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的本性:从知识论谈起

2015-07-14 19:58郑召利
中国德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证实意志信念

郑召利

信念,在日常理解中,是和信仰、理想相关联的一个字眼。通俗来讲,就是相信某种东西是真的。在我看来,信念可以从两种不同类型来考察:一类是知识论类型的信念,一类是价值伦理类型的信念。

从西方哲学知识论(认识论)来看,信念最初表达是与人类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看法相关。

知识论(epistemology)或认识论(the theory of knowledge)最初的含义就是探究知识的本性和信念的证实(或证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开宗明义:“求知乃人之本性。”许多哲学家(如罗素)认为知识论是哲学的中心领域。如果哲学是探寻真理和智慧,那么我们就必须知道我们为何能获得真理和证明我们的信念。大卫·休谟在《人性论》中甚至说:“形成关于任何事情的信念的这种心灵作用,似乎从来就是哲学中最大的神秘之一”。

在西方哲学史上,从古希腊哲学开始,信念概念就被考察过,但这一概念或者处于宗教的脉络中作为信仰,或者处于柏拉图和笛卡尔的哲学内作为一种低一级的认识状态,即仅仅作为意见而与知识相区别。

我们知道,在知识的来源即我们如何获得知识的问题上,有两种经典理论: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者相信理性对于发现真理是充分的,而经验论者则主张一切知识都通过感官知觉(看、听、触、尝、嗅)而起源。第一个全面的唯理论的先驱是柏拉图,他区分了两种把握知识的途径:感官知觉和理性。他这一思想直接继承的是巴门尼德的说法。感官知觉的对象是感性的物理的世界,由于对象处于变化之中,我们不能拥有确实的真理性的知识,我们以这种方式理解事物所得到的都是关于个别对象的信念,即意见。意见不是知识,它不确定,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那样,似是而非。

柏拉图主张,知识的来源不能是感官知觉,而只能依靠理性,只有理性可以通达真理的世界即理念的世界。我们以这种方式所获得的知识,超出个别事物并把握普遍的观念和形式。

那么,什么是知识?知识与信念是什么关系?对于知识的定义,绝大多数的哲学家还是赞同柏拉图在《泰安泰德篇》中对知识的传统看法,即知识是通过证实了的真的信念。这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关于知识的定义。由于这一定义是由柏拉图首先在《泰安泰德篇》中提出的,所以什么是知识的问题又叫做“泰安泰德问题”。

一般而论,知识可区分为经验知识和非经验知识(或先验知识)两大类。经验知识的证实依赖于感觉经验,而先验知识的证明则不能依赖于感觉经验,它依赖于康德所谓的“纯粹理性”,这里我们讨论的重点是经验知识的定义以及其证实。

根据柏拉图对知识的定义,传统观点认为,所谓知识应满足如下的三个条件:

信念的条件。知识和信念有密切的联系:知识一定是信念,但是信念却不一定是知识,信念是构成知识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的条件。这就是说,没有信念就必然没有知识。所以,信念是形成知识的第一个条件,或者说是构成知识的主体因素。比如说,书本上讲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如果我不相信是真的话,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这一事实对我而言就不是知识。要使这一事实成为我的知识的第一步就是我要相信它,使它成为我的信念。当然,人们惯常相信某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物(如夸父追日、盘古开天),这样的信念当然也不是知识。

真的条件。信念只是形成知识的第一个条件,而不是全部条件。信念要化为知识的第二个条件就是它必须是真的。

证实的条件。真的信念不一定是知识。要使真的信念转化为知识,我们还需要第三个条件: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证据来证实我们所拥有的信念是真的。在形成知识的三个条件中,证实的问题是一个最为复杂的问题,其原因就在于证据本身就是一个有程度高低之分的问题。更何况,我们又根据什么来断定什么样的证据是完全的、充分的呢?

关于经验知识的证实有三种理论:

第一种是基础主义的证实理论(foundation theory of justification)。根据这种理论,知识和证实建立在某个基础之上,这一基础就是证实的初步前提。这些前提向我们提供了自身得到证明的基本信念,所有其他信念都依据这些基本信念才能得到证实。

基础主义证实理论提倡者的初衷在于回避或消解知识证实过程中的无穷回溯或循环证实的困难。因为证实的过程就是推论的过程。证实一个信念是真的就要提供一个或多个理由来证实这一信念是真的。但这一用以证实信念为真的理由其本身就是一信念,因此它本身也必须得到证实,而且用以证实这第二个信念的信念也必须同样得到证实。以此类推,经验知识的证实过程将会陷入信念证实的无穷的恶性循环的困境之中。要消除这一证实理论的困境,避免怀疑论者的结论,我们就得采取基础主义的立场,即基本信念无需诉诸其他的前提就可得到证实。

基本信念是用来证实其他信念的证据。经验主义者认为,知觉就是基本信念。理性主义者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我思”就是无可怀疑的事实,毋庸置疑,这是笛卡尔全部哲学思考过程的起点。

第二种证实理论是融贯论(coherence theory)。它主张根本无需基本信念,因为所有的信念将由与其他信念的联系、将由它们之间的相互一致而得到证实。证实过程的确立是由于信念与信念之间的和谐一致、彼此支持的方式。

第三种证实理论叫作外在主义(externalist theory of justification)。它认为,我们为了获取知识,既不需要基本信念,也不需要信念之间的融贯,我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只是信念和实在之间的某种关系,比如因果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哲学家认为,我们真正所必需的只是信念和外在事物之间的某种外在关系。

依上所述,信念最初是一种低级的认识状态,它与知识密切关联,信念要成为一种知识的形式,需要成为知识的必要条件。这类被我称之为知识论类型的信念,其倾向是认知,其目的是求真。其实,信念不只是单纯认识论意义上的知识和想法,它还是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在本质上,信念表达的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态度。它超出单纯的知识范围,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我把这一类信念概括为价值伦理类型的信念,其倾向是行动,其目的是信仰。

“存在主义之父”克尔恺郭尔认为:“信念与其是一个结论,不如说是一个解决的办法——信念不是一种知识形式,而是一个自由的行动,是意志的表现。”

当代学者皮特在《信念与信仰》一书中认为,一个人只有当他意欲相信某事时,他才会相信。相信与否的关键在于自由意志,在于意志的决定。由于人们的意志是自由的,人们可以凭借意志的行动来获得信念或者拒斥信念。这里有一个问题:如何才能保证我们的信念是正确而不是谬误的?笛卡尔的观点值得注意。他认为,我们必须为自己所相信的信念负责,特别是那些错误的信念,否则,我们就只能把责任推到上帝身上,而这种结论是渎神的。“那么,我的谬误是从哪里产生的呢?只有当意志的影响力远大于理智,以至于我不能将其限制在自身范围,而是将它扩大到那些我并不理解的事物上,错误就产生了。若意志本质上对这种现象漠不关心,那么很容易就会偏离事实与真相,从而选择错误和邪恶的道路。于是我犯下了错误,这就是一种罪恶了。”

比如,在中国古代人性论中有“人性本善”的观点,并且成为许多人的信念。其实,这一观点是有问题的。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认为,“人性本善”缺乏经验上的佐证。再者,认同这一信念的前提是意志自由,然而这种自由的意志会选择善,也会选择恶。他提出,根据孔孟儒家的学说,应该是“人性向善”。如果持这一种信念,那就意味着在对人性的考量中,要有重要的价值的维度,由这种信念所导向的行为终究是一种选择。

进一步来看,信念与认可之间的关系则需要得到证明。当代学者凯特莱尔说知识不仅需要命题是真的这一信念,而且也需要一种特殊的信念,即认可(acceptance)。认可就是对某一命题的赞同。他指出:有时为了某种认知的目的我们相信我们并不认可的事物,我们可能为了幸运不是为了真理而相信某事。“只有为了追求真理而认可某事才是知识的必要条件。”你可以相信一个命题而不认可它,但是你不能认可一个命题而不相信它。

在涉及伦理价值层面的信念时,会呈现出许多复杂的问题。之所以说信念是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就是说,信念强调的不单纯是认知,而是情感的倾向性和意志的坚定性。在这个意义上,信念就是指人按照自己所确信的观点、原则和理论去行动的个性倾向。

若论信念的表现,则可以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其一,内在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学术观等方面的信仰;其二,外在表现为坚定不移的行动志向。概括起来讲,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那么,信念之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呢?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信念是我们的生活的态度,是一种道德的感召、政治的热情、伦理的责任或宗教的情怀和信仰。

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人因为有精神而高贵。若没有精神,人只是自然界中极其普通的一个物种。哲学人类学告诉我们,动物本能是“固定化”,而人是“非固定化”。动物有天然的优势,而人天生是“匮乏”的。正因为人有天生的弱项,所以必须从事劳动,从事创造,从事精神性的活动。人有精神、有思想,它才成为万物之灵长,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何以表征人的精神和思想?其中,很重要的是人有信念。

信念,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强大动力,是事业成功的航标,如果你有坚定的信念,你就能够达到目标或创造奇迹。

关于信念,美国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有句精辟名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的信念还站立着的话。” 罗曼·罗兰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列夫·托尔斯泰说:“有信念的人就是每天都在思考人为什么而活着的人。”印度诗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泰戈尔说:“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说他写作的信念是:说实话。把生命中最为真实的感受,通过文学勇敢地说出来。

信念给予人们执着的力量。现实生活中,理想信念就是一种坚持的力量。曾任Google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先生在《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实例。1960年,有学者对哈佛大学1 520名学生做学习动机的调查,就一个题目:你到哈佛商学院上学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理想?结果有1 245个人选择了“为了赚钱”,占到了81.9%,有275人选择了“为了理想”。有意思的是,20年之后,人们对于这些学生做了跟踪调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受调查的1 520名学生中有101名成了百万富翁,而这101名富翁中,有100名当年选择的是“为了理想”。

人们总是凭着信念的力量实现未来,以确定的信念去博击不确定的未来。我们常常陷落,又常常飞升,坚强的信念与无畏的精神,让世界一次次转危为安。就像电影《翻滚吧,阿信》主题歌吟唱的那样:“翻滚吧,用热血飞上青天;只要翻滚吧,就能把大地变成天。”

为了一个光明的未来,翻滚吧,信念!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证实意志信念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About the bug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围墙的信念
观点集萃
历史不可验证说的语义结构与内在逻辑
信念而非执念
美防务领导人“证实”中国崛起
信念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