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激发与引导

2015-07-17 22:41陈一平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实施策略初中数学

陈一平

【摘要】初中数学在学生对数字、图形概念已经有了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开始将教学重心集中于思维潜力的激发。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要提升数学教学的实用性,着重激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教师要转变传统课堂中将思维引导工具化、被动化的教学观点,要将对授课效果的追求转移到对学生实践效果的追求上来。为此,要全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思维动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新课程教学 思维引导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43-02

数学思维能力是多种能力的集合,从逻辑思维到直觉思维,从理性分析到感性体验都应面面俱到,综合发展。在思维的激发引导过程中,要以人性启发为原则,以心理切合为前提,要让学生感受到思维运用的乐趣和思维创造的吸引力,从而愿意积极发动思维,能够灵活运用思维。

一、开放空间,提升独立思维意识

思维的独立性是思维发展的首要条件,学生只有摆脱对教师的思维依赖,能够开拓出自己的广阔思维空间,才能够走向思维的独立。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必须要跳出传统意识,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个性发展空间。

1.鼓励提问,引导质疑

敢于质疑,是数学思维独立的显著特征,长期以来的传统数学教育都是教师占绝对主动的地位,学生只懂埋头听、背、练,自主思维真正被启动的时候少之又少。在众多的客观原因中,学生没有质疑精神,不敢也不愿去发现数学中的更多不同。缺乏了质疑精神的学生就像毫无活力的复制机器一样,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灵活的翅膀,教师要少讲多问,鼓励学生敢问,引导学生利用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联想力等来总结数学中的规律,并且能够发现问题,深入探究,教师要明确鼓励的态度,抱以开放的观念,激发学生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释疑。教师还要以平等信任的心理作为实施基础。例如,在进行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全等三角形的满足条件。学生很快循着“几条边几个角相等才能达成全等”的疑问,进行了细致总结,并且对我故意说的:“只要三个角相等就能形成全等三角形”也敏锐地进行了质疑。在层层深入中,学生的独立思维意识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2.一题多解,思维发散

学生的独立思维意识之所以普遍欠缺,很大原因离不开传统教学中模式化的思维方向。单向思维已经成为了学生的固定模式,这样就容易“一条路走到黑”,解题思路容易出错不说,还堵住了学生原本就没有拓宽的思维之路,在困顿中,学生也更容易产生依赖。教师要从思维发散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形成多面思维意识,发现问题中的多个切入点,主动思考答案的更多可能性,力求思维运用的全面具体。教师可以利用一题多解的方式来设置应用练习,展开尽可能多的条件,为学生创造更丰富的思维空间,宽松开放的条件预设,能够让学生放开束缚去寻求实求真。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九年级《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我设置了问题“平面上一点到圆的最大距离是6,最小距离为2,求圆的直径”。这个问题就为学生启发了一题多解的思路方向,经过反复阅读条件,学生们很快找到了解题方向:点的位置需要明确是在圆内还是圆外,并且以两种情况做新的假设,最后顺利得出6+2=8,6-2=4的灵活答案,思维得到扩展性开发。

二、设置障碍,建立逆向思维习惯

数学思维能力中,逆向思维可以说是最富灵活力的,因为思维的方向一般都出自于学生的本能,特别来源于长期积累的思维习惯。无论是知识点理解,还是应用解决,学生都要有在不同学习条件下的迅速反应力,从思维堵塞中寻求解决亮光,对行不通的常规路反其道而行之等,形成科学思维习惯。为此,教师要重视教学中的逆向思维培养,让学生能够勇于打破常规,能够从常规思维的方向去思考问题。这样的思考习惯往往会将思维中的创造力、发现力激发到科学展示渠道上来,教师可以通过制造障碍的方式来完成引导。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中,我安排了练习:设a、b、c是整数,求证ax2+bx+c=0的判别式不能为1990、1991。按照正面的思路显然行不通,于是我引导学生从相反求证,即假设判别式为*=b2-4ac=1990是成立的,从这个角度发现b的奇偶规律,作为思维突破口进一步验证下去。突破难点后,学生们的思维豁然开朗,逆向思维习惯让学生们紧密了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形成有机整体。

三、渗透审美,锻炼直觉思维能力

审美标准不仅存在与语言、艺术类学科,在逻辑思维严谨的科学学科里也是广泛存在的。数学中的审美具体呈现于各种对称性、规律性、协调性、简洁性图形、数字、公式组合等,对美的感知与利用则是直接针对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的。直觉思维能力是学生在下意识中感知的思维,就好比语文中的语感,音乐中的乐感,直觉思维能力就是数学中的“理感”。这种思维感知能力能够让学生们在理解应用过程中迅速对问题形成印象,并通过本能思维感知进行判断、选择思路方向。对数学美的立体、深入渗透,能够让学生们的直觉思维能力更加敏感,更加准确。例如,在人教版数学八年级《画轴对称图形》教学时,我用图片展示的方式将世界各地的轴对称建筑、生活中的轴对称动作、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工具等,作为审美欣赏内容让学生品评,并从中总结规律。学生形成对称美的印象感知后,在面对画出图形的轴对称线要求时,便能带动直觉思维,迅速进行反应。

随着初中数学新课程在学生创新意识、主体意识、以及精神导向等方面的要求的一再推进深入,教师应该对教学中的思维激发、引导更加重视。要通过科学、人性地设计教环节来对学生的思维深度进行延伸,思维习惯进行完善,思维方法进行开拓。总之,教师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践中提升,在体验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秀华.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应抓好探索[J]. 才智,2012年15期.

[2] 张骥. 从初中数学教学中谈创新思维的培养[J]. 才智,2010年16期.

[3] 王晓俊.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年12期.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学实施策略初中数学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新课题“算法初步”教学意义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