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军 吉 喆 尹 航 陈伟程 郝春晓 滕 琦 张海燕 姜 艳 王鲁昕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
近些年来,我国机动车污染的问题十分突出。2013年,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2.32 亿辆,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机动车大多形式在人口密集区域,尾气排放直接威胁群众健康。尤其是柴油车的尾气排放,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明确确定为人类的致癌物。研究表明,柴油车的黑碳排放,不但极大地影响城市的空气质量和人民的生活健康,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影响气候变化的短寿命周期物质。本文通过对2013年全国各地柴油车保有量的调查和活动水平研究,结合前期对各类柴油车黑碳排放因子的研究,测算了2013年我国各种柴油车的黑碳排放特征,以期为我国相关主管部门为柴油车的污染控制提供思路。
通过对我国柴油车的分析表明,在2013年全国柴油类机动车保有量构成中,载客汽车约有393.3 万辆,载货汽车为1591.6 万辆,三轮汽车和低速汽车为608.6万辆。各种车型所占的比例如图1 所示,其中轻型货车的比例最高,为32.9%;其次是重型货车,为18.8%;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为12.9%和10.6%。进一步分析了各排放阶段柴油车的构成状况,如图2 所示。按排放标准划分,2013年全国柴油车保有量中,国Ⅰ前标准的柴油车约有184.0 万辆,占9.3%;国Ⅰ标准的汽车155.5 万辆,占5.9%;国Ⅱ标准的汽车222.6 万辆,占保有量的11.2%;国Ⅲ标准的汽车1191.9 万辆,占60.0%;国Ⅳ及以上标准的汽车71.0万辆,占3.6%。研究表明,绿标车已成为我国柴油类机动车的主要组成部分。
图1 2013年柴油类机动车构成
图2 按排放标准划分的柴油车保有量
2013年我国各类柴油车黑碳的测算和研究分析表明,重型货车的黑碳排放占到了超有车黑碳排放量的一半以上,为61%;其次为大型客车,为26%;中型货车和低速货车(包括三轮汽车)的黑碳排放分别为6%和3%,其他都为2%以下,如图3 所示。研究表明,重型货车和大型客车应该成为我国目前机动车黑碳排放控制的重点领域。
按照排放标准划分,我国各类柴油汽车的黑碳排放所占的比重也有比较鲜明的特点,如图4 所示。其中国Ⅰ前标准的柴油车排放的黑碳最多,占到了机动车总黑碳排放量的44.0%左右,其次是国Ⅰ的柴油车,黑碳排放占到了26.8%;二者之和占到了黑碳总排放量的70%以上。国Ⅲ柴油车的黑碳排放占到了第三位,为22.1%;国Ⅱ和国Ⅵ及以上排放标准的车的黑碳排放比例分别为6.8%和0.3%。分析表明,我国国Ⅰ前标准和国Ⅰ标准的柴油车虽然较少,仅占25.2%,但黑碳总的排放量却超过了70%。研究显示了我国加速淘汰黄标柴油车的必要性。
图3 2013年我国机动车黑碳构成状况
图4 各排放阶段柴油汽车黑碳排放比例
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柴油车黑碳排放分析如图5(a)、(b)所示。研究表明,2013年我国东部地区柴油类机动车保有量占44.7%,黑碳排放量占40.1%;中部地区柴油类机动车保有量占31.1%,黑碳排放量占33.6%;西部地区柴油类机动车保有量占24.2%,黑碳排放量占26.3%。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柴油机动车保有量及黑碳排放量分担率见图5。我国东部地区黑碳分担率要低于柴油类机动车分担率,说明东部地区柴油类机动车的构成中低排放车的比例要稍高一些。而中部和西部地区黑碳排放量分担率要高于保有量的分担率,说明中、西部柴油类机动车的构成中,高排放车的比例要稍高一些。
图5 2013年东、中、西部柴油机动车保有量及黑碳排放量分担率
进一步对我国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地区柴油机动车保有量及黑碳排放状况分析如图6 所示。研究表明,2013年,我国华北地区柴油机动车保有量占25.4%,少于华东(为29.1%),黑碳排放量却高于华东地区,占到了28.0%;东北地区柴油机动车保有量占10.7%,黑碳排放量占11.7%;华南地区柴油机动车保有量占16.5%,黑碳排放量占15.8%;西南地区柴油机动车保有量占10.1%,黑碳排放量占8.9%;西北地区柴油机动车保有量占8.3%,黑碳排放量占9.7%。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部高排放柴油车的比例要于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
图6 2013年华北等六大片区柴油机动车保有量和黑碳排放量分担率
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原因。近些年来,我国机动车污染的问题十分突出。2013年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32 亿辆。由于机动车大多形式在人口密集区域,尾气排放直接威胁群众健康。尤其是柴油车的尾气排放,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明确确定为人类的致癌物。
研究表明,柴油车的黑碳排放,不但极大地影响城市的空气质量和人民的生活健康,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影响气候变化的短寿命周期物质。
本文通过对2013年全国各地柴油车保有量的调查和活动水平研究,结合前期对各类柴油车黑碳排放因子的研究,测算了2013年我国各种柴油车的黑碳排放特征,以期为我国相关主管部门为柴油车的污染控制提供思路。
以上2013年中国各类型柴油车黑碳排放量测算研究表明:(1)重型货车的保有量只占柴油车总量的18.8%,其黑碳排放却占到了总排放量的61%;(2)国Ⅰ及以前的黄标柴油车只占总保有量的27.1%,其黑碳排放量却占到了总排放量的70%以上;(3)分区域的黑碳排放量测算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柴油车黑碳排放量要高于中部和西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部高排放柴油车的比例要于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
[1]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4).环境保护部,2014,1-2.
[2]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arch on Cancer of WHO.IARC:Diesel Engine Exhaust Carcinogenic[R].France,2012,2-3.
[3]Janssen NAH,Hoek G,et al.Black Carbon as an Additional Indicator of the Adverse Health Effects of Airborne Particles Compared with PM10 and PM2.5.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11;119(12):1691-1699.
[4]Franco Suglia S.,Gryparis A.,Schwartz J.,Wright RJ.Association between Traffic-Related Black Carbon Exposure and Lung Function among Urban Women.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8;116(10):1333-1337.
[5]Bahadur R,Praveen P S,et al.Solar absorption by elemental and brown carbon determined from spectral observations,PNAS,2012(109):17366-17371.
[6]王燕军,丁焰,吉喆.国家道路交通源黑碳排放清单建立方法学.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59-72.
[7]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环境保护部发布《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1):9-10.
[8]王若素,肖寒,白涛,等.全国机动车保有量[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1):88-90.
[9]黄志辉,陈伟程,吉喆,等.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1):91-96.
[10]丁焰,马凌云,倪红,等.新生产机动车环保管理[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1):97-99.
[11]王军方,白涛,王若素,等.在用机动车环保管理[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1):100-105.
[12]丁焰,郝春晓,黄志辉,等.车用燃料环保管理[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1):106-108.
[13]陈伟程,尹航,白涛,等.全国机动车氮氧化物总量减排[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1):109-112.
[14]徐亮亮.乌鲁木齐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对策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2):102-104.
[15]王 焱.机动车排放控制应用模型初探[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3):59-61.
[16]王军方,丁焰,殷宝辉,等.在用柴油车环保定期检测NOx 的可行性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5):75-77.
[17]曹跃芳,尹则璞,李世君.我国低速汽车污染排放现状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2):62-66.
[18]曹跃芳.我国低速汽车污染排放控制对策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6):9-11.
[19]赵英民.着力构建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1):5-6.
[20]杨朝飞.中外专家齐聚共同探讨中国空气污染防治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1):7-8.
[21]任洪岩,张蕾,肖红.关于加强我国大气污染物减排政策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1):11-13.
[22]薛文博,吴舜泽,杨金田,等.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中大气环境红线内涵及划定技术[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1):14-16.
[23]郝永利,孙绍锋,胡华龙.浅析废烟气脱硝催化剂环境管理[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1):16-18.
[24]胡睿.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治理进展及发展前沿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1):19-21.
[25]汪旭颖,燕丽,贺晋瑜,等.美国颗粒物污染防治政策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1):22-27.
[26]柴发合,云雅如,王淑兰.关于我国落实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的深度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4):5-9.
[27]王淑兰,柴发合,高健.我国中长期PM2.5污染控制战略及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4):10-13.
[28]高健,王淑兰,柴发合.我国大气灰霾污染特征及污染控制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4):14-16.
[29]薛文博,武卫玲,王金南.中国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4):17-20.
[30]金玲.基于DEA 模型的我国大气污染物省际分配方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