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忠实性和颠覆性

2015-07-17 06:29袁琦吴刚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文化适应

袁琦+吴刚

[摘要]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片名翻译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人们对电影的理解和认可,关系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文章分析了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提出了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策略:可能时要忠实于英语电影片名本身,必要时又要依据电影内容,在文化适应的前提下,对其片名进行“颠覆”式的翻译。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文化适应;忠实性;颠覆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13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64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性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上映影片388部,其中进口片80部,票房134.84亿,占总票房的45.49%;年度票房排名前20名中,进口片刚好占一半。显然,进口片特别是英文电影片在中国占着重要市场。面对着一部又一部的英文电影,我国观众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电影片名的作用不容小觑。电影片名具有艺术性和广告性。在翻译时,要求既要展现影片内容,表达电影主题,又要能吸引观众,增加电影票房。这就是电影片名所具有的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和祈使功能。

二、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

当今的英文电影可谓是百花争芳,欣欣向荣,而片名的翻译则出现了一名多译、随地而译、粗词滥造的现象。

首先,媒体对英文电影片名没能做到使用规范、统一翻译的片名,出现了一名多译的现象。如:影片The Day after Tomor-row是一部美国科幻、灾难电影,在中国上映时引起轰动,主流媒体翻译片名为《后天》,但有媒体认为明天已经是未知,而明天过后更是不可预知,表现出了对未来的恐惧和迷惑,所以《明天过后》才更符合影片的内容。

随地而译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两岸三地由于政治、经济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出现了同一部英文影片,在三地的翻译各不同。影片影片Pretty Woman,内地翻译为《风月俏佳人》,而香港和台湾分别译为:《麻雀变凤凰》、《漂亮女人》。

粗词滥造片名正是现今片名翻译的一大特点。许多被视为滥用、矫情的字眼,却正好反映了大众的习惯与需求。片名中“情”当道、“魔鬼”常现、“血”横飞、“狂”“龙”横行等等。例如,阿诺德·施瓦辛德主演的所有电影的片名翻译都被片商加上“魔鬼”两字。

从上可以看出,英文片名翻译的混乱,给观众带来了观赏与理解的麻烦,严重者会导致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障碍。电影片名的翻译是翻译的一个范畴,但又不能局限于一般的翻译。著名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认为,文化的烙印是电影的意义之所在。因此,分析任何一部电影,都离不开对其文化背景的解读。

三、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与文化适应

在翻译英文电影片名的过程中,译者都要从我国观众的可接受能力和文化差异出发,尽可能减少由翻译带来的理解困难。好的片名翻译就是不断选择、适应文化的结果。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文化适应是指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并能解除语言层面的束缚,不断地进行选择和适应,充分传达影片的内容含义和文化精神,力求译名在中国观众和在西方观众中产生相似的效果,产生共鸣。

四、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策略

片名翻译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以能否达到某种期望来衡量。是忠实于原片名,保持“原汁原味”,还是服务于观众,该颠覆就颠覆?周兆祥认为“两者可能没有矛盾,但也可能有相当大的冲突”。笔者认为德国的一个古老的翻译规律“可能时尽量逐词,必要时尽管自由”,准确地阐述了电影片名翻译的观点:英语片名能表达电影主题内容时,翻译时就要忠实于原片名,若原片名不能体现电影主题,不能让目的语观众理解影片的内容含义和文化精神,翻译时就要不断进行选择和适应,必要时对原片名进行“颠覆”,抛开原片名进行翻译。

(一)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忠实性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忠实性是指,在没有影响到目的语观众对源语的理解的前提下,原片名忠实于电影的内容和主题,采用直译或异化的翻译方法,使得电影片名的翻译保留原片名,以达到原汁原味。

1.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忠实性与直译

直译是指根据源语(resource language)和目的语(targetlanguage)的特点在最大限度内保留源语片名的形式和意义来进行翻译。在原片名忠实于电影的内容和主题时,直译是一种好方法。直译有时可以照搬原片名,语序报持不变,如:Ameri-ca's Sweethearts《美国甜心》,Rain Man《雨人》,The King'sSpeech《国王的演讲》,Black Swan《黑天鹅》,The Artist《艺术家》。有时根据原影片内容,可在原片的直译的基础上增添和删减一些词汇,以更好地表现原片内容。这是片名翻译有别与其他翻译的不同之处。如:Sleepless in Seattle西雅图夜未眠,My Fair Lady《窈窕淑女》,12 Years a Slave《为奴十二年》,LittleMiss Sunshine《阳光小美女》。

2.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忠实性与异化

所谓异化,就是在译文中突出源语的“异国情调”,也就是尽量使用源语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采用异化翻译意味着翻译可以不受目的语的习惯限制,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保留源语的文化色彩,从而给目的语观众以不一样的体验。如影片Avatar,在翻译时就音译为《阿凡达》。阿凡达是什么?是一个人?是一个地方?还是一个代号?又或是一个事件?目的语观众会看着这个“洋味”十足的片名,带着好奇,带着疑问,走进电影院,自己找答案。endprint

(二)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颠覆性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颠覆性是指,由于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目的语观众不能够单从字面理解源语的片名,为了更好地满足目的语观众对影片的理解,电影片名的翻译采用意译或归化的翻译方法,抛开原片名重新译定,根据影片内容进行翻译。

1.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颠覆性与意译

这里意译是指根据原片内容翻译片名。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有的片名用直译令人难懂或是摸不着头脑,很地体现原片内容和主题,所以影片名可采用意译。意译可以把平淡无奇的原片名,用目的语中人们可理解、可接受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如影片Argo,美国CIA如何成功将困在伊朗的6位工作人员带回美国。ARGO并无特殊含义,翻译为《逃离德黑兰》是因为他们的使馆地址在伊朗德黑兰,翻译为《逃离德黑兰》,就非常贴切。其他例子如:Transformers《变形金刚》,Resi-dent Evil《生化危机》,Life of Pi《少年派的奇幻漂流》,Inception《盗梦空间》。可见,英文电影片名意译是一个概括、综合的过程,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通过再创造,沟通观众的感情。

2.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颠覆性与归化

归化也就是用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的“最切近自然对等”概念进行翻译,以实现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

归化就是立足于中国观众的审美需求、文化认同感,主要通过意译、补译、创译等翻译手法,使原作更贴近中国观众的生活和欣赏心理,使他们在尽可能小的语言文化障碍下轻松理解影片内容。施莱尔马赫提到:“翻译者尽可能不要打扰读者的安宁,而将原著带到读者的面前。”如影片Home Alone《小鬼当家》,观众对“小鬼”一词会觉得很贴近生活,因为在中文中经常出现“小鬼”、“小孩”“小丫头”“小毛孩”等词,《小鬼当家》这个翻译即概括了影片内容,又非常接地气。影片No Countryfor Old Men《老无所依》、Michael Clayton《英雄不问出处》也是如此。影片Silver linings playbook电影名字来自一句谚语: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即“每朵乌云都有银边”,预示着主人公帕特乐观的人生态度,所以译为《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较能让观众接受。

五、总结

综上所述,不论是忠实于原片名的翻译,还是对原片名颠覆式的翻译,都要忠实于电影内容和主题,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结合文化背景因素,不断选择和适应,通过原作的文化价值、信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完整传递,实现中西文化的交流。参考文献:

[1]李春梅.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文化适应[J].电影文学,2010(18)。

[2]张丽.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看电影片名翻译[J].琼州学院学报,2007(4)。

[3]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9)。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适应
基于Berry文化适应理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启示
走出边缘:阳江苗族代耕农的文化适应与社群重构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从文化不连续性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
低龄留学要做好“文化适应”
媒介使用与文化适应之相关性研究
从工具的磨损看麻山苗族对文化所属环境的适应
创建高校自身特色 重视职业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