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云歌 孙淑平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要求的不断提升,教师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倦怠现象普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和教师自身应当对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这一现象进行预防和缓解。
职业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长期遭到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产生的个人反应,对工作和生命的消极态度、消极的自我概念、无助感、身体的损耗和持续疲劳是其主要特征。据权威研究,我国教师当前的职业倦怠状况包括四个维度,教师情绪上的疲惫感是第一个维度;教师人际上的疏离感是第二个维度;教师工作上的无意义感是第三个维度;知识上的耗尽感是第四个维度。情感的疏离和冷漠、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工作满意度低是实践中教师工作倦怠的典型症状。而研究还发现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校领导、组织因素、个人因素三项内容。其中生活变故影响、人口统计方面的因素、个性因素是个人因素的主要内容。而不可理喻或满不关心的家长、行政管理人员的麻木、学生暴力行为等等是与工作相关的组织因素的主要内容。
作为教师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常态,职业倦怠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消除和预防职业倦怠应当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要从外部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试,另一方面要实现倦怠主体内心的自我调节。
作为一种职业教师的辛苦常常让人难以想象,而实践中教师的付出和回报往往不成正比,这样很多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但是若将终身的事业追求定位为自身的职业,教师就会变得享受工作、乐于工作。曾有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 “教师在于享受乐趣本身,而不是为了职称和荣誉”,很多教师在这样的心态下走向了教师事业的顶峰。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需要教师良好的职业心态,进而在工作中体验快乐和幸福。学生的成长是教师最大的收获,这种收获的幸福是其他方式难以衡量和取代的。不断拓展生命境遇、不断拓展自身本质、不断增强自主性的过程也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从工作中感受乐趣、发现生活的美好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属于自身特有的价值尺度也是教师获得幸福的法宝,茫然、盲从都会被正确的价值尺度所摒弃,让教师怀着一颗纯粹的心去体验幸福[1]。
学生观即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教育者的态度、行为、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此。当前教师不仅要面对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还要面对不断提高的教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对正确的学生观进行树立。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第一步,教师应当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进行科学定位,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并结合学科特点,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进而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并和学生成为朋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第二步。教学过程发展中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较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当以培养目标为依据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为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提供保障。具体实践中教师应当敞开胸怀,以发展的眼光对待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创造进行鼓励并实现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但在学生观树立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对自我进行创造,走教师专业化之路。具体操作中,教师应当对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创新,通过对自己独到的教学模式的总结研究出个性的教学理论成果,朝着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工作中的不断反思、感悟、学习,是走向专业化教师成长之路的基本要求,进而实现对自我的创造和反思,最终有效缓解和预防教师自身的职业倦怠[2]。
首先,教师应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兴趣爱好进行有效培养。缓解压力、调节身心是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之一,生活、工作中的不良情绪、紧张状态、挫折、忧虑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得到消散和转移,进而达到释放、弱化的目的。不良负面心理因素的消解能够实现对自身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改善,从而实现教师自身对职业倦怠生理症状的缓解和预防。广泛兴趣的培养能够改变教师单调的生活,进而使教师的身心得到愉悦。其次,重组认知结构,科学管理时间。重复认知结构能够实现改变教师观念、视野、心态的目的,进而使得他们能够更加积极的面对问题。工作连续、任务繁重是教师职业的重要特点,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对时间进行科学的管理、对工作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避免因工作负荷过重而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最后,做情绪的主人,对自我进行有效地调试。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不良行为常常会困扰教师的情绪,此时教师应当利用技巧对自身情绪进行控制。具体操作中,可采用转移注意力、心理移位、合理释放、升华等方式控制不良情绪[3]。
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出现问题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严重的影响,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成为教育行业和教师工作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对缓解和预防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了研究,但还存在一定局限,希望教育行业人员能够加强重视,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得到有效解决。
[1]马玲. 浅析学校管理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J]. 经营管理者,2011,(09):280.
[2]张建华. 论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J]. 教学与管理,2013,(28):13-15.
[3]余欣欣,李山. 积极心理品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石[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02):88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