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经春竹 刘 帅 (辽宁省大石桥市金桥管理区中心小学 115199)
本文探讨了计算机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诱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提出了如何使教学目标、教学事件与多媒体相匹配,如何恰当选择多媒体素材,如何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教学策略。
计算机多媒体 课堂教学作用
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可以科学地安排和调整学习进程,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实现因材施教。同时,在人为设定的情况下,它还可以及时有效地对学生学习的情况做出精确的反馈和合理的评价,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呢?
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是为了辅助教学,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学媒体的选择要能有效地展示教学内容,即教学媒体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匹配,否则,不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就进行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不可能达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具体来说,教学目标确定之后,经过教学任务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提炼出相应的教学内容,最后由教学内容来判断是否需要媒体,用什么样的媒体和如何展示媒体。在这里,我们可用具体的判断流程来说明教学媒体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匹配关系。(如图1)
计算机多媒体内容丰富、功能各异,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选择哪一种或哪几种媒体才最为恰当、最为有效呢?我们提出以下四点,可供参考。第一,可依据教学目标进行选择。要想让学生知道某个概念或理解某种原理或掌握某项技能,教师可选择图表、实物或立体动画;为了增进学生兴趣,激发情感,教师可选取有感染力的音视频媒体。第二,可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在语文、历史等文科的教学中,教师可选择风光片、故事片等视听媒体,使学生亲临其境,增进他们对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在小学数学、科学等学科教学中,教师可提供实物模型、图表、动画等媒体,加深学生记忆,促进其理解。第三,可依据教学对象选择。针对小学生可多选择动画、投影、视频等与其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媒体。第四,可依据媒体特征选择。能用实物观察的,就无须用图片和视频;能动手实验操作的,就无须媒体模拟教学。
(一)激发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氛围
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上课伊始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给学生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直观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圆的面积》一课学起来比较枯燥、乏味。我利用多媒体设计了如下课堂导入,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此时,屏幕上出现一片绿茵茵的草地,草地中间竖一根木桩,木桩上拴着一只正在低头吃草的羊,画面中又出现一个正在思考问题的小朋友:这只羊能吃多大范围的草?学生讨论后回答:“羊吃草的范围就是以木桩为圆心,以绳长为半径的圆。”这时,草地中心出现了一个以木桩为圆心、以绳长为半径的白色的圆,动画效果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顺势让学生找出求这个圆的面积的方法。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从课间活动拉回到了课堂,达到了激趣导入的效果。
(二)演示教学内容,加深知识理解
教学媒体要能直观、形象地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
例如,当学生找不到求圆面积的方法时,教师可适时运用多媒体进行引导:屏幕上先出现一个圆,然后自动分成红、蓝两个面积相等的半圆,两个半圆又平均分成四份,自动交叉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像什么图形,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像长方形,又不像,因为它的长边是无数个小弧线。
这时,银幕上又出现两个等大的圆,重复上述过程,唯一不同的是两个半圆分别被平均分成8份和16份,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得出结论:一次比一次更像长方形。
在这个节点,教师让学生想像:按这个思路分下去、拼下去,最后能得出什么图形?学生自然可以得出把一个圆拼成长方形的结论。
计算机多媒体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反映事实,演示过程,直观呈现,验证原理,突破难点,节省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合理运用。一是要在必要时使用多媒体,要宁缺勿滥,避免“赶时髦”“充门面”的教学行为;二是要增加师生互动,不能一味地用媒体来代替学生的实践和思考,以及学生间的讨论交流,避免让冰冷的机器阻隔师生间的情感传递;三是要处理好教师与媒体的关系,不能用媒体代替教师的指导,代替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不能把教学的主动权完全交给计算机。
(责编 房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