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中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的应用探析

2015-07-19 10:11:06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丙泊酚胃镜胃肠

龙 薇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诊疗室,贵州563002)

胃镜检查中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的应用探析

龙 薇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诊疗室,贵州563002)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方案在接受门诊胃镜检查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4月在该院接受门诊胃镜检查的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在非麻醉状态下直接对对照组患者行胃镜检查;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后行胃镜检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镜检查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检查期间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无明显差异,但均较检查前降低;观察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方案对接受门诊胃镜检查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芬太尼; 二异丙酚; 胃镜检查; 麻醉

胃肠镜检查操作通常在患者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这会给患者咽喉部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刺激[1]。由于胃肠镜插入食管,引起侵入性刺激,常给患者造成恶心、呕吐等,严重者造成误吸甚至窒息[2],偶可伴发心血管反应。近年来丙泊酚作为静脉麻醉剂在缓解患者痛苦症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因其注射痛明显,加之麻醉效果不长久,在临床上的使用也受到一定限制[3]。作者对接受门诊胃镜检查的患者应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方案实施麻醉,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4月在本院门诊行胃镜检查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胃肠疾病发病时间1~19 h,平均(5.3±0.6)h;男26例,女18例;年龄18~74岁,平均(46.7±1.4)岁。观察组患者胃肠疾病发病时间1~17 h,平均(5.2±0.7)h;男27例,女17例;年龄19~76岁,平均(46.8±1.5)岁。两组患者麻醉前均经心电图、血常规、胸部X线片检查示无明显异常,均无严重肝肾疾病、高血压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检查前均行阿托品肌内注射,并禁食8 h以上。观察组在对患者行胃肠镜检查前,首先静脉注射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080204),剂量控制标准为0.001 mg/kg,15 s后再静脉注射丙泊酚(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批号:200801),剂量控制标准为0.5 mg/kg,待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睫毛反射完全消失时,将内镜插入实施相关检查操作。检查的同时应对患者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测。检查结束后5 min,根据实际情况唤醒患者。对照组在患者完全清醒的非麻醉状态下直接进行胃镜检查操作[2]。

1.2.2 观察指标 记录胃镜检查操作时间,血压变化、检查期间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等。

1.2.3 疼痛程度评价方法[4]无痛:胃镜检查操作期间患者无任何应激反应,表情非常自然,检查进行顺利;轻度:胃镜检查操作期间患者偶有轻微应激反应出现,表情基本自然,检查进行顺利;中度:胃镜检查操作期间患者出现明显应激反应,表情不自然,检查能够勉强进行;重度:胃镜检查操作期间患者有非常剧烈的应激反应,表情非常痛苦,检查不能够继续进行[3]。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检查期间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总体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仅1例患者中度疼痛,无重度疼痛发生;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的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检查期间疼痛程度比较[n(%)]

2.2 两组患者胃镜检查操作时间及血压变化比较 观察组患者胃镜检查操作时间[(4.37±0.98)min]短于对照组[(8.74±1.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08,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发生率分别为15.21%、10.14%,对照组为14.94%、10.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在接受胃镜检查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7.27%)高于观察组(1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2,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 论

胃肠镜检查是临床消化内科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检查和治疗手段,在临床上该方法主要用于诊断胃溃疡、胃癌、胃肠肿瘤、息肉等疾病[5]。无痛胃肠镜检查是指在对患者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麻醉药物后,使其处于完全麻醉状态下再实施常规的胃镜检查或治疗的一种操作方法。在该项检查或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患者无任何意识,基本不会有痛苦和不适感出现,使广大患者在接受胃镜检查过程中的恐惧心理明显减轻,使患者的检查耐受性明显提高,可最大程度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检查及治疗所需时间明显缩短,减轻痛苦和危险性,使无痛检查安全、快捷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丙泊酚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静脉麻醉类药物,该药物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但其实际镇痛效果相对较差,在浅麻醉状态下,腹部内脏牵拉反射发生概率较高,会对检查效果造成不良影响[6]。而芬太尼是强效的麻醉性镇痛类药物的一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只需要很小的剂量就能够对内脏牵拉反射现象进行有效抑制[7]。因此,二者联合应用既减轻了腹部牵张反射的发生,又可有效麻醉患者,延长作用效果。

传统的胃镜检查,患者在清醒状态下进行胃镜插入,造成明显的咽喉刺激,使患者恶心、呕吐,并且焦虑、紧张,给检查的顺利进行带来不便,有时甚至中途停止镜检,使复检率偏高[8]。对于老年患者,因其自身身体功能下降,应激状态下血压、心率波动明显,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等症状,甚至脑血管意外[9]。因此,静脉麻醉下的胃镜检查应运而生,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但也应注意麻醉状态下胃镜检查的禁忌证和适应证,以及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等。对于血压、血氧、血液流变学严重降低及气道阻塞患者应立即停止麻醉并积极采取处理措施,减少意外的发生。对于阻塞性肺疾病、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过度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方案应慎重[10]。术后3 h内应卧床休息,不得到处乱走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操作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方案具有明显效果。

综上所述,对接受门诊胃镜检查的患者应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方案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参考文献

[1]许靖,郑铨.丙泊酚伍用芬太尼麻醉用于门诊胃镜检查术[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10(17):567-568.

[2]黄晓鸣,丁晓兰,陈灿栋.丙泊酚伍用不同剂量芬太尼麻醉用于胃镜检查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2(17):166-167.

[3]杜鹃,朱琼,夏瑞,等.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胃肠镜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2009,13(16):108-109.

[4]王金玲,王胜利.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中的麻醉效果[J].实用医药杂志,2011,15(28):399-400.

[5]周道文.两种麻醉方法在无痛胃镜检查术中的临床对比研究[J].四川医学,2012,33(7):1230-1232.

[6]杨常保.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0):4045-4046.

[7]易治国,向涛,彭清雄.Narcotrend监测用于无痛胃镜的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1):1806-1807.

[8]刘征.无痛胃镜在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14(3):359-360.

[9]向利,焦志勇.消化内科无痛胃镜临床的应用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35(5):179-181.

[10]刘会领,罗雁,赵崇法,等.丙泊酚静脉麻醉在高龄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3,53(19):65-67.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2.039

B

1009-5519(2015)22-3459-03

2015-07-13)

龙薇(1980-),女,贵州遵义人,主要从事内镜护理工作;E-mail:1049722482@qq.com。

猜你喜欢
丙泊酚胃镜胃肠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9-11 06:30:30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基层中医药(2018年9期)2018-11-09 01:20:42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32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淮海医药(2015年2期)2016-01-12 04:33:43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