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勇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554300)
贵州省铜仁市位于贵州省最东部,东临湖南怀化,北接湖南湘西,处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铜仁地区有天然的自然地理优势,发展良好的文化旅游资源有梵净山、石阡温泉,大明边城等景点;民族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是区域经济开发的重要方面,如何引导民族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是一大产业研究问题。
民族文化产业化是一项少投入少污染可持续深入开发的产业化经济项目,区域经济在对民族文化产业化过程的主动引导是文化产业化的一大选择。在国家经济富足发展的前提下,对文化产业化的大力挖掘,特别是对民族文化的发扬是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铜仁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在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首先依托自身的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来促进经济的发展。铜仁境内以山区丘陵地带居多,近几年在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的陆续通车后,更加大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坐落在江口县辖区的梵净山是我国第五大佛教山脉。其天然的山脉风光每年吸引相当多的外地游客前来观光,特别梵净山上的金顶与蘑菇石景点的自然风光让人赞叹膜拜。
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民族文化产业的一方面。铜仁自身的优势还在于其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全地区居住着2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整体文化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挖掘潜在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并结合铜仁本地的特色文化资源是区域引导发展的重要方面。除此外,铜仁地处武陵山脉西段,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有自然的野生资源与矿产资源。结合科技的手段与文化的因子,引导开发文化创意产业也是区域经济开发引导的主要方面。特别在利用自身的有用资源开发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艺术产品、文化产品、美食产品等都是区域经济开发的重要方面。
区域经济的引导作用主要在于结合铜仁本土经济发展的内部动力,与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创新,特别在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引导。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引导下,区域经济如何主动选择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是关键,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特别是工业产业及生产加工产业有很大不同,区域经济在对民族文化产业的引导需要整合本土民族文化的内涵进而进行融合与延生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需要结合本土区域经济的二度发展,一方面由于文化产业自身的特点所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与铜仁本土经济发展张力的展现。民族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双向选择以两者分开挖掘经济动力,意识形态的分散发展为普遍现象。铜仁本地区以“梵净山”为名的产业分布在各行各业,包括旅游企业、学校、食品加工、培训机构等;而这些机构在文化意识形态上几乎没有联系,除借助其影响力外毫无文化内涵的延伸。
民族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重要不同点在于其生产和消费的不是带有消耗性质的物质产品而是虚拟的又无法估量的精神产品,其精神与外延价值就在于如何开发及引导其与本土区域经济的有效融合,特别在民族文化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一定的品牌产业效应后,其附加的价值便提升到另一个层次。民族文化产业的经济形态首先是无形的,其产业的价值在于历史的沉淀,又在于民族的发展,其价值来源于人类自我追求的沉淀,同时又被人所消费,从来有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兴荣。就铜仁本土的文化产业特别是民族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以江口县所在的梵净山旅游为窗口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为本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创收。
铜仁本土区域经济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双向选择不仅存在于民族文化产业的衍生产品上,同时还在于对民族文化产业品牌的培育上,铜仁梵净山以其自有的天然独特优势为铜仁在全省乃至全国标记了梵净山旅游的标签,进而为区域内经济发展在其他产业的开发上打开了门路。以“梵净山”命名的各行各业的产业蓬勃发展,桃园铜仁,梵净山脚下的民族文化产业进而打开市场。有如在食品加工行业有一定份额的“梵净山跑山牛”牛肉干,一方面其产品品质优良,一方面又依托梵净山的品牌效应,在本土区域经济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双向融合上做到了典范运用。民族文化产业的内因与外延伸展都有待于对文化内涵的构建,梵净山品牌以其原生态历史悠久以及佛教宗教圣地的内涵因子为品牌定石,外延产品如何利用和发扬这种品牌意识是民族文化产业外延能力的重要方面。
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当下的重要探索领域。利用人类物质文化成果与当代经济发展结合发展一方面是本土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是培育和发展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重要方面。铜仁地处全国的内部,因为其天然的地理原因,相比沿海城市在经济上要落后,但正因为如此其天然的优势也同时抚育出原始的民族文化产业的腹地。区域经济如何引导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尝试。
其一,认清本地域民族文化产业的具体存在,产业的方式将民族的文化以最好的姿态展现给世人。铜仁本土在文化产业自身发展上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旅游文化产业在运用,其次在于其少数民族文化的体验旅行以及农家乐等的消耗产业。将梵净山旅游的名片推向全省全国乃至推向世界是一方面,同时培育其他民族旅游产业是区域引导的重要方面,铜仁市区大明边城及周边的大峡谷及其他较小的景点开发不仅要以民族的东西为中心来开发,同时又要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融入现代的元素。
其二,立足民族文化产业本身,注重衍生产业的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自身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心,但同时又能带动区域内其他经济的繁荣。区域经济在为民族文化产业做好大力准备及服务的同时,为其衍生产业打开通路是关键。譬如铜仁市区的大明边城及民族风情园每年都会举办大型演唱会等节目,在节目举办的同时一方面带来了大量的人气,同时就带来了大量的消耗资源,餐饮、出行、观众装备、以及纪念产品等的经济值。如何配套的将这些消耗产品整合则带动了民族文化产业的次生产业发展。
其三,树立民族文化品牌意识,打造本土民族文化品牌。文化品牌是产业发展基石,同时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培养一个本区域的民族文化品牌需要多方面的要素助力,一方面文化产业有足够的内涵建设基准,一方面有政府的区域的扶植。近阶段,铜仁以梵净山的品牌价值尤为突出,如何为梵净山的品牌做好其内涵建设的产业发展的重要思考环节。梵净山本身的旅游文化产业是以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为基准,佛教论坛的开办的品牌内涵的一部分。除此外以梵净山命名的各大行业的衍生产品特别是食品业等品牌意识还稍显薄弱。树立整合概念的品牌意识和品牌价值累计区域引导对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依托铜仁本土自身文化要素发展文化产业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因,类比于产品加工行业有原始生产资料进而加工生产出消费品的过程,将原有生态的民族形态的文化资料包装整合,从而带来文化旅游消费,以及文化体验消费的方式是民族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发方式。同时,在本区域活动范围内结合国内国外先进的活动形式,打造一批与本土文化相关的产业经济平台是区域经济引导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新动因。美国的好莱坞、迪士尼等文化产业大品牌在本来没有过多历史文化积累的基础上开发出具备消耗资源的文化产业是值得借鉴的模式。
培育有一定资源能力的活动平台是区域经济引导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方面。国内近年在自主搭建文化产业经济平台上,培育有一定作为的产业行业论坛峰会、旅游节等有一定文化基因为底料的产业活动平台多有作为。论坛峰会或旅游节等一般以一年一次为界限,峰会或节庆期间从准备到召开的过程中可以大量的融入对本地区文化经济和民族意识形态的宣传,对文化产业的外延拓展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在论文或峰会的举办期间,带动的资源流动亦是对资源整合的有效措施。每年在铜仁本土有类似的活动又如“梵净山佛教论坛”、“铜仁市旅游产业大会”等的举办都在一定程度上集聚了资源的整合利用。
区域经济引导民族文化产业的方向与民族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双向选择是对资源的整合利用的有效利用,民族文化产业是现行阶段发展的可持续投入的朝阳产业,铜仁本土区域经济如何整合文化产业的无形资源与有形的可再生的工业技术与数字技术来提升产业的发展是创造价值的大门路。民族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有赖对本土资源的自身利用,同时又可以向有型资源的工业生产与数字生产借鉴其产业生产模式,民族文化产业的最终经济动力来源于经济基础的活力,有效地结合当地的经济动因,整合国内国外的先进文化取向是对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双向盈利重要形成模式。
[1]尹华光, 王换茹, 姚云贵. 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
[2]白明政,试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与保护[J]. 贵州民族研究.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