数学信息总是比较清晰地出现在学生面前,那么学生自然省去了收集信息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减少对信息的加工,让学生经历在凌乱的数学信息中进行收集与整理信息的过程。

(二)创设只有问题的情境。

在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创设只有问题的情境,这个情境要有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想要解决问题必然需要一些数学信息,教学时,教师可以用“放电影”式的办法根据学生的需求逐个出示数学信息,这样用另一种方式让学生学会了寻找数学信息的策略。

二、重视探究的过程,关注策略的形成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只看学生是否解决了问题,更要关注解决问题所用的策略的形成过程。其实这意味着关注学生解决问题中的探究过程,思维的参与程度,因为这是学生优化策略的形成和策略内化的基础,所以要给学生探究问题的空间。

(一)深入地探究有利于策略的优化

当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筛选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的时候,教师一定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践证明,学生整理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有的把信息抄下来;有的把信息由顺序的排列;有的把信息进行分类,有的利用表格整理信息,还有的将信息画在线段图上……这些学生的活动使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更加有条理,进而有利于解决问题过程中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这一环节学生已经在尝试寻找整理信息的策略。

学生对信息整理后,一定会有步骤地运用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由于学生思考问题时的切入点不同,自然产生的方法与过程也就不同,但是此时学生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数学教学也要提倡“优化”思想,对学生的思维要求又提高了。所以解决问题时所产生的不同策略可以通过学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找到最优的策略。

(二)深入的探究过程有利于策略的内化

学生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无论自己想到的是何种策略,也说明他的思维是深度参与的,这种获得策略的过程是深刻的。而最优的策略要么是与他人交流讨论得到的,要么是自己的最优策略被同伴肯定,都可以构成优化策略的内化。经历这样的内化过程对每一个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形成发现、探索并应用策略的意识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注重及时的反思,提升学生对策略的认识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有效形成必然伴随着对自己想法与做法的不断反思,在教学中及时地引导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是有必要的,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自身形成策略过程的认识,从而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策略的进一步认识。

对小学生来说,教学中应重点让学生反思每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如何形成的。这种反思侧重于帮助学生回顾策略产生的过程:对数学信息的收集——用了什么样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用了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如何得到最优策略。经常让学生进行这种反思,自然会在学生的脑海里刻画出什么样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成果,而获得这种策略所经历的过程、得到的技巧和方法更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情境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由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