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娟[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技学院,浙江舟山316018]
论《寻找格林先生》中的“格林先生”
⊙王建娟[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技学院,浙江舟山316018]
在索尔·贝娄短篇小说《寻找格林先生》中,格林先生是个无处不在又从未现身的人物。学界对于“格林先生是谁”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认为要判断“格林先生”的身份,须结合作品的具体细节和特定时代背景。格林先生是某个具体的人物,不如说他是一个具有象征性含义的能指符号。格里布寻找格林先生象征着人对希望、自我和身份的寻找。理解谁是真正的“格林先生”,也就理解了这部短篇小说的真正内涵。
索尔·贝娄格林先生象征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寻找格林先生》是一篇寓意深远的短篇名作。作品叙述在美国大萧条时期的一个寒冬,主人公格里布替联邦政府去贫民区派送救济金,其中有个名叫格林先生的贫民非常神秘,格里布找遍整个贫民窟也未发现他的踪影。格里布面对肆虐的寒风和冷漠的面孔没有退缩,他心中始终坚信——格林先生就在不远处某个地方。作品中格林先生始终没有现身,这使作品成为一个没有谜底的谜语。对于这篇蕴意复杂的小说而言,究竟谁是格林先生、能不能找到格林先生等话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要判断“格林先生”究竟是谁,须结合作品的具体细节和特定的时代背景。从某种意义讲,与其说格林先生是生活中具体存在的某个人物,不如说他是一个具有象征性含义的能指符号。理解了谁是真正的“格林先生”,也就理解了这部短篇小说的真正内涵。
《寻找格林先生》中人物的经历和故事都是以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为背景的,这显然经过作者的精心构思和安排。因为在经济危机时代,大多数人都在为温饱问题奔忙,承受着无法承受的精神压力。经济危机实际上也是人类生存的危机。作品主人公格里布是极端生存处境下的一个典型。格里布原本是拉丁语教师,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大萧条时代他成为千百万个失业者中的一员,为生计所迫他去摆摊卖鞋却毫无收益。他的生活突然跌入低谷。在艰难时代,格里布被美国政府雇佣,通过送福利支票换取微薄的生活费用。他将支票送到贫民区,“过道里,寒气比街上还要袭人,冷得让人感到刺骨”①。但他心里并不感到这份差事有多“辛苦”。有学者指出,格里布之所以不觉得劳累和辛苦,是因为“与那些衣食无着的贫民窟居民相比,他能在大萧条时代领到一份薪水养活家人,这已是不幸中的大幸”②。面对混乱时代和艰苦生活,格里布并没有怨天尤人,他承受着生活的重荷在大萧条年代艰难前行。
黑人贫民区俨然是经济危机时期肮脏、混乱的美国的缩影。醉酒的妇女赤身裸体,穷困的流浪汉目光呆滞,孤独的老人在寒风中忍饥挨饿,更有“联邦街的输血妈妈”,带着六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输血妈妈”是个失去生活来源的移民妇女,领取救济金是她养活孩子的唯一出路。可是她是美国社会的非法移民,没有领取政府救济金的资格,只能依靠卖血来换取食物。小说先后两次提及“输血妈妈”在救济站大吵大闹的情形。作品把“输血妈妈”大闹救济站描述为“一场战争”。小说通过“输血妈妈”的艰难经历向世人昭示,经济危机时代无数穷人挣扎在死亡线上,他们正经历着一场“活着还是死去”的命运抉择。从此意义看,经济危机实际上是人类生存困境的象征,因为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无数人的生命尊严和存在价值受到了严重挑战。
在此背景下,作品提及的“格林先生”就显得特别具有象征意义。格林先生的英语称谓是“Mr.Green”,其中“Green”为“绿色”的意思。根据美国诗人惠特曼《草叶集》中的说法,绿色青草是体现生命本色的“意向的旗帜”,绿色则意味着希望和梦想。从这个角度理解,“格林先生”其实是大萧条时代人们心中的希望的象征。正因如此,尽管生活中格里布面临各种困境,他也没有向现实低下高贵的头颅。他始终相信“只要有口气,总会有希望”。作品中格林先生一直没有现身,但格里布从未放弃对他的寻找。小说结尾,格里布虽然已经累得精疲力竭,但他始终相信“格林先生是可以找到的”。
德国学者布洛赫认为希望是人类生存的动力源泉,是人的本质结构和本质属性之一。这是由人的心理需要所决定的。③在布洛赫看来,“希望”是人生来就有的一个本质特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强大精神武器。正如加缪在《西绪福斯神话》中描述的西绪福斯一样,有希望的人生才是幸福的。西绪福斯由于违背宙斯意志而被罚“推石上山”。尽管西绪福斯一生都在劳碌之中,但加缪却断定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在“推石上山”过程中一直怀有希望。《寻找格林先生》小说中,格里布也像西绪福斯一样对抗命运,因为心怀希望而没有向生活低头。如果把格林先生视为希望的象征,他一直没有出现也就容易理解了。贝娄通过作品告诉我们,人因为有了希望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格里布正是在格林先生——希望的引领下,才拥有了超越困境的信心。
长期以来,美国社会普遍信奉实用主义准则。实用主义者重视行动的作用,认为行动是人获得利益和报酬的基本途径,为了获得相应的利益回报,不必过分强调是否符合原则,“所以实用主义者都将采取行动视为手段,将获取实际效益视为最终目的,而只要是有效的或有利的或有用的,即是真理,无用则意味着谬误”④。与此对应的是美国人对“美国梦”的追求。美国梦主张通过劳动创造财富,然后尽情享受财富带来的快乐,即人要积极创造财富以实现人生价值。财富和金钱是有用的或有效的,人生在世就是要不断创造财富,这是人生的幸福和意义所在。在实用主义哲学和美国梦的合力作用下,美国社会普遍存在一种拜金主义倾向。从某种意义讲,由于不断受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奴役,受到商品和金钱等外在物质利益的诱惑和控制,人逐渐被异化,丧失了人的某些本性,最终沦为物质的奴隶。
作为责任心极强的人道主义作家,贝娄极为关注美国社会的实用主义思潮和拜物教倾向,并在《寻找格林先生》中表达了他对异化现象的忧虑。贝娄通过格里布对格林先生的寻找试图阐明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生在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等问题。小说以美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为背景,显然有着特别的意义指向。众所周知,大萧条时代的美国陷入了病态的瘫痪状态,工人失业、纸币贬值、商品堆积,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大萧条实际上是对美国物质至上和金钱第一的生活观念的一次检阅。小说中,“格林先生”所在的贫民区是一个高度浓缩的异化社会。酩酊大醉的裸体妇女,做着富翁梦的孤苦老人温斯顿·菲尔德、救济站主管尤因先生等都是物质异化的产物。格里布的上司雷诺更是物质异化的典型。他以讥讽的口吻训诫格里布不要为学习而学习,应该学习大家都认为有出路的东西。格里布虽然知识渊博、年轻有为,但雷诺却认为他一星期二十五元的报酬与自己一星期三十七元的收入不可同日而语。雷诺还告诫格里布不必对发放福利支票的任务过分上心,语气中充满冷酷。他对“输血妈妈”斯泰卡的态度更加冷漠,完全是一种变态的看客心理。斯泰卡在救济站大吵大闹,雷诺认为她的挣扎与反抗是“一场好戏”。雷诺对斯泰卡的艰难处境毫无半点同情心,他已被物质异化,失去了正常的人性和良知。在经济萧条时代,整个美国都笼罩在绝望的阴霾之下,金钱和物质匮乏使得人性扭曲异化,这也从反面揭示了人在物质和商品面前自我的迷失。
由此,格里布对格林先生的寻找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一方面格里布不断地寻找格林先生,意味着人在困境中应该坚守自我。作品开头引用《圣经·旧约·传道书》九章十节中一句话,“凡你手所当做的事,要尽力去做……”意在表明替人受难是一种责任。尽管世事艰难、物质匮乏,但格里布并未悲观绝望,也没有像同时代的其他贫民一样自暴自弃,而是在艰难困境中牢记自己的使命。他不认为冒着严寒发送救济金的工作有多辛苦,相反,他甚至觉得寒气袭人的北风也相当可爱。尽管在发送支票的过程中受到各种怀疑、误解和敌视,但他一直任劳任怨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从未在困难面前低头。另一方面格里布替贫民区的人们派送福利支票,实际上也是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我。格里布像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一样甘于牺牲,冒着严寒替政府发放支票,让那些衣食无着的穷人买碳买食物,重新找回做人的尊严和自我。由此,格林先生、格里布和贫民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关系:格里布替穷人发送救济金的过程是他实现自我的过程。格里布对格林先生的不断寻找,其实是从小我走向大我,逐渐实现自身价值的升华。反过来,贫民区居民因为格里布锲而不舍地付出,逐渐摆脱困境、复苏了人性和尊严。格林先生是连接格里布和贫民的一条纽带,格里布通过寻找格林先生实现自我价值,而贫民则通过格林先生超越异化人生,逐渐实现自我的回归与觉醒。
小说中,格林先生一直是格里布寻找的目标和动力。翻译家孙筱珍女士在译本序言中认为,格里布对格林先生的寻找其实是作者对于人的身份与价值的寻求。格林先生代表的是名字背后真实的人——人的定义。格里布无法完成如此艰难的使命也在意料之中。孙女士对格林先生的理解很有见地,格林先生确实可以被看作是人的身份与价值的象征。
身份问题是美国移民面临的普遍问题。1913年,贝娄父亲带领全家从俄国移居加拿大,后来又迁到芝加哥,希望在这个繁华都市实现自己的美国梦。遗憾的是,尽管一家人拼命奋斗,结局却并不尽如人意,全家蜗居在贫民区狭小的房间里,要靠亲朋好友救济才能勉强过活。像其他犹太孩子一样,贝娄从幼年时代开始就遭受种种屈辱,深刻体会到犹太移民的艰辛和不易。他知道犹太移民若想在美国社会生存、发展,必须信奉与本民族传统相悖的所谓“美国生活方式”。正如他作品《晃来晃去的人》所表达的主题一样,小说主人公奥吉在矛盾困境中“晃来晃去”,最终成为失去“身份”的人。犹太移民是美国社会四处漂泊的流浪汉,还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国公民,主要看他们口袋里的美元有多少。
《寻找格林先生》中,贝娄告诉犹太同胞如何确立自己的身份。从寻找者的角度看,格里布虽是替美国政府派送救济金支票,但贫民一开始并不相信他。格里布的同事雷纳就这样告诉他:“不过你会发现,你离要找的人越近,人们愿意告诉你的东西越少。他们什么也不愿意告诉你。”由于格里布是白人,贫民认为他是一位便衣侦探,或者是收分期付款、给法院送传票的人,总之,人们不相信他是送福利支票的,对他怀有偏见和歧视。格里布在贫民区里没有身份可言,也因此遭遇各种屈辱和不公。小说中慵懒的黑人女人对格里布“神情冷漠”,她迷迷糊糊的似乎在做梦。然而,当他把福利支票送到贫民手里时,情况迅速发生了变化,他在贫民窟开始被人们接受与认同,“这次让他进了屋。他很感激,屋子里很暖和”。从某种意义讲,是救济金或美元拉近了他与贫民的关系,让他在黑人社区获得了认同。
被寻找者同样也面临着一个身份问题。凯恩德林(Kindllin)认为,“格林先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虚无状态,金钱则是走向身份的重要护照”⑤。格林先生从格里布手里接过福利支票才算他真正被后者找到,这样看来,格林先生的现身是由金钱决定的。小说中黑人温斯顿是福利支票的接受者,他崇尚金钱并相信金钱万能,认为金钱是人世间唯一的阳光,照到哪里,哪里就会发光。温斯顿有一个宏伟的制造百万富翁的计划:每位黑人每月捐出一美元设立基金,将这些捐款捐给某个黑人以制造百万富翁。他预计五年可以制造六十个百万富翁。他认为美国黑人之所以处境艰难、受人歧视,就是因为黑人由于贫困而丧失了身份。金钱是黑人摆脱被歧视身份的有效手段,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途径。
由此,温斯顿通过捐钱制造百万富翁的计划具有一定象征意义。每位黑人每月捐出一元钱,只需一个月就能制造一个百万富翁。这个富翁务必用捐款创办企业,企业反过来吸收黑人做工人,黑人因此就会过上幸福生活。其实,温斯顿的计划不仅对黑人有利,同样也适用于美国犹太人等移民族裔。如果所有黑人能够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就能实现发家致富、自由幸福的美国梦,而移民一旦拥有金钱或美元,也就自然而然地拥有了所谓的身份。小说中格里布遇到一位醉酒的裸体妇女,并把支票送给这位自称格林太太的人。这样的描写看似荒诞,其实另有深意。格里布寻找的是格林先生,而贝娄寻找的是美国社会犹太移民的身份。犹太移民渴望成为美国社会的一员,但又处处面临种族歧视和文化冲突;他们在受到WASP社会歧视的同时,又在享受美国社会制度下的种种福利。贝娄笔下主人公的寻找就体现了这种身份的矛盾和困惑。这个似有似无、若隐若现的格林先生,正是贝娄寻找的犹太移民身份的隐喻。
小说《寻找格林先生》之所以复杂难懂、意味无穷,从根本上讲,与格林先生这个象征性的符码密切相关。从故事情节来看,格林先生代表着困境中的希望,格里布对他的寻找意味着人在希望的牵引下不断前行;从深层次来理解,寻找格林先生代表着寻找自我,格里布寻找格林先生是一个实现自我的过程。而结合作者出身,又可以发现格林先生也代表一种身份,寻找格林先生也即是寻找犹太人乃至所有移民的存在身份。总体来讲,贝娄借助“格林”先生这一象征性符号表达了美国犹太移民的理想诉求,也间接地告诉读者一个普遍真理:人通过不断地行动来塑造自己的身份以及确立其存在,具有一定意义。
①索尔·贝娄:《索尔·贝娄全集》,宋兆霖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31页。(文中小说引文均出自该书,不再另注)
②汪汉利:《〈寻找格林先生〉的寓意解读》,《名作欣赏》2008年第2期,第110页。
③朱立元:《西方当代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6页。
④王元明:《行动与效果——美国实用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⑤Kindllin.TheMeaning of theName“Green”inSaul Bellow’s“Looking For Mr.Green”[J].Studies in Short Fiction,Winter78,Vol15,Issue1,p105.
作者:王建娟,硕士,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技学院教师,从事外国语言学、文学研究。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