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诚成,张 莉,汪 晨,罗 倩,韩 蝶
(遵义医学院护理学院,贵州遵义563003)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用药安全探讨
秦诚成,张 莉,汪 晨,罗 倩,韩 蝶
(遵义医学院护理学院,贵州遵义56300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安全用药的管理方法,从而减少用药差错,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方法 对临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06例安全用药的管理和实施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查找原因并通过对新进护士培训,科室考核,护士自我差错上报,开展主题活动等管理措施。结果 通过干预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用药差错率较干预前降低,患者投诉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对先天性心脏病的用药安全,降低差错率发生。
心脏缺损,先天性; 护理; 儿童; 安全用药
临床上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护士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和直接监护者,特别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还需兼顾患儿年龄、生理、药理、病情的复杂程度等特点进行调整和制订用药方案。以往研究发现,安全用药的重要性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治疗中可以提高治愈率[1-2]。而中国每年都有38%用药错误发生[3],因此,本研究探讨了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如何准确用药和安全用药管理方法,以保障患儿的用药安全,提高护士的正确给药率,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胸心外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科室护士共45人(护士长2人),年龄23~48岁。学历:本科25人,专科18人,研究生2人;职称:副主任护师6人,主管护师26人,护师9人,护士4人;工作年限1~32年。本科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共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63例,其中发生用药差错共15例。将所有患者划分为2个阶段,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实施前)及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实施后)。
1.2 方法
1.2.1 对先天性心脏病用药安全管理中主要问题探讨 通过开展科室讨论会的形式共同分析讨论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用药差错原因,并针对用药差错原因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特点,制定整改措施和强化管理方案。
1.2.2 安全用药管理的实施
1.2.2.1 完善药品保管存放 做好对药物的分类管理,抢救药放在重症监护病房明显位置,普通药物做好分类放置,并对各个放置普通药物的空间进行科学划分,对高危药物做好醒目标识,对避光药物放于干燥通风的暗室,需冷藏的药物放于恒温冰箱里,同时注意药物的有效期,定期清理失效的药品,并做好相应记录。
1.2.2.2 强化查对制度 严格的流程控制,制订从医嘱的查对执行流程到药物的配置流程,最后到静脉滴注的流程,并在醒目的位置张贴警示标语,护士长定期检查流程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当值护士进行处理,并在早会中提出以保证持续质量改进。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特点制订其给药流程,有研究表明,这能从系统上解决用药护理缺陷发生的关键步骤[4-5]。建立二次核对制度,强调对新药、特殊药物的重点监测管理,以保证护理行为的准确性,提高用药准确性[6]。
1.2.2.3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知识技能素质 定期开展分层次培训和专科护士培训学习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专科新药﹑重点药物知识,掌握专科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使用途径﹑观察要点等,及时发现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差错。同时通过安全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树立安全用药的意识,从而提高正确给药率[7-8]。
1.2.2.4 加强有效的沟通 强调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对有疑问的医嘱及时向管床医生或者值班医生反馈,不能自己主观猜测,并在交接班时对患儿使用的药物交接清楚,做好交班记录,达到药物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实施。并鼓励护士无惩罚性差错上报,这对于护士自身的警醒、调动护士主动参与药物使用安全管理、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9]。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整改措施和强化管理方案实施前用药差错及患者投诉情况统计如下。其中排在首位的原因是药物知识的缺乏,因对药物不良反应、药理和多种药物混用知识不足,占50.00%(6次)。其次是用药环节未认真对用药的剂量、药物的剂型、给药的途径和给药的速度执行落实好“三查七对”制度,特别是对于需要反复抽吸的药品上,存在凭主观印象不反复查对,占33.33%(4次)。次之是备用药存放混乱,积压过多,有效期混乱,需要避光或冷藏保存没按要求存放,影响药效及药品稳定性,占 25%(3次)。最后是医护之间沟通不到位,药物停止或改用的信息没及时传达给护士,占16.67%(2次)。
方案实施后的情况:排在首位的原因是用药过程中的“三查七对”制度,特别是当患儿病情危重,工作繁重时对药物的剂量凭借主观印象,未做到反复查对,占66.67%(2次)。其次是因刚入职护士工作年限短、知识缺乏、对新近专科药物不熟悉其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占33.33%(1次)。
实施患儿安全用药管理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用药差错及患者投诉情况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施安全用药管理前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用药差错及患者投诉情况比较[n(%)]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儿在心肺复苏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因此术后各种药物要求迅速、准确、安全,而临床中因为护理工作者药物知识的缺乏、用药环节的查对制度不严谨和对药物存放的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的用药差错,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安全是存在威胁的,因此,提高护士用药安全管理对患儿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安全用药管理后,护士的用药差错率明显降低,说明强化用药安全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者药物使用安全。在用药安全管理中,科室管理者在其中发挥者重要作用,国内有学者研究发现,有效的护理监管指导和规范化流程的制订对安全用药的行为落实具有积极意义[10]。
安全用药的实施开展有利于对科室护士的知识、技能、素质的提高。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安全用药中最重要的是自我管理,只有让护理工作者人人都成为管理中的主动者才能尽早的发现用药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及时的处理[11]。随着优质护理在全国的开展,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贯彻以患者为中心,严格执行用药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为建立“两好一满意”医院打下基础,同时也为护患之间取得良好的信任奠定基石。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对体外循环和手术后的耐受水平差,因此要求护理人员用药的精准并观察患儿用药后生命体征及电解质的变化水平,消除用药差错护理隐患,降低差错发生率,从而提升对患儿的护理质量[12]。
[1]Pasquali SK,Hall M,Slonim AD,et al.Off-label use of cardiovascular medications in children hospitalized with congenital and acquired heart disease[J].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2008,1(2):74-83.
[2]Shah SS,Hall M,Goodman DM,et al.Off-label drug use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J].Arch Pediatr Adolesc Med,2007,161(3):282-290.
[3]郭彦菊,王俊霞,安淑银,等.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中如何合理安全用药[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0):123.
[4]易红梅.持续质量改进在安全用药流程实施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8):631-632.
[5]冯晓薇,彭水清,邓虹.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提高护士用药安全准确率[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1,16(5):391-393.
[6]陈熙,左泽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微量用药100例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4):593-594.
[7]李庆印,霍春颖,康然,等.心血管专科护士对患者用药安全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3):132-133.
[8]李旭.危重症患者用药的监测与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0):151-152.
[9]谷一梅.持续质量改进在ICU护士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增1):116-118.
[10]周英凤,杨红红,秦薇,等.国内用药安全相关护理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7):86-88.
[11]汤莉伟,张爱琴,方颖,等.护理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和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5):74-76.
[12]杨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0):198-199.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2.066
B
1009-5519(2015)22-3511-02
2015-07-23)
贵州省教育厅课题基金资助项目(cj-2014-19)。
秦诚成(1989-),女,贵州遵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急危重症护理与护理教育学研究;E-mail:wing_999@163.com。
张莉(E-mail:zhli85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