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馨
画禽鸟首应掌握它们不同特征和共同规律,禽鸟是卵生动物,其体不离蛋形、形态特征与日常生活有关(如飞禽食宿等不同的习性),而突出表现在嘴和脚两个部分。
禽鸟嘴形和咀吃的食物种类有关,喜食谷粟的嘴,短厚有力,利于剥壳;未食昆虫的嘴,显得扁润,较长而尖的嘴,爱吃果实和昆虫;善于捕食鱼类的水禽,其嘴细长,钩形的嘴,多属猛禽,强而有力,能啄食小动物。鼻孔生于嘴上,一般有毛3对至5对;猛禽的鼻毛长而劲挺。
禽鸟的嘴形与头形有关,大凡头扁的嘴也扁,头尖的嘴也尖,头圆的嘴较短。而幼鸟的头和嘴,与身躯比例,都较长成的鸟显得大一
禽鸟的脚,身体小的细而硬,身体大的则较粗壮,猛禽的趾爪,好似铁钩,利于捕抓小的动物;游水的水禽,趾间有蹼,涉水的胫部较长,而鸡的脚有距,脚皮组织大都像鳞状。
禽鸟将飞,尾巴先动,飞翔时,脚短的卷缩于腹部,脚长的拖出尾后。而嘴长的禽鸟,其脚一般也较长。
此外,禽鸟的眼眶,通常较大,显得灵活;而猛禽的眼珠较大,显得威武,眼有眼皮,睡时自下而上合起。
画禽鸟起稿,可先用指甲在纸上轻划蛋形身躯,前圆后尖,再按形表现的姿态,加头部、翅部、尾部和脚部,然后再顺序下笔。一般先从嘴画起,其次勾眼眶、补头顶、添上颈、画背部,然后再画翅翼、尾巴,接着画颈、胸、肚,最后画脚颈和趾爪。技法熟练后,思想上有个蛋形概念就可,不必在纸上划稿,在落笔顺序上,也有先画背部或腹部,再添其它的。因禽鸟动态变化上比较复杂,按常规画法,就难进行。
画禽鸟的嘴,主要分3笔,先画中间一笔,再补上颚和下颚各一笔,中间一笔最长,上鄂一般为中间的二分之一,下鄂为中间的四分之三(这个比例,嘴较长的禽鸟不适用)以上3笔用墨较浓,用笔中间较粗而实,上鄂一笔略带弧形而虚,眼睛在上颚之后、嘴部中间一笔之上。眼眶用浓淡适中的墨勾成后,以浓墨点睛,要乌黑有神。一般眼眶要勾得大些,眼珠按禽鸟顾盼方向去点。背部近于半圆,要丝毛,其形好象蓑衣。落笔稍重,提笔轻收,前重而密,后鬓而轻,显出毛羽茸茸的样子。
雏禽毛片甚细软,笔触要顺、松、虚,才能表现它的质感,顺无杂乱、松无厚重、虚无刚硬诸弊病。画翅和尾,一般用浓墨,翅分二层画出,背部开始几笔略粗阔,近腹部逐步轻细、梢翎只需四五笔笔,以近肚的第二笔为最长,其他几笔顺序缩短;尾只需二三笔,长短差不多。翅尾的笔与笔之间,应排列紧密,看去几乎没有空隙,但仍须见笔不能太饼混。
颈部可用一笔画成,一般不须丝毛;而胸和肚,有些须要丝毛,方法与背部相同,色应较背部为淡,一般善飞的禽鸟,腿部短小,略点出即可。
家禽的腿较粗,应画得具体些。脚爪的颜色较深,一般用浓墨画,由于种类不同,脚色各异,有的可直接用色画出,粗壮的脚,还可筒略勾出鳞纹。
群鸟聚栖,或三或五,要有疏密、正反、府仰、静动等不同姿态,要相互呼应,不能各不相关,或可藏鸟于花间叶下,增其生动之气。
宿鸟身体紧缩、背部羽毛蓬松,头藏于背、眼珠半露或紧合,足藏腹毛之中,翅尾俱敛、以静为妙。
鸣鸟引颈张口、颈部微隆、传神者在颈不在口,故颈宜上仰而稍伸。
搜翎搜足,最不易画,要决在于头颈之不滞、而翅高耸、背尾勾曲、毛片松动、全身有力、而骨格不失,则得神形。飞鸟全在两翅,与尾的生动,有飞机上飞下,平飞侧飞,身有正有反,见背不见腹、见腹不见背、或见头少见尾、见尾少露头等动态,大抵翅上展头向下,头向上翅下垂,一正一反之翅,是上展或下扑的姿态,反翅是见腹,正翅是见背的飞鸟,侧飞平视,翅有大小,因别一翅被身遮缘故。
以上是禽鸟捷息时比较写意的画法。至于飞鸣饮啄的姿态,变化极多,画法也有所不同;但在掌握了上述基本画法后,再通过随时观察体验禽鸟的生活,以之变化运用,也不难画出不同的生姿活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