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十年,不仅为时空概念;十年,更是种心理磨练。
2015年4月24日14:00,“境·十年——刘海勇中国画教学与创作汇报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杨劲松教授担任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尉晓榕教授担任学术主持。展览前后策划近三年时间,共分上下两个楼层,将展出刘海勇十年以来的中国画作品百余幅、中国美术学院标志性成果规划项目研究成果一项、本科与硕士教学文献八十余件,通过倒叙的空间布局,别具匠心地将刘海勇相长相承的十年教学创作脉络进行展现,既娓娓道来,又层次分明。
通过本次“境·十年一刘海勇中国画教学与创作汇报展”,不仅较为完整地展示刘海勇从工笔到兼工带写到大写意的探索过程,而且探究了其于雄放中时见萧散、在苍厚中不乏隽爽、真气弥漫中亦见繁华满目的个人情性的历练之功,更煌煌展现他十年教学成果的良苦用心,这些作品不仅是其艺术创作的成果,更是其教学过程中成长与进步的阶梯之一。
薛永年认为:“近年来,海勇的艺术出现了明显的跨越。兼工带写的小写意风貌,开始向‘真放本精微的大写意迈进,整体感、节奏感和即兴感都加强了。本来的清新隽逸,变得不乏韵厚气苍;原有的活泼生机,变成了充沛活力;平面空间的不等分割,显现了虚实开合的神妙;成团成簇的花果布列,洋溢着‘真体内充的元气。更为可喜的是,他的优秀作品,已能发掘个人情性:于雄放中时见萧散,在苍厚中不乏隽爽,真气弥漫中亦见繁华满目。”尉晓榕认为本此展览:“‘驯良而进取,志学而乐教,这是刘海勇的追求,也是口碑。果然,他难得筹办个展,便执意办成一个教学实践汇报展。观其展名,‘境·十年,这‘境应该含着为夫为父为师为学的嘈嘈切切的生命混响,与其间的苦乐之叹;而‘十年,正是他从‘幸得到‘报效这一转身的单元用时。然而,阳光乐事的他在其中只取可观的积累和正向勇气。他的展出宗旨是‘通过这一个案,展示呈现中国画系青年教师艺术创作的现状和当下学术研究的阶段性进展;探讨中国画教学的新方法;体验学教相长在青年教师成长进程中的合力和催化作用;重提传授与继学的道统,以推动我院我系的学术正脉。这段话里有一种热暖的坚持,难能可贵。”
刘海勇,1976年生于浙江省乐清市,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美术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杭州市青联委员,浙江省侨联委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中国画家协会理事,浙派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2001年至2004年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就读硕士,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师从徐家昌、马其宽先生。硕士论文《外柔内刚、机趣天成——华喦花鸟画画风初探》。2009年至2012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就读博士,师从张立辰、薛永年先生,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明清写意花鸟画的笔墨结构与写意造境》、毕业创作《二十四诗品印象系列》。2004年至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
开幕式结束后,在中国美术学院8号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了境·十年——刘海勇中国画教学与创作汇报展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美院中国画系主任尉晓榕教授和艺术人文学院毛建波教授担当主持。张立辰、薛永年、刘曦林、马其宽、徐家昌、舒士俊等20多位画家、理论家对刘海勇的创作展开了研讨,对刘海勇的大写意花鸟画创作成绩以及中国画教学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评价和肯定。
本次展览持续至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