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珍
【写作导引】
情感的抒发,除了直接吐露之外,还可以采取间接的方式表达。比如,将情感融在叙事之中,或者通过描绘事物进行抒发,我们将其称作“借物抒情”。这种写法的要点是,描写时要紧扣与事物有关的人与事。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表面上看是在描写事物,读起来却能让人感受到字里行间所包孕的情感。
本单元的课文多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使感情的抒发更加生动。比如,纪伯伦的《浪之歌》就围绕海浪对海岸的“爱情”来写,从而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文中,海浪对海岸一往情深,爱得强烈,爱得深沉,却不得不忍受礁石的冷漠。“浪”是一个依托,而“浪之歌”实为作者的一首心曲,象征着作者对祖国复杂的情感,既对祖国忠诚不二,又为自己遭受的莫须有的罪名而苦恼不已。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事物,蓝天白云、花草树木、山峦流水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情感的寄托,以此表达深埋心底的喜怒哀乐。
具体地说,运用这种方法作文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物与情要契合起来。一般来说,选取的“物”要与抒发之“情”有某种契合点,二者能借助联想和想象建立关联,从而有效地传递个人的感情,表达思想与志趣。比如《海燕》,海燕在俄语中有着“暴风雨预言者”的意思,它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像“黑色的闪电”在天际飞翔,这无疑与革命风暴来临之际,先驱者正在享受战斗的“欢乐”的形象相契合。所以,作者就把自己对革命的渴望和对先驱者的赞颂,都寄托在海燕身上,以此在文中做了浓墨重彩的描绘。
2.适当地运用表现手法。要想展现景物的特点,就必须仔细观察,抓住它的特征。而描绘它的特征时,还可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并融入自己的感情。比如,鲁迅的《雪》一文就描绘了色调截然不同的两种雪:一是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二是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前者温暖平和,象征着作者的美好理想;后者壮美冷寂,表现了作者现实的战斗精神。由此,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具体生动的描写,将复杂的情感巧妙地表达出来。
3.抒发真挚的情感。需要注意的是,“写物”只是手段和铺垫,“抒情”才是最终的目的。也就是说,借物抒情的重点是一个“情”字,通过物传递自己的某种情感。于谦的《石灰吟》就是一首借物抒情的古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是咏石灰,实际却是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或者说,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总之,借物抒情关键放在“情”上,要抒得自然,抒得顺畅,抒得入情入理!
【写作实践】
城市里,乡野间,总能见到一些枝繁叶茂的大树。粗壮的枝干撑起巨大而繁密的枝叶,如一把巨伞,荫蔽着树下的生灵。仰望大树,有时会沉醉在绿荫中,有时会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或许还有敬畏和沧桑感。请以《仰望大树》为题,写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提示:
1.仰望大树,你会有怎样的情感呢?不妨发挥想象,细细体会,然后确定你想抒发的情感。
2.情感确定了,就要围绕这一情感选择描写事物的点。抒发沉醉之感,可以多写写那浓得化不开的绿荫;抒发敬畏之情,可以写写大树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
3.注意描写的视角是“仰望”。
【美文引路】
仰望一棵树
翁秀美
万千树木之中,有一棵树,念念在心。
那个清晨,那条小路,细挑的夹竹桃随风俯仰,紫荆开了一树树的玫红粉红。它立在那里,叫我无意中抬头,拽住我的目光。树干高直,从仰望的视角看去,树枝彷佛齐聚顶端,优美地铺展开,青绿的叶随势缀于其上,鸭蛋青的天幕做了它的背景,好清幽的一幅画。后退几步,整棵树形似一片梧桐的阔叶,一只温暖的手掌。
这条路,天天在走;这棵树,从此朝夕相见。其形入梦,其神入心。
看它枝开四面,自然圆融,伸展得肆意任意却有条不紊,涌动着生命的希望。叶依附于枝,枝依附于躯干,而根,是枝繁叶茂的坚强后盾。黑暗里,根在大地深处延伸;阳光下,枝干在晴空中向四面延伸。不知道哪根枝条先长,哪片叶子先生,看见它时,已是数不清的枝叶,一层一层的绿,密集又不繁复。
林语堂说,我们不敢将房屋漆成绿色,但大自然敢将树木漆成绿色。这绿色有多么美!仰望,风捋翠叶,荡漾中觉绿意深深,直深到天的最高处,树在延伸中构筑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空间,朝朝暮暮,承接四季阳光,一霎风雨。
走在树下,心会安定踏实,密密的枝叶,做了我的保护伞,遮过阳,挡过雨。喜欢仰头久久地凝望,看叶底的清晰脉络,感受枝条向上的无尽力量。开心的时候,把喜悦告诉它;不顺的时候,徘徊树下,枝叶微动,默默地鼓励,顺其自然吧,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偶有叶落,像手掌轻轻拍在肩上,是树的关怀吗?用落叶的方式?握在手心,欢喜中将叶子小心保存,用作时间的记录本。
树有随遇而安的心境,尽管天的一方,是树的向往;树有谦卑仁爱的品格,对脚下的土地,洒一地阴凉。树顶,是风儿的游戏场,鸟儿的天堂,而我,登上半山坡的亭子,方能见到树的全貌,一团团浓得化不开的绿,生机蓬勃。这却须借助外力才得实现,脚踏实地时,我永远达不到树的高度。
秋去冬来,时间的流逝,好似飞鸿踏雪,瞬间起落,影已无踪。风卷云飞,聚散只在转眼间。或许有一天,我与树终将天涯相隔,再无见时。不知道,树是否记得,我目光流连的高度?而我会一直珍藏,你留存的温度。
顺其自然吧!且珍惜与树的每一次相见。每天经过树的身边,放慢脚步,驻足,仰头,注目头顶的枝枝叶叶。难舍,这美丽的生命与时光,其时,树在微笑,风景正好,岁月静好。(《文汇报》2013年1月16日)
【赏析】
这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开篇,作者先写与树偶遇,并结下深厚的情缘,再写这棵树带给自己的心灵触动,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在树下行走,心会变得安稳踏实,它如保护伞一般,静静地陪伴“我”!仰望一棵树,不仅在欣赏它的枝繁叶茂、绿意浓浓,还有一份享受自然之美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