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理性探索

2015-07-17 01:37杨丽萍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人文性工具性语文

杨丽萍

摘 要:语文作为极其核心的交流手段,也是全人类文化传承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理解语文是一种交流工具的基础上,还要求教师认识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遗憾的是,现实的语文教学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深入分析得知人们在强调语文教学工具性的同时,忽视了对其人文性的探索和研究。因此,值此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之际,非常有必要对语文教学,尤其是启蒙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理性研究,从而顺应时代发展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语文;人文性;工具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18-02

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蒙阶段,这个时期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将来的成长和成才,甚至会对其做人做事产生重要影响,这其中小学语文教学也就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一直以来,人们都比较关注对语文学习的工具性把握,常常忽略对其人文性的探索,这样一来学生就同样会遗忘语文学习所包含的生动性、形象性以及情感性,最终将影响到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通常情况下,由于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过分强调对工具性的引导,而忽视了对人文性的掌控,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变得非常枯燥,欠缺生动性,也极大的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与此同时,学生对于语文工具性的应用难免会失去一些感性的存在,整体而言语文素养就显得不高。因此,我们急需关注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重要性,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

一、人文性与工具性兼顾,领会人文内容

语文是人类进行交流沟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在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的同时,必须明白语文也是全人类文化传承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彰显其人文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我国而言,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母语对话来进行沟通和表达,着不仅要求能比较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求能确切、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含义,要做到能表达、善表达。与此同时,语文还承担着传承精神文明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文性体现的重要使命。

新时期随着人们对学生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越来越表现出倾向于应试教育的特征,这就进一步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加的关注语文的工具性而淡化甚至忽视人文性的教导。在教学中,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只是重点关注对基本课程知识的引导以及课文的解读,强调的是考试时需要把握的课本内容本身,很少会对课本内容进行发散和引申,难以带动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对语文学习中所包含的人文性内涵把握不深,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认为,对学生的教学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教师应当更加关注学生课程学习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化的正确引导,不断需要关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的独特性感受。应当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进行深入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兴趣,强化语文人文素养的提升,并彰显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性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尽可能的兼顾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领会其中所包含的人文性内容,促使学生良性发展。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在做到工具性的同时,更加的关注和彰显人文性。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不仅关注工具性的学习,同时尽可能的做好其人文性的指导。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真正领会人文性的内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许多名师都开始了一些比较有益的重要探索和分析,总结了许多非常珍贵的经验,这对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深刻理会人文性内涵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教师要有效优化课堂,创设人文环境

由于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课程引导和教学时对话以及独白都是比较多的,这就决定了其实课堂就是全方位彰显人文性的地方。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它也是不同思想,不同经历、不同禀赋的人彰显社会关系的集合地,更是人文性交汇与碰撞的舞台。

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不仅是引导学生掌握一门科学知识,更重要也是一门人文性传承的艺术。杰出的的教育家加里宁曾指出“教育事业是艰巨的事业,优秀的教育家认为,教育事业不但是科学的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也需要关注教学质量的保障,不能在关注课堂教学形式的同时忽略了对教学质量的把握,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的为人文性教学做出新的探索和思考,最终实现人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入探索和反思教学模式,有效的优化和完善课程教学形式,尽可能的为广大学生构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文交流和沟通环境,让课程充满人文气息。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内心需求出发,切实改进课堂课程教学的结构,从心的需求上搭建人文交流平台。

三、教师要进行自我提升,加强人文素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必须具有非常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较为广泛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甚至还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教学或者小学教学方面的理念指引。在教学能力方面,需要有针对性的对课本内容进行详细的划分和理解,而后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最终实现对课程内容的融会贯通以及灵活运用,学生们不仅可以学到书本知识,同时也能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感受到教学方法的变化以及人文性的升华,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故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全面提升自我,强化人文素养的培养。 这样一来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在其课堂教学过程中,确保其所传达的课堂知识是包含了极其丰富的人文气息的,是具有人文价值的,也是能够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探索精神的,更是可以提升其人文素养的精神财富。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吸收各方面的知识和资源来为我所用。例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网络资源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学习和提升自我素养,充分借鉴的同时更能突破和创新。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有必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充分的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是不断深化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手段。第三,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尽可能的做到勤加思考和总结。教师在进行思考的过程实质也就是进行研究的过程,这是对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以及教学中的一些感悟在内心进行的一种加工和升华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自身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完善知识结构的过程。 一方面勤加思考,一方面深入总结,这将会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四、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给予人文关怀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心理,这里给予的关怀并不是肤浅和形式的,这里的关怀需要具有人文性。需要肯定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严、培养价值,这里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引导和帮助,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要忽视对自身能力的培养,通过自我提升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得到成长。语文教学内容较为多元,这里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让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如今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书本知识有较为全面的掌握,同时也能够学习到一些课外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教学互动的参与性。当前来看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新理念中需要结合不同的学习形式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灵活结合,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有更好的平台和途径。

参考文献:

[1] 陈永兴.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应水乳交融. 现代教学研究, 2012(2):p2

[2] 任晓霞.如何营造具有人文性的语文课堂. 《现代农村科技》, 2011(12):p32

[3] 孙建国.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教育的人文性.《教育导刊》, 2012(4),:p80

[4] 李 猛.试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育教学论坛》,2011(36),:p62

[5] 张 萍.浅谈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途径.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12):p32

[6] 吴荣霞.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反思.《教育教学论坛》,2011(20):p21

[7] 宋瑞波.高中语文人文性教学的思考. 《现代教育科学》,2010(6):p12

猜你喜欢
人文性工具性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