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水平是国家实力的直接体现。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逐年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在GDP中的占比。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师资力量差异大,造成我国现在基础教育地域性差异、校际差异大。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为教育的公平性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以“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内容的“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中国联通充分发挥大型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致力于以信息化手段缩小基础教育的城乡鸿沟。
积极探索 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中国联通围绕“三通两平台”的建设目标,积极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模式,推出了针对基础教育资源共享的“班班通”产品。该方案依托云服务平台将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多样的教学应用引入教学课堂,同时以班班通产品带动“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通过向学生和家长的服务延伸,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该应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介绍,中国联通“班班通”由课堂终端设备、教育资源云计算平台和通达教室的互联网宽带共同组成。
“班班通”课堂终端包括针对课堂使用环境专门设计的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短焦距投影仪、电子白板、复合黑板、无线扩音器等教学设备,具有集成度高、适合教室使用环境的特点。中国联通“班班通”教育资源云服务平台基于互联网云计算架构搭建,以国内主流教育资源提供商提供的权威资源为基础,紧贴教学大纲,提供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的32个学科、149个版本教材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50万条与教材同步的教学课件、教案,400万条专业测评习题,1万段拓展视频,2600多种专业教育期刊等,并以每周6000条以上的速度实时更新。同时,“班班通”依托遍布全国的100多个录播教室提供名师同步课堂资源和本地资源库,并为本地特色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管理渠道及空间,有效解决了教育资源不均衡和教师备课难的问题。中国联通提供的互联网宽带线路,为课堂教学提供充足的带宽,保证教师可以实时、流畅地访问云平台上的教育资源。教师可通过平台向自己的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拓展学习资源,布置课后练习作业;学生则可以在电脑或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上用自己的账号登录,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后的学习和练习。
政企联手 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中国联通各省级分公司积极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合作,采取政府出资一部分、联通补贴一部分的业务模式,在全国范围推广“班班通”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中国联通通过“班班通”建设,还开创了政企协同、家校联动新模式,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
通过“班班通”项目的实施,政府、学校和联通实现了三方共赢。首先,政府通过推广“班班通”应用,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学校尤其是边远地区中小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农村与边远地区的学校通过部署多媒体教学设备,改善了教学环境。另一方面,边远地区与农村的中小学校,有机会与城市的学校享用相同的教育资源,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教育鸿沟,提高了教育的公平性。其次,对学校而言,通过“班班通”的引入,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以往一支粉笔一节课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学校的教学质量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使用“班班通”最显著的效果就是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乡村小学生也能真正享受到城区学生的待遇,真正做到了“同享一片蓝天”;使用“班班通”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元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最后,中国联通自身也以“班班通”应用作为敲门砖参与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向教育行业核心应用的渗透。
(中国联通新疆分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