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革命性的教学工具,它可以让学生把知识很好地进行融会贯通起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和框架。历史教师可以不断地尝试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历史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都会不断地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导图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105
思维导图是博赞首次提出的,它利用一些图像和文字帮助学生总结知识,让学生可以通过一个点进行发散思维,形成对知识的完整认识。在目前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关注的是每一节课的知识,但不能把知识联系起来,出现知识碎片化的情况。《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教学应在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教师要改变上述学习情况和达到课标要求就需要思维导图的帮助,因为它可以最大限度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知识体系和网络。
一、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激励学生掌握概念,深刻理解知识联系
在绘制历史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就需要理解清楚每个概念的含义,然后把它们联系起来,并根据推理判断和逻辑分析进行总结,借助图形或者一些符号在大脑中勾勒出其形状,帮助理解和记忆,让自己的知识在拓展中得到丰富。例如在分析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时,学生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等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联想,让学生明确这个事件的具体时间、地点、背景、经过、结果以及产生的重要历史意义。学生通过对他们的分析和理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张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网络图,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 “一个好汉三个帮”——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营造合作学习氛围
绘制思维导图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为了绘制出一个精彩的导图,必须把知识进行细化和汇总,让自己可以深刻地理解知识。这样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后,教师就可以给出学生“秦汉”两字,让学生在这两个字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探究,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历史知识的总结和归纳。比如说到“秦国”,学生就会想到它的统一和专制。在探究它的统一时,学生又会想到它统一的条件、过程、意义以及疆域等问题。说到它统一的条件学生又会进一步想到它的社会基础、人心问题、国家强大以及嬴政等方面……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其思维就会不断地扩散,把有关“秦汉”的知识都容纳在这张巨大的思维导图中。通过学生的探究,学生会产生主人翁的意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 “我的课堂我做主”——方便教师因材施教,有效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
历史教师根据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促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思维导图可以充分地反映出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教师只要认真观看学生的作品就会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了解了学情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例如学习了“美苏争霸”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绘制在一张思维导图中加以展现。很多学生在分析时间、原因、事件时都分析得很好、很全面,但是当涉及三个阶段的不同特征时,学生的思维导图就表现得非常不一致,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此掌握得不是很透彻,存在着知识上的盲区和漏洞。因此,教师既可以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分析,在第一阶段可以用“形成、缓紧、美优”这几个词来概括,到了第二阶段就呈现出“苏攻、美守”的特点,第三阶段就是“美强、苏松”的状态。
四、“毕其功于一役”——帮助理解整章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思维导图不是孤立的一个个知识点,而是非常系统的知识网络图。学生通过思考和合作探究就会在不断地分析和总结中把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了解整章知识。只有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学生在解题时才可以运筹帷幄、胸有成竹。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一起来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把这些分散的知识联系起来。有时教师的每一堂课学生听得都很明白,但是一些综合性很强的问题学生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这主要就是因为学生的大脑中都是一些孤立性的知识,不能够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就能够熟练地把这些知识联系起来了,并且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总之,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把书“读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欲望。学生满怀兴趣去绘制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快速运转起来,促进其全面发展。高中历史教师重视研究和善于使用思维导图,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徐桂华.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方法[J].中国教师,2013(5).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