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风险的分析

2015-07-13 01:36张中正
财税月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风险商业银行

摘 要 近年来,经济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为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提供新的经营工具与手段、拓展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使其面临日益加大的经营风险。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将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所面临的风险分为国家风险、汇率风险以及操作风险三个种类,并分别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风险

随着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实现,跨国银行出现并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现已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跨国经营对于商业银行是一把双刃剑,有利的一面是银行可以由此得到更大的利润空间和发展空间,享受到全球化、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带来的便利;但不利的一面是,银行开始跨国经营之后必然就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经营环境,必须承受更多的经营风险。

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风险可以定义为在商业银行进行跨国经营的过程中,由于不可预测的因素使银行遭到损失的可能性。其本质上与银行一般的经营风险相同,但由于国际环境更加复杂,所有拥有其特殊性。我们为与一般的银行经营风险相区分,并按照风险的不同表现形式,将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风险分为国家风险、汇率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类。

一、国家风险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国家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的国家环境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使借款人(政府或企业)无法按时还款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受到损失的可能性。银行在进行跨国经营业务时处于东道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当中,与之密切相关,另外如果母国与东道国的监管配合不利很可能造成监管真空,使国家风险更加突出。对于商业银行,国家风险的主要表现是来自东道国的借款人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从而无力偿还贷款,使银行受到损失。

商业银行并不能改变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因此对于国家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测评及防范上。Belcsak(1997)提出了国家风险的CDMEL测评法,该方法通过几个方面来对国家风险进行量化测量,首先用国际收支余额和自然、人力、经济资源来对该国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应对政局动荡的能力进行测量,然后测量净出口能力和技术进步对该国国际收支平衡以及获得流动性能力的影响,以此来反映国家风险的程度。Dym Steven(1997)提出了一个主权风险模型来对国家风险进行测评,该模型包含了一系列的指标来反映国家风险,其中包括储备偿付能力、对外借款程度、政府预算赤字程度、国际收支账户赤字程度、实际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等。

二、汇率风险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汇率风险指的是由于国际汇率变化造成资产负债或者收益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这类风险是外汇交易中最直接和最频繁发生的风险,无论它们是与股本工具和债务有关,还是与商品头寸和外汇有关。汇率风险并不是必然会发生,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之前,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就可以转嫁或者消化风险,从而减少相应的损失。

对于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研究,Srinivasulu(1991)提出了两个管理策略,运营性对冲策略和金融性对冲策略,他认为期权等金融性对冲工具在对冲汇率风险的过程中作用往往有限,这是由于未来外币的现金流受经济风险的影响,往往是不确定的。因此,在实践中,商业银行应灵活应用运营性对冲策略来进行汇率风险管理。

三、操作风险

目前对于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操作风险的研究比较少,也没有准确的定义和分类。英国银行家协会(BBA)把操作风险定义为商业银行在跨国经营业务的操作和办理中,由于不完善或失效的内部控制流程、人为因素、系统因素或其他外部事件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由于操作风险的特性,导致对其测量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大部分研究只是停留在对操作风险的定性研究上,很少人提出定量的测量方法。John Jordan(2003)将极值理论方法引入操作风险的测量,他用此方法测算了目前比较活跃的大型跨国商业银行需要计提的操作风险准备金数额,由此得到的结果与银行实际计提的数额基本一致,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国内方面,陈学华等(2010)发现操作风险造成的损失分布具有明显的厚尾性,这是由于操作风险虽然极少发生,但都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为避免测量方法对其低估,他利用极值理论着重考虑其分布的尾部。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增强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逐渐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但同时也将自身暴露在更多的经营风险之中。当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应对经营风险的水平还比较低,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现代风险管理机制。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中的风险研究,为今后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在跨国经营中如何应对风险,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Sotiris K.Staikouras. Multinational Banks, Credit Risk, and Financial Crises. Emerging Market Finance and Trade, 2005(12):1267-1285.

[2]Dym Steven. Credit Risk Analysis for Developing Country Bond Portfolios. Journal of Porfolio Management, 1997(8): 267-286.

[3]陈学华,杨辉耀,黄向阳.POT模型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中的应用[J].管理科学,2010(2):56-60.

[4]钟伟.新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的损失分布法框架[J].上海金融,2011(3):15-16.

作者简介:张中正(1990.07- ),男,山东新泰人,济南大学经济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应用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国际金融(济南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济南 250000)

猜你喜欢
风险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2019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摘要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2016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陪名表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