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颖
摘要: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高效课堂的理念也走进了课堂,全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一堂上得是热热闹。冷静下来,反思那些新的教学方法,感到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改革的形式,丢掉了原有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有效!
关键词:激发兴趣;改变数学训练;有效处理教材;布置前置性作业。
中图分类号:g25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015-01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高效课堂的理念也走进了课堂,全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一堂上得是热热闹闹,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反思那些新的教学方法,感到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改革的形式,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现阶段小学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关键在于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多种情境,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趣味性很浓的科学,数学自身的“生活性”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故事情境,如学习“比较分数大小”采用数学童话《猪八戒分西瓜》故事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产生了迫切的心理需求——解决问题,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好帮猪八戒分西瓜。
2、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注意力也能长时间集中在学习内容上。针对教材中的内容我设计了“数学医院”让学生找出算式中的错误。“开火车”完成口算题卡上的题目。“我是小老师”让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并讲解题目。“今天我是小老板”结合“元、角、分”练习,完成简单的元、角、分换算。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创设竞争情境,在练习课上这种方法我采用的较多,如“夺红旗”“男女大比拼”“看谁算得快”“哪个组最捧”“我能行”等竞争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二、提供开放题以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大多数时候教师在设计练习时,问题空间封闭,不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设计有梯度、有深度的练习题,把重双基的基础题与重能力的开放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完整的数学训练,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例如在教《真分数和假分数》时,我设计了星级闯关的练习题,一星级题目是针对概念的判断题夯实基础。二星级题目提升知识理解:(1)写出分母是7的所有真分数。(2)写出分子是7的所有假分数。三星级题目升华知识灵活使用:
1、如果X7是一个分数,你认为:
当X时,它是一个真分数。
当X时,它是一个假分数。
当X时,它正好是0。
当X时,它正好是一个分数单位。
当X时,它刚好为1。
2、要使X5是一个假分数,X6是一个真分数,你知道X该为。
三、提高教材处理的有效性
1、用好教材中的线段示意图
新课程以来,线段图示意图虽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使用逐渐减弱,但是分数乘除法应题中的数量关系如果用线段图表示出来,会使应用题化难为易。在接触分数应用题之初我就有意识地教学生画线段图,让学生明白线段图不能随心所欲地画,要根据题中数据选择合适的长度,要尽量画的标准、合理、美观。在大量的画线段图之后,学生就会发现解答分数乘除应题的规律。这样的教学,能较为直观的找出题目中的“量”和“率”对应关系,便于学生分析,帮助学生正确解答分数应题。
2、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教师要有能力深入研究教科书,并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我们应该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发教科书,使用教科书,从而提高教材处理的有效性。
比如我在教授《圆的认识》一课时,课前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学。因为通过课前预习、尝试,学生们基本学会了使用圆规,因此课上在引导学生在认识完圆的一些基本概念后,我没有按教材顺序去研究直径、半径的特征及关系,而是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圆片、直尺、圆规,结合答题卡采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展开对于圆的特征的发现。得出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由于采用小组合作,利用圆规画圆这一难点也在同学的互帮互助中完美解决,圆心决定位置,半径决定大小这些细节问题也在汇报交流对话中完善,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由于准备充分,学生课前预习、课上交流完成较好,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总之,我们在对教材的处理上,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等学习的形式完成教材中相对容易学习任务。这样就可以适当减少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四、布置前置性作业,优化教学过程
中高年级小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布置有效的前置性作业,让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学习,优化教学过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布置前置性作业,课前让学生结合作业的提示亲自动手制作大小不同的5个圆,用绕绳法测出它们的周长,求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得数保留两位小数。课上针对前置作业让学生在共同讨论、交流、合作中,深刻理解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使学生对圆周率有个较为深刻的印象。这样不仅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个老师追寻的目标,这种追求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有效!越来越精彩。
(作者单位: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汪清县第三小学校)
参考文献:
[1]迟振凤《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初探》
[2]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