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对历史现实的映射及影响

2015-07-17 07:49李莹山西大学文学院太原030006
名作欣赏 2015年6期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受众爸爸

⊙李莹[山西大学文学院,太原030006]

《爸爸去哪儿》对历史现实的映射及影响

⊙李莹[山西大学文学院,太原030006]

优秀的电视综艺节目不仅可以为受众提供视觉上的一时愉悦,在对社会多个层面的解读上也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爸爸去哪儿》可以为社会学家以及历史学家提供研究社会、教育和心理学的影像材料和参考范本,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

综艺节目意识形态历史责任感

现如今,视听资料被作为记录历史的重要手段已经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了,甚至从电影中找寻历史本真也早已纳入了很多历史学家及电影人的研究范畴。而从热门综艺节目中找寻历史的痕迹(当然,这里说的历史是广义的历史,包括对当下主流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其他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所考量的项目),也已经开始受到关注。一档综艺节目只有是契合当下主流价值观或是迎合受众关注焦点的才能为受众所接纳,所以从一档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反向推导当下的一些现实本真,从而起到一定记录历史的作用甚至为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提供研究参考或者证据的作用也是值得关注的。一档受欢迎的综艺节目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服务于意识形态的作用,达到一定的意识形态的目的,并对社会产生一些影响。

《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第一季和第二季均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观众在网络微博以及现实生活中热议的话题,其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从某种程度上讲,《爸爸去哪儿》这档亲子节目不仅符合当下一些方面的主流价值观,还是湖南台受众群体关注的热点话题。

首先,我们先谈《爸爸去哪儿》这档栏目的名字。为什么是“爸爸去哪儿”,而不是“妈妈去哪儿”?这是因为父亲与孩子的沟通频率远没有母亲与孩子的沟通频率大,爸爸和孩子间的交流可能会存在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或是碰撞出令人惊喜的火花,所以,爸爸与孩子的交流当然比生活中熟视无睹的母子相处模式更有看点和话题点。通过对这种节目设置的了解,我们不难分析出造成父亲与母亲对孩子教育频率不同的原因是当今中国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经营模式,男性的价值更多体现在社会价值上,而女性价值更多体现于家庭价值上。男性对家庭及孩子教育的身份缺失,在当下的主流价值观中,似乎是可以用社会价值进行弥补的。这个栏目名称的选择从侧面记录了当下男权社会中的社会分工以及家庭分工,可以为社会学家提供对社会研究的参考项。

接下来,《爸爸去哪儿》如此受欢迎的一个原因是,亲子教育题材契合当下受众关注的焦点,而且一些观念也与大多数受众的价值观相同。湖南卫视的受众群体大多集中在70后至90后,而这些群体中大多数人的子女都是儿童或者青少年,而且70后至90后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他们的父辈已有很大提升,再加上社会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不断充实,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升温。《爸爸去哪儿》中采用的是以儒家文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和中华传统美德——艰苦朴素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观念。它之所以这么容易被认可和接纳,是因为节目中的教育理念和内容也符合受众群体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观念,而这些观念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主流文化价值所决定的。那么,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现在的主流价值观,至少是70后至90后父母的主流价值观所认可并接纳的。

其次,《爸爸去哪儿》为亲子节目,真实地记录了父亲与孩子在一起生活的过程。父亲和孩子由最初的不适应甚至是孩子哭闹,到最后配合默契亲密无间,真实地反映了父亲——这个日常生活中缺失的角色回归之后,对儿童行为和心理引起的变化(虽然父亲角色的回归可能并非是唯一因素,但一定是重要因素)。同时,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差异,不仅节目中的父亲们会在与孩子们不断的磨合中修改自己的方式,观众也会对不同教育方式进行对比。例如,第一季中的“暖男”张亮,采用的是“哥们式”教育,以平等的交流方式与儿子天天沟通。而第二季中的吴镇宇对孩子费曼则是“铁面式”教育。或许由于年龄差距较大,吴镇宇对费曼使用命令的口吻,时刻有父亲的威严。他觉得年逾半百的自己不能陪费曼很长时间,所以急切地想在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将孩子教育好。通过对节目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不同教育方式之下孩子的不同性格。无论是纵向观察还是横向对比,这十位明星老爸与孩子之间的行为举动和一点一滴的变化,都可以为儿童心理学家研究“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儿童性格差异的形成”等课题提供范本。

此外,《爸爸去哪儿》对每一站地点的自然风光以及风土人情都进行了直观的记录。其中《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对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笋苗寨的进寨仪式、新西兰站的毛利战舞等仪式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对当地特有的一些生活饮食习惯也进行了适当的记录。这些无疑也为社会学家研究民风民俗以及现存的一些特有仪式提供了参考或者是影像证据,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了力量。要知道,在这个眼见为实的时代,视频远比文字更加具有说服力。

《爸爸去哪儿》的社会价值,除了上述表达的对于社会方方面面的记录以及对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的参考价值以外,还以其超高的人气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且引起了一系列社会效应。

《爸爸去哪儿》带来的社会经济效应。这里说的社会经济效应不是谈节目的广告收益以及对节目赞助商的利润回馈,而是对一些地区整体社会经济的影响。据湖南卫视的新闻报道,《爸爸去哪儿》播出之后,大量的游客跟随爸爸们的足迹,去节目拍摄的地点旅游。一时间,节目中所涉及的各个站点都变成了游客们争相游览的热门景区,爸爸和孩子们在节目中所做的游戏也成为了当地人在景点设置的旅游项目。这种“明星效应”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契机,并且带动了旅游业周边产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爸爸去哪儿》引起的教育反思。爸爸带孩子的话题,无疑在提醒人们父亲在儿童成长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虽然这个话题早就被儿童心理学家纳入研究范畴,而且许多学者已经证实了家庭完整(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以及父亲角色的无可替代。但遗憾的是,专家的学术研究并没有引起人们大范围的思考和讨论。不过,《爸爸去哪儿》举重若轻地将这个话题完美地抛到了观众关注的视野中。由《爸爸去哪儿》所引起的亲子教育话题以极高的热度充斥于网络和人们的日常聊天中。这样的现象是为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喜闻乐见的。父亲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渐渐被人们重视,如果重视之后,男性可以从追求社会价值适当转变为寻求家庭价值,增加同孩子相处的时间,则会有利于青少年性格、人格的健全发展,对于减少青少年犯罪率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这个层面讲,《爸爸去哪儿》对社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由此,从综艺节目中寻求对社会关注热点的引导以及社会教育功能的体现十分有必要成为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更加深入研究的课题。

《爸爸去哪儿》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城乡以及地域矛盾。身为明星的爸爸们和身为“星二代”的孩子们平时生活条件优越,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说是有神秘感且高高在上的,在荧幕上也总是以一种优秀的形象出现。而节目编导精心选择的出行地点大多数为中国的乡村。明星父子与村民们同吃同住,一些爸爸和孩子住的房间甚至不如普通村民的房屋。这一点在第二季中尤甚,爸爸和孩子们要住在农舍,更要进行一些村民的日常劳作活动。无论是让“星二代”孩子们替村民看管小孩并给小孩洗衣服,还是让明星爸爸穿上孩子们从村里集市上买来的衣服“盖猪圈”“打年糕”……明星们深入地融入到乡村生活,拉近了城市精英们与乡村的距离。这样的情节设置,看似只是增加明星父子(女)完成任务的难度和观众观看的趣味性,实则是对于乡村文化的认可和接受。看着明星也在进行老百姓日常的劳作,而且伸手笨拙、态百出时,生活在经济不发达乡村的人民和其他社会底层人民会得到一种优越感,一种找寻到自己在某些方面优于社会精英的优越感和兴奋感。而这种优越感和兴奋感会无形中化解一部分贫富差距和受教育机会不均等所造成心理不平衡,减轻农民和在外乡工作人们的自卑情结甚至是仇富心理,提高社会的和谐度,这也是对意识形态要求的一种呼应。同时,对于城市中的人们来说,从节目中他们可以看到淳朴的村民、优美的自然风光,这些和谐的乡村元素会引起他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而对地域的好感往往会产生对生活在那片地域人们的好感,所以这种好感为减少大城市对农民及外来人员的排斥提供了可能性。

《爸爸去哪儿》提升了社会的幸福度。这档栏目除了对子女教育问题的探讨,也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观众对父母养育之情的思考。爸爸们为了更好地教育子女,费心卖力,生怕孩子受一丝伤害,节目也将这种父爱展露无遗。虽然爸爸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表达爱的方式不同,但是节目着重刻画了无私的爱子之心。在第二季中的某一集中,多多在河中游泳,突然有一个大木盆飘过来可能会在背后伤到她,黄磊立即上前默默地挡开了那个木盆。虽然身为女儿的多多对这样的情景并不知情,但是观众们都真切地看在眼里,并为之感动。节目组就这件事对黄磊进行采访时,黄磊声泪俱下地提到了自己的父母,他说:“在我小的时候,不知道我的父母也多少次也像这样在我身后为我悄悄挡走了危险。”这不仅是黄磊的思考,也是大多数观众的思考。看了大量这样的暖心情节,观众对父母的爱会有更深层次的体会,会更加感恩父母,提升内心的幸福度。

综上所述,《爸爸去哪儿》在拥有娱乐价值的同时拥有深层的社会价值,是一档具有历史责任感的综艺节目。通过对这档栏目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优秀综艺栏目可以做到集表达社会本真、映射主流价值观、服务意识形态等多重社会功能于一身。如何在保持综艺节目娱乐性的同时巧妙地使节目达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是电视节目制作需要探讨的焦点问题,需要学者们不断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研究。

[1]桂昕祥.《爸爸去哪儿》文化的全力隐喻及其传播[J].创作与评论,2013(12).

[2]蔡骐,胡夏滢.当“娱乐至死”遇上“心灵鸡汤”——解读《爸爸去哪儿》热播现象[J].中国电视,2013(3).

[3]朱穆.电视媒介中娱乐节目价值倡导的积极转型——《爸爸去哪儿》成功背后的思考[J].当代电视,2014(1).

作者:李莹,山西大学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1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爸爸去哪儿受众爸爸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爸爸去哪儿》来了之后
可怜的爸爸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