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苹 (南京艺术学院 210013)
根据顾漫小说《何以笙箫默》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于2015年1月在江苏卫视和东方卫视首次播出、视频网站同步更新,一经播出就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并登上韩国三大电视台的MBC。这股热潮还未褪去,同名电影《何以笙箫默》就于2015年5月在各大院线上映,创下了可观的票房。何以琛英俊帅气、多金而有涵养以及“不将就”的爱情观在观众心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一度成为无数女性梦寐以求的“完美情人”。
从近几年网络小说改变热剧的播出来看,比以往的文学改编获得了更多的好评其主要原因在于网络小说题材的丰富性、故事情节的曲折性、创作主体的大众化和受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增强等几个方面,像《致青春》《山楂树之恋》《杉杉来了》等都是由网络小说改变而来。
在《何以笙箫默》的小说文本中,需要十二个章节和一个番外篇才能把整个故事讲述的清楚明白,情节线索纷繁错杂,包括何以琛和赵默笙在大学时的爱情纠葛、赵默笙在美国与应辉结婚的线索、赵默笙回国后再度与何以琛相遇后的旧情复燃,更有多年前两个家庭的恩恩怨怨。那么对于只有107分钟的电影来说,导演在众多的故事线索中只选取了七年后赵默笙回到国内再次与何以琛相遇之后的故事作为主线来展开叙述,并夹杂着对过去的回忆,使回忆与现实相互交织着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突出了爱情这一主题。而对于两家人的恩怨以及赵默笙和应辉之间的关系也只是做了简单的描述,并对小说中的大量人物进行删减,其目的也只突出主线,使情节线索更加明晰。
大部分观众会记得《何以笙箫默》有这样一个电影开场,时间是2008,地点是美国,这个镜头描绘的是在捐出所有积蓄后仍在留在美国读书的赵默笙正在旅游船上做黑工,她在匆忙间拍到了何以琛,可她当时并不知道,照片也留在了黑人朋友手中。对于看过原著小说和电视剧的观众来说可能意识摸不到头脑,不明白导演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开场。而在电影要结束的时候何以琛和赵默笙重游美国,赵默笙拿到了那张照片并且知道何以琛曾在过去的七年里到美国找过她,由此将故事推向了高潮,使两人爱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导演在开头部分埋下伏笔,并在结尾处与此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形叙事,打破了小说中的平行叙事方式,使观众耳目一新。
顾漫在小说中运用娴熟的技巧将众多人物之间的关系、所发生的故事做了详细的描述,对各条线索采用了平铺直叙的方式,有赵默笙回国后与何以琛兄妹二人的尴尬相遇、应辉在众人面前帮赵默笙解围等,顾漫一直都是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相对于电影有限的叙事时间而言,其叙事节奏明显加快。当赵默笙想要跟何以琛重归于好时,何以琛误以为结过婚的赵默笙想要自己做她的秘密情人或者是见不得人的外遇,两人之间的矛盾再次达到顶峰。在这一场戏中,导演选择了比较昏暗的室内,灯光比较弱,加上节奏紧张的配乐,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气氛,在两人谈话的过程中,何以琛说话的口气始终是冷漠的、表情是轻蔑的,而赵默笙一直在默默地流泪,形成了鲜明地对比,表现了何以琛内心的气氛和压抑以及赵默笙的委屈,使人物关系达到十分紧张的局面,节奏感加强。
在当今快餐式婚姻以及充满诱惑的消费时代,能有一个像何以琛一样英俊帅气、才华横溢、多金而又专一的暖男,是无数年轻女性所梦寐以求的理想情人,这一人物的塑造满足了无数对爱情充满憧憬的单身女的愿望,为她们在残酷现实中的不如意“造梦”,成为她们自我救赎的心灵鸡汤。另外,故事中赵默笙对何以琛一见钟情并展开大胆的追求,使无数观众尤其是女性改变了以往“男追女”的恋爱模式,给了她们大胆追求属于自己幸福的勇气。像此类的电影还有《左耳》《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等,都曾受到了年轻女性的追捧。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高收视率和高票房可以说是意味着一部作品的成功,显然《何以笙箫默》的影视剧改编做到了这一点。
与原著小说相比,电影中增加了“榴莲糖”这一重要情节。赵默笙在给何以琛送还钱包里的照片时附赠了一盒“榴莲糖”,赵默笙曾经对何以琛说:“榴莲就是留恋,吃到这个糖就会想到我,就会想到在这个世界上曾经有一个赵默笙,这么的爱你。”随后赵默笙在何以琛收藏的徐志摩的诗里面发现了好多榴莲糖纸和她的名字。这一细节的增加并不是没有原则的,它充分体现了在这七年里何以琛对赵默笙的思念之情。这一改编能使在此之前看过原著的观众眼前一亮,增加了他们的兴趣,这也是该作品的成功之处。那种极端“忠于原著”的改编观念显然不符合改编的基本规律,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但是增加原小说中没有的情节和人物需要格外地谨慎,要确保增加的情节或者人物能使改编后的作品更加生动、连贯,才是值得肯定的改编。
纵观《何以笙箫默》的整个故事,并没有跳出以往的爱情故事框架——帅气霸道而又痴情的男主、阳光单纯的灰姑娘以及发生在两人之间纠结缠绵的爱情。像这种“王子爱上灰姑娘”“商业精英爱上单蠢呆萌女”的影视剧有很多,尤其像《最美的时光》《杉杉来了》《恋恋不忘》等一系列作品。由于没有彻底颠覆以往的青春爱情题材剧,《何以笙箫默》可能只会引起观众一时的追捧,当有新的、符合她们审美需求的作品出现的时候,《何以笙箫默》就会被观众所遗忘,成为她们曾经喜欢过的作品,而不是经典。由此可见,青春爱情题材的作家、编剧以及导演要深入到普通观众的生活中,“敏锐地捕捉生活的热点,迅捷地反映鲜活的现实生活,创造符合年轻人年轻人审美口味的作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得一席之地。
[1]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彭玲.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热的原因分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
[3]杨光.张艺谋新作《归来》改编得失[J].风格与特色,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