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拳打破古来今

2014-08-29 23:54陈钜龙
艺术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大写意海派

陈钜龙

摘 要:篇文章是我大学以来的绘画总结与内心体会,是一个从我最初接触吴昌硕的绘画,到走进他的艺术世界,再到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的过程。全文大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是介绍吴昌硕先生的生平;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先生的游学生涯与艺术的成就(归结于诗书画印四个方面);第三部分是我学习吴昌硕绘画的心得、研究目的、技术路线和可行性论。文中也有穿插些国内外现状的综述。

关键词:海派 大写意 诗书画印

吴昌硕,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

浙江省孝丰县障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吴昌硕先生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绘画大师,他遵循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以古人与自然为师,并在此基础之上发扬光大。

先生小时候生活较为艰苦,七八岁作为父亲下地干活的帮手,每天风催日晒的在田里忙活着,大清早和夕阳时分还要在野地里放牛。这些忙农活的日子,日后也铸就了吴昌硕淳朴坚强的性格,先生到老还常常回忆着那田间的种种趣事,可见童年经历对其影响至深。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吴家有父子叔侄四人相继考取了进士,这对吴家来说是非常荣耀的事,这也使得幼小的吴昌硕心怀大志,年少便一心向学,于是他便跟着父亲认真诵读诗书,从先生十岁起就开始去私塾念书,天天都要翻山越岭走十多里地才能到达。此时的吴昌硕已经培养出对艺术尤其是金石纂刻的热爱,在求学期间,他除了学习经史而外,还特别喜爱钻研训诂之学,在刻印方面更是早早便得其真意。吴昌硕先生在《西泠印社记》中写道:“予少好纂刻,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稍知其源流正变。”吴老先生在纂刻上的造诣在清代甚至近代以来无人能出其右,这与他年少时代便积累下来的经验与见识是分不开的。

1860年安吉一带闹饥荒并且战事不断,实在令人无法生活,吴昌硕只好跟着父亲离开家乡去寻找活路,他靠帮别人打杂做临时工度日,生活无比的艰辛,落下了一身的病痛。这样的生活让吴昌硕有了更加坚强的毅力和艺术上的特殊感受。

吴昌硕从小依父母之命,取了安吉过山村人章氏为妻,两人感情一直很好,由于战乱和饥荒,章氏很早便离开人世,二十年后吴昌硕在梦里第一次梦到章氏的身影。在悲伤中先生写下了《感梦》一诗,在往后的时日里吴昌硕一看到梅花便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妻子,六十六岁的吴老刻下了一方印,印上是妻子的身影,边款记载着:“原配章氏夫人梦中示形刻此作造像观老缶”。可见先生对结发妻依依的眷恋。

先生虽一生困顿,但却一直保持着高洁的品性,观其作,沧桑与豪情并存,潇洒与细腻同在。其画作中不但保持着文人画的精神主旨,超然出世的潇洒笔意,同时又取材生活,雅俗共赏。可谓合造化之功,形存意备也。

先生一生跨越清朝和民国两代,以高尚自谦的形象引领诗、书、画、印“四绝”,被视为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最后巅峰。 昌硕先生的艺术具有极高的学术性价值,这也自然与他平时的苦心专研是相得益彰的,先生在自己的书里曾提及自己所钦佩的前辈徐文长,徐渭,从他的大写意花鸟画中不难看出其文化上的传承关系。另外清初四僧的石涛对其影响巨大,石涛的艺术造诣颇深,尤其是在山水方面,他提出的理论有“一画阴阳论”、“不似之似论”、“重识尊受论”、“笔墨氤氲论”、“山水章法论”、“山水皴法论”、“诗书画融合论”、“借古开今论”这些重要理论都深深的影响着吴昌硕先生。在其大写意花卉作品中,墨色浓淡干湿各得其宜,表现物体内在气韵与生命力,传达出先生自身平淡天真的审美意趣。先生的艺术道路与众不同,从治印开始,又学习书法辞章,最后取得绘画成就,他在一次十分偶然的机会使他认识到了石鼓文,于是他便爱不释手的品读不倦,时常拿石鼓文来临习,经过长期的修炼,石鼓文在先生这里写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字体较为瘦长且有左低右高的趋势,当真是美妙之极。

绘画应该是我们认识吴昌硕先生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了,先生曾自谦说自己是金石篆刻第一,诗文次之,书法再次之,绘画为最末。在这风趣幽默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先生的品德高尚以及修养之深,谦逊过人。他的绘画艺术总是让人感觉大气磅礴、苍劲有力、老辣浑厚、笔势凌厉。用笔的方劲、设色的秀丽,更是其画作中别具一格的特色。先生自己曾经说过:“苦铁画气,不画形”。

吴昌硕通过他杰出的绘画水平以及德高望重的人品也结识到了其他的画坛巨匠,成为了画坛佳话,如海派的任伯年,两人起初相识的时候任伯年让吴昌硕先画两笔看看,昌硕随意来了几笔就让任伯年大为惊叹,在他的线条中可以看出金石的味道和书法的用笔,伯年随即感叹道:“你的绘画水平已经在我之上了。”日后两人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吴昌硕还曾为生活所迫在县衙捐了一个“佐贰”的差事,所谓“佐贰”,就是辅佐主司的官员,协助处理日常繁杂事务。一次回家在家中碰见等候多时的任伯年,任伯年见他做清官狼狈不堪,于是灵感大发,画了一张《寒酸尉》图相赠。

吴昌硕的绘画功力如此的卓越也反映了他深厚的书法和篆刻修养,先生自幼就喜爱篆刻,小时候就跟着父亲学习刻印,由于当时石料的稀缺不能满足眼前的需要便到小河边上捡石子来练习,常常把自己关在楼上闭门不出练习篆刻,伙伴们见他总是一个人躲在楼上,便玩笑的给他取了一个小名“乡阿姐”先生也不以为然,随后便制作了一方印“小名乡阿姐”

吴昌硕先生是艺术界中少有的全才,他对诗书画印可谓是样样精通,自然我对先生的为人,修养以及绘画技艺已是佩服之极了。我曾经一有时间便临摹起先生的画作,他的画作必须先细细的品读,观其形、知其意、临其魂,方可达到学习的效果,他的作品易读但也精深,对于我来说有着非常高的实用性和实践价值。

我研究吴昌硕先生的主要原因是我非常敬重先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修为,我认为自己现阶段的学习比较适合走这一路的绘画风格。我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绘画,而且还有石鼓文的临习,诗歌辞赋的欣赏,平时闲暇之余便拿石章来练习篆刻,期望能得先生法一二。先生的篆刻的技艺是非常高超的,握刀如握笔。为此他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孤山脚下、西子湖畔,中国第一社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可谓是众望所归!当时许多的日本朋友也闻风而来向先生讨教,为此先生的画单也多了许多。说到日本这还有个小故事,战乱时期一块非常重要的石碑落到了一个商人的手里,这位商人想以高价卖给日本人,这事被先生得知后他十分恼怒,自己国家这么重要的艺术财富这么能轻易的流入他国呢?于是他便召集许多画家一起卖画来筹款赎买这个国宝级得石碑,终于在不懈的努力下筹集到了足够的钱款,拯救了国宝。现在这个石碑就放在西泠印社供学者们观习。也因为这一壮举吴昌硕的名声也远扬海内外,同时也有不少国家的文人墨客认识了他并且学习他的艺术。

我自己的大写意花鸟画主要是追求海派的绘画风格,吴昌硕便是我的首选临摹的对象,他“奔放处离不开法度,精微处仍照顾到气魄”,“大胆落笔,小心收拾”。我作画的时候也偏爱用笔劲挺,方健有力,追求老辣浑厚又带些许趣味性的画风,喜爱笔墨的层次分明,又彰显墨韵的魅力。先生之画无疑是我学习的最好范本,吴昌硕的书籍以及画册我也收藏了许多,也品读了许多,有的时候仿佛感觉与先生在不同的时空中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在实践中他的画册我临习起来也显得格外的得心应手。画完后挂在墙上后退几步自我品赏有别有一番风趣。

吴昌硕先生对我的艺术起发是全方位的,是深层次的,也是永久性的。我感谢先生为艺术界作出的贡献,也钦佩与敬仰先生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张毅清.从海派到现代大师丛书,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M].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2003.

[2]杨建峰.吴昌硕(上下)[M].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09.

[3]西泠印社精选历代碑帖—吴昌硕临石鼓文[M].西泠印社出版,2011.

[4]吴昌硕手札[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5]刘江.吴昌硕篆刻艺术研究[M].西泠印社出版,1995.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大写意海派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海派”视域下的王芝泉武戏研究
海派剪纸
一代精神属花草—当代八家大写意花鸟画展
海派赏石概述
海派赏石艺术流派——沐浴书香,静听海上石语
海派绘画中的金石重彩大写意
大写吾意
论大写意山水瓷画的当代表现与成因
《惨胜—抗战正面战场大写意》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