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辉兴
摘 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指导中职学生课外阅读方法,通过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精选课外读物、交流心得、作文检验效果等环节,从而激发中职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生;语文教学;课外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5-0050-02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课的课文只是个‘例子,要提高语文素养,仅仅谈几个‘例子是远远不够的。”著名教育家赞可夫也特别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他认为,课内的阅读教学只是教个方法而已,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为中职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笔者深刻意识到在语文教学中不能拘泥于传授知识,更应着眼于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指导中职学生从实际出发。而加强课外阅读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语文课外阅读是中职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才智的有效途径。下文就如何提高中职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进行一番探索。
一、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一)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爱好是中职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充分地了解中职学生、掌握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有助于中职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自己喜欢的方向开始阅读,渐渐涉猎更多的领域,进而积累自己的阅读量,增强阅读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如何激发中职学生阅读的兴趣,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中职学生进行阅读,既力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中职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要多组织中职学生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中职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比如,笔者在担任药学班语文教学时开展了一次“我的梦·中国梦”讲故事比赛,参赛学生讲得滔滔不绝,听者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中职学生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2.语文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笔者每周都会安排学生背诵一首诗或词。主要以诵读的方法,引导中职学生去背诵,去想象,去品味。在进行诗词感悟时,以感受为主,理解为辅。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中职学生的阅读能力,效果颇佳。
(二)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
帮助中职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外阅读计划是取得良好阅读效果的关键。制定科学的课外阅读计划,第一,要帮助中职学生明确其自身的知识水平、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过哪些书籍,尤其是需要补充完善哪些方面的知识和阅读技能。第二,要求中职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阅读内容的侧重选择精读与泛读等不同的阅读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三,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因此,要合理利用课余时间,不能过多挤占中职学生的休息、娱乐和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第四,阅读不能好高骛远,要循序渐进。一开始就去读大部头的原著,容易因阅读理解力尚浅而淹没读书的热情。
(三)精选课外读物
1.指导中职学生选择课外读本
茫茫书海,中职学生要自主地去阅读通常是有很大的难度,而且想要通过这样的阅读取得一定成效也是有难度的。课外书籍那么多,要怎样去选择,中职学生不太会去选择,不能有效地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就需要教师给予一定指导。语文教育家袁哲先生在他的《国语读法教学原论》一书中说过:“读书的目的在获得书中的意义、思想,读法的目的在获得书义之方法。”这些论述都明确指出语文老师的任务不是限于教中职学生去解读一篇篇范文,而在于指导中职学生掌握多种适合的读书方法,从而使中职学生学而有法,学而得法,达到生动、主动地学的境界。如在阅读课里,可根据具体的阅读目标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精读与略读,朗读与默读、速读等。还可根据书的分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中职学生进行阅读,选取如《项链》《荷花淀》之类的作品作为精读。像《雷雨》《红楼梦》等小说可作为略读。这样,掌握读书方法就可以使中职学生乐于读、便于读。
提高中职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探析
2.以探索的形式进行课外阅读
这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整理资料、整理撰写文章等一系列的过程,而这也是做学问的过程。例如,笔者在任教药学班语文教学时,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一项课后任务:同学们在课外写关于《红楼梦》的启示,要求800字以上,可查资料。既可选择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也可写女性的爱情观、人生观,特别是贾宝玉、林黛玉等。
二、课外阅读效果的及时反馈
(一)通过交流心得共同进步
定期组织中职学生交流阅读心得体会,介绍阅读经验,通过讨论、互看读书笔记、名句竞赛等方式进行阅读,检验效果。这样,既可以达到督促学习的目的,又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对阅读水平较好的中职学生应提出期待和希望,对阅读水平一般的中职学生,给予指导和激励。比如汉语和外语是不是完全不同,句子是否合格由什么决定,人靠什么理解一句话的意思,等等。这些东西就不仅仅需要去“听”、去“记”,甚至要像理科课程一样,需要去“调查”、去“探究”。总之,重视中职学生学习中的差异,营造一个积极、和谐、上进的阅读氛围,进一步激发中职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通过作文检验效果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练习,中职学生积累的材料越多,他们的知识就会越丰富,理解能力就越强,对生活的独立思考和感悟也就越深刻。在教学实践中应鼓励中职学生参加作文竞赛、读书心得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鼓励中职学生积极投稿,充分发挥我校刊物《梅河风》的作用。这样,既可以检验中职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又可以激发中职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外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使课外阅读成为中职学生的自觉行为。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积极开拓渠道,创造各种条件,传授多种方法,让中职学生常常徜徉于书海之中,去积累词汇,去亲近母语,从而吐香人间。
参考文献:
[1]陈碧卿.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10).
[2]沈静.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J].语文教学通讯,2004(5).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