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出来的精彩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丁述萍 (福建省建阳市桥南小学 35420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地解读教材与学生。本文中笔者以此教学理念为基础,从四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具体探究。
小学教学 生活 兴趣 自主精彩 生成
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讲得多么精彩,更要关注学生学得多么主动,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构建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展现出自己的精彩,才是精彩的课堂。那么,如何构筑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链接点入手。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森林旅游》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的复习课,在备课的时候,我发现教材中是把问题放在去森林旅游前、中、后的三次购物的情境中进行,当时我想如果就利用我们身边熟悉的情景展开教学,学生或许会更感兴趣。因此,我想到了本地的考亭卧龙湾,不如带学生到那郊游,在郊游的过程中同样设置三种购物情境,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于是我大胆地对教材的主题、情境图及部分数据进行改造,以考亭卧龙湾郊游为整堂课的教学主线,将现实生活作为“活”教材,带学生走近现实生活,利用学生熟悉的、喜爱的生活事例来设计教学,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了数学的魅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不是把外界的知识简单地“复制”到自己的头脑中,而是在头脑中经过系统思考的加工过程,从选择和接收信息开始,经过记忆、理解、应用等基本环节,最终变成自己的知识。
有道分数应用题:一辆载重5吨的汽车,要把一批货物从甲地运往300千米的乙地,前2小时行了全程的40%。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一共需要几小时?学生很快就解出来了:300÷(300×40%÷2)=5(小时)。我接着问:“还可以怎么列式?没过多久,一个平时很机灵的学生站起来说道:“2÷40%=5(小时)。”此言一出,全场愕然! “啊!有这么简单?”其他学生忍不住叫了起来,甚至有的学生摇着头说:“不理解?”此时,我并不急于把思路告诉大家,而是笑着说:“那就请大家听听他是怎么想的,好吗?”可这个学生可因太紧张了,总是词不达意,小脸涨得通红。见此情形,我及时进行提炼:“因为速度不变,路程比可以转化为时间比,把全程行的时间看作单位‘1’。”在我的帮助下,该学生终于把自己的独到见解叙说完毕,其他学生纷纷伸出大拇指夸奖:“你真棒”。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是充满生命灵性的,在动态的数学课堂中常会出现一些意外。
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当学生知道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后,我设计了一道判断题“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对”。“确定吗?”被我这么一问,有的学生开始产生怀疑了,这时我不慌不忙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堤坝实物。
师:看老师手上拿的物体,它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师:它也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那它是长方体吗?为什么它就不是长方体了呢?在教师的追问下,精彩的课堂对话生成了。
生1:有一组相对的面不相等,比如上下这两个面,可撕下来比较。
生2:有的面是梯形。
生3:相对的棱长度有的不相等,比如这4条棱的长度就有长有短。
师:由此说明了什么?
生: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长方体,要看有没有具备长方体所有的特点,只要有一条不符合它就不是长方体。所以说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一定就是长方体。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数学的学科优势,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思考与见解,甚至鼓励他们“异想天开”。
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如果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则它是( )三角形?大多数学生采用的方法是:2+3+4=9,180÷9×4≡80°,最大角是锐角,因此它是锐角三角形,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用新课所学的知识顺利解决问题。这时我选择了退:“你们还能想出其它的办法判断结果吗?”一个平时很机灵的女学生站起来说道:“老师,我还有更简单的办法其中两个较小角所占份数相加所得的和如果大于较大角所占的份数,那么它就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如2+3>4,使锐角三角形,如果小于的话就是钝角三角形,如果等于的话就是直角三角形。”不会吧,这么简单,马上有一个男学生提出了疑问,面对学生的疑问,我再次大胆地退了出来:“那我们能不能举例来验证一下这位女生的方法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又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纷纷投入举例和验证中,最后得出女学生的方法是正确的,并且找到了如何根据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内角的度数比快速判断它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总之,有效教学使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我们应给与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责编 房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