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琦
[摘 要]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联合阴式手术行子宫肌瘤切除价值。方法: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行阴式手术的对照组,腹腔镜联合阴式手术的实验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复发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72.1±19.3)min,长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病率2.5%、复发率7.5%,均低于对照组的10%、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联合阴式手术的方案治疗子宫肌瘤,能够减少术中出血,并且患者术后复发率以及术后病率均较低。
[关键词] 子宫肌瘤;腹腔镜;阴式手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 71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2095-5200(2015)04-107-02
子宫肌瘤好发于育龄期妇女,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良性肿瘤[1],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行手术剔除,分为传统阴式手术和腹腔镜联合阴式手术等术式[2]。我院对收治子宫肌瘤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阴式手术治疗,取得了理想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入选标准:子宫大小孕14周以下,且活动度较好,肌瘤直径<10cm,所选患者均经B超确定为子宫肌瘤,经宫颈刮片等检查排除子宫恶性肿瘤;排除标准:粘膜下子宫肌瘤,盆腔内黏连严重估计无法完成手术者、术前使用激素治疗者、瘤体>10cm者;实验组患者中30例肌壁间肌瘤,10例浆膜下肌瘤;单发28例,两个肌瘤9例,多发3例;患者年龄29~46岁,平均(34.5±2.3)岁,病程5~12年;对照组31例肌壁间肌瘤,9例浆膜下肌瘤;单发30例,两个肌瘤9例,多发1例;患者年龄30~47岁,平均(34.9±2.5)岁,病程4~12年。两组年龄、病程、肌瘤类型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行阴式手术。实验组行腹腔镜联合阴道手术,全麻下先行腹腔镜下手术,脐下10mm左右建立一孔道,腹腔内建立气腹,在麦氏点与其对侧各自建立一5mm左右孔道,以方便器械操作。在腔镜下全方位探查子宫,若发现子宫肌瘤,则在其假包膜层注射缩宫素20IU,使用电钩沿着瘤体体表顺时针打开假包膜层,暴露出肌瘤瘤体后行阴式手术。若是后壁肌瘤,在阴道后穹窿粘膜上做切口,将子宫直肠暴露腹膜,反折并切开腹膜;若是前壁肌瘤,则在阴道前穹窿粘膜上做切口,将膀胱子宫腹膜暴露后,反折并切开腹膜;由阴道将子宫肌瘤钳出,使用3-0缝线缝合切口,修补被切开粘膜。再次通过腹腔镜检查,观察创面情况,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观察有无出血,对止血不彻底部位使用电凝止血。将腹腔镜以及穿刺套管拔出,缝合前述3个穿刺部位,使用碘伏纱布填塞阴道,留置尿管。
1.3 观察内容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病率(术后一天内连续2次体温超过38摄氏度,白细胞却未见增高,无感染表现);随访半年,行B超检查,观察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7.0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见,实验组手术时间(72.1±19.3)min,长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病率2.5%、复发率7.5%,均低于对照组的10%、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阴式手术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操作,不需要打开腹腔,因此对腹腔内器官影响少[3],且该术式对患者创伤较小、手术费用相对较低、手术之后恢复较快,属于妇科微创手术范畴[4-5];阴式手术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最大优点是通过把子宫拉到患者阴道内,能在直视下进行每一步手术操作,可以发现深部肌瘤,并且可以更加稳定缝合手术切口,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来说,患者能够半卧位卧床、尽早下床活动[6]。其局限是若子宫活动度较小、子宫附件有病变、曾有过盆腔手术病史、子宫内恶性肿瘤、阴道较松弛、盆腔内粘连较重等,不宜行阴式手术[7],并且该术式不能全方位对盆腔内情况进行探查 [8-9]。相对于单纯阴式手术,腹腔镜联合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发现不易发现的肌间壁肌瘤,更为彻底剔除肿瘤,减少术后复发率[10]; (2)在行腹腔镜操作同时通过阴道对子宫上切口进行缝合,可以避免因在腔镜下不够直观操作,止血、缝合不够彻底,从而减少死腔出现,减少患者术后发热和术后病率[11-12];(3)借助腹腔镜能够有效避免对膀胱等子宫周围脏器误伤,减少手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13];(4)在手术关腹前在腹腔镜下,反复、认真冲洗创面,可以清除创面积血,减少手术后患者发生感染几率[14-15]。本研究结果亦证实应用腹腔镜联合阴式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率以及术后病率均低于阴式手术。
参 考 文 献
[1] 金红梅.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中3种止血方法疗效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08(4):386-388.
[2] 潘凌云,顾红,况秀清,等.阴道超声在腹腔镜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价值[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20(1):55-57.
[3] 李银凤,刘改文,高丽丽,等.改良双孔腹壁皮下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1):852-854.
[4] 李孟慧,冷金花,史精华,等.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比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9):669-673.
[5] 蔡圣芸,吕昆明,汪静文,等.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临床分析[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1):14-17.
[6] 刘健,杜丹丽,崔艳艳,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46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5):677-678,715.
[7] 董潇楠.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4,(18):53-54.
[8] 王瑞敏,侯懿.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4,(7):852-853.
[9] 王玉.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4,(2):222-223.
[10] Yoo EH,Lee PI,Huh CY. Predictors of leiomyoma recurrence after laparoscopic myomectomy[J].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Gynecology,2007,14(6):690-697.
[11] 陈红,王海珍.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临床疗效以及复发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18):21-23.
[12] 熊小娟,丁兴琳.无气腹双针倒八字腹壁悬吊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应用[C].//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114-114.
[13] 王凌云,黄翠萍.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9(2):138-140.
[14] 吴治敏,刘华英.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后早进食时间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3):299-300.
[15] Obed JY,Bako B,Usman JD. Uterine fibroids:risk of recurrence after myomectomy in a Nigerian population[J].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10,283(6):3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