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解析

2015-07-18 01:35:23马晓莉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1期
关键词:河南师范大学客观因素刻板

马晓莉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解析

马晓莉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为一名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奋斗中的黄金时期,本该是在课堂上专心学习知识的年龄,可是为什么会出现普遍的逃课现象,难道仅仅是大学生本身的厌学情绪问题吗?这其中是否还有其它的客观因素?

逃课;刻板效应;教育体制;教学质量

大学,相对于高中、初中来说,它就是一个小社会。按一般人的情况来算,大学生的年龄也大概就在18~22岁左右,这个时间段的人们其心理也渐趋成熟,对自己的行为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控制,所以对于大学生逃课行为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单纯地以看待未成年的态度来评判。未成年在接收的知识无非也就是常规知识,不管硬性条件与否,学习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出现逃课现象,无非也就是学生们出现了厌学情绪。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原因却不止这么简单,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一、十年寒窗之后的松懈

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我们经历了将近10年的时间,这其中时间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因为家长和老师总在你耳边不停地念叨:考上大学才有出路,上了大学之后你就没事了。所以就有了上大学之后的松懈,且认为大学学习没那么重要,这就出现了逃课行为,因为不重要,所以不在乎。

二、“刻板印象”带来的影响

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特征所持有的固定观点。刻板印象的存在形式通常是:“来自X群体的人拥有Y属性。”例如,认为戴眼镜的人勤奋、害羞、不活跃,老年人不能学习新知识,女职员不善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等。刻板印象意味着,由于认定了特定群体的所有成员具有类似的特征和行为,因此根据某个人属于某个群体成员的身份,推断这个人的特点。刻板印象多数情况下都是负面的。[1]

事实证明“刻板印象多数情况下都是负面的”这句话是正确的。当我们进入大学的时候,我们接触最多的不再是老师,而是我们的学长学姐们。关于大学里的学习经验,他们以过来人的经验传授:及格就好。把我们引入了一个误区:大学里的人都是这样,都在追求及格就好,学习根本不用太努力,不用当回事。导致这种“刻板印象”届届相传,每年都有被错误引导的人。大学里的学习虽然不像高中那样要求严格,但是它开阔的是我们的眼界,锻炼的是我们的能力,培养的是我们的思维。

三、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的不适应

大学不像是高中的填鸭式教学,只要我们把常规的知识掌握并加以运用,就能很好地学习到东西,取得好成绩。大学里的老师可能根本就不再是根据一本书,把书里面的东西完全讲明白就好了,他们完全是按照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来讲解,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讲解方式驾轻就熟,可是于刚从填鸭式教学方式转变过来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肯定接受不了,那么上课会玩手机、看其它杂书、睡觉等行为也都有了解释,那么更有甚者的逃课行为也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四、大学丰富色彩的课外生活的吸引

到了大学以后,我们过的不再是三点一线的生活:教室、餐厅、宿舍。我们有大把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当业余爱好占用了上课时间的时候,上文提到的“刻板印象”会出来作祟,那么自己就会为自己的逃课行为作一个合理的解释:反正不上课又不会考不及格,但是如果这些业余爱好不发展说不定以后就没机会了。

五、严进松出的管理体制

考上大学不容易,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更不容易。为了上大学,我们十年寒窗苦读,只是一个目标:考上大学,可是上了大学之后要怎么办,要干什么,要如何去发展自我,却没有人告诉你,没有人整天对你耳提面命,只有自己去摸索,去前进。反正在大学里只要不犯错,修够学分,到最后总会有毕业证。所以说这是“严进送出”的管理体制。

可是反观美国教育体制,从小学到高中,他们采用的都是放养式教育,到了大学以后才是严紧的教育,图书馆、实验室晚上一直都是灯火通明,考试不及格不能通过毕业更是常有的事情。

综上五个原因我们可以看出:这其中有客观因素,同样也有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主要是由于对老师的教学方式不适应或者说教学质量不高,以及当前的大学教育体制。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东西在将来的用途不明确,也同样导致了学习动力的不足。

主观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大学生这个人的心理状态。他们如果觉得去上课不能满足自己精神上的需求,那他们就可能会选择逃课。那么他们逃课去做的事情积极或消极都有可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逃课的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追求个性自由。他们在逃课的情况下会选择做一些自己认为很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去无聊的课程;另一种是虚度青春年华。他们要么是在打游戏,要么是在睡懒觉。这种人是真把大学生活当成了放松。

可是大学教育毕竟是有用的,不然也不会把大学作为教育的顶端,那么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如何减少甚至是杜绝逃课率?

首先,从大学生入手。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强调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增加学生对课程安排的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目的性。

再者,学校应该调整课程安排设置,减少专业性不强的课程,把专业课知识调整到大一、大二,让学生过早地了解专业知识,不要等到大三、大四学生都出去参加实习了才安排专业课知识学习,那样也不利于学生走向社会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然后就是老师尽量改善课堂的授课方式,尽可能地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最后,则是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查课措施,以强制的手段来加强学生学风建设,减少逃课现象,提高教学效率。

[1]刘永芳.管理心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第110页.

马晓莉(1993-),女,河南兰考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2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河南师范大学客观因素刻板
河南师范大学作品精选
声屏世界(2024年1期)2024-04-11 07:51:08
河南师范大学作品精选
声屏世界(2023年23期)2023-03-10 04:49:28
裳作
炎黄地理(2022年5期)2022-06-07 03:35:41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及应对方式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10期)2017-01-16 20:37:29
铁路车站接发列车安全性系统分析
浅析文学风格的形成
青春岁月(2015年18期)2015-10-12 12: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