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清潞
为期5天的世界顶级工业技术展——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HANNOVER MESSE)于4月17日落下帷幕。此次展会既展示了工业创新成果,又为业界企业交流联谊、开发潜在客户搭建了平台,收获了展商和观众的如潮好评。韶铸集团就是其中一员,我们随中商展览已经连续11年参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了。2015年下半年,我就要退休了,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出访德国。
红红火火印度年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每年举办,均在早春四月。2015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所有布展于4月12日完成,对韶铸集团来说布展轻车熟路,一小时就准备就绪。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每年有一个德国以外的国家充当主角,在我的记忆中俄罗斯、韩国和中国都当过主宾国,今年的主角则是印度。记得前几届,普京、温家宝等领导人的到来为展会增光不少,默克尔也出面共同主持开幕式。俄罗斯年的特色为身穿民族服装的俄罗斯美女四处敬酒;韩国年的开幕式会场响彻浓郁民俗的《阿里郎》,跳起动人的长鼓舞;中国年中国企业占据整个6号馆,馆内挂满中国结,锣鼓喧天。
2015年是印度年,看得出东道主乃至欧盟甚至全世界高度关注印度,人们可能在发现中国高速发展后表现出的乏力,而印度作为未来的第一人口大国,基数很低的GDP加上那种带点盲目的崛起雄心,谁都不怀疑它在今后几年会表现出一种强劲的发展势头。带点好奇我走进几乎是清一色印度企业的6号馆。
印度人喜欢大红色,大红的地毯、大红的讲坛、大红的背景板、大红的衣着……使6号馆成了红色海洋。虽然馆外温度只有8度,一群身着红黄绿相间印度沙丽的男女演员们都光着脚丫子,露着肚皮席地而坐,等候着总理光临时做开场献艺。
我巡视一周看了几个展位,除了印度引以为豪的IT产品展台,实在没太多亮点。主场地侧旁有一军工展台,除军舰、飞机、坦克等常规武器之外,赫然陈列众多的导弹、运载火箭、军用卫星和无人机等,不过都是模型。此展台有句口号,翻译成中文是:“用一流的印度制造,生产世界级的先进装备”。
领略汉诺威
让我们离开印度馆,领略一下这一世界展览业中的佼佼者——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全貌。
据中商展团介绍,汉诺威展览会是按世博会的规模进行构思和设计的。北大门是主要通道进口,门口矗立一座六层建筑,汉诺威工业展的中枢设于此大楼内,馆内还设有通信中心,大功率的计算机服务中心为数千商家提供资讯方面的服务。主楼内设有高等级的会议室接待厅,为高等级客人创造了优雅的洽谈场所。馆内设有26个大型展厅,目测每个都在1.5万~1.8万平方米以上,按工业门类分出铸造、锻造、通用基础件、液压、发电设备、汽车、电子和工程机械等专业展馆,韶铸集团分在第5馆。
我从1996年开始参加汉诺威工业展,对这里情况相当熟悉。2000年以前的汉诺威,规模远比现在宏大,露天场地上停放着当时还非常先进的子弹型火车、欧洲狂风战斗机、大型盾构掘进器、小型军用巡逻艇等。如今由于专业的划分,加上美国对欧洲工业展的排斥与抵制,那种昔日的风采不再,规模小了,人数也少了。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工业集团也在不遗余力地保持辉煌,每年工业展中都可以看到西门子、ABB、SKF和阿尔斯通等跨国集团的身影。2015年高新产品的代表是欧系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装置,众多的工业机器人等,以德国工业4.0为代表的欧洲现工业蓝图已露头角。如果说美国在油页岩提炼技术上形成了一个技术代差,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集团是准备把精良的制造优势发挥到极致。
如果说美、德、法、英、日等算制造业第一梯队的话。意大利、西班牙、韩国等形成的是第二梯队,他们在争夺中端技术产品市场。第三梯队阵容更强大,以欧洲的土耳其、罗马尼亚、捷克、波兰,亚洲的泰国、印度、印尼、中国台湾,南美的巴西为代表,这一阵容生产的多为初级工业产品,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他们追逐的是第一、第二梯队产品的毛坯或半成品。
感慨中国制造
我是1996年首次参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前后随团参展10次,见证过早年的盛况,也体会过2008年和2009年金融危机时的萧条;体验过初试螃蟹的艰辛,也品尝过收获的喜悦。
20世纪90年代的国人参加这种世界性的大型工业博览会,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国际上一流制造对廉价工业初始产品的需求为中国企业敞开了广阔的市场,中国人尝试着和外国买家进行了一场“不对称的博弈”。说也奇怪,“八段对一段棋手的结局竟是双赢”,外国人获得了尽管不太完美但绝对价廉的工业初级品,而中国人学到了严格的管理、先进的工艺和“Yes or No”的质量判定标准。
最初,中国企业习惯在出现问题后依靠友谊和感情,在遇到严格的产品标准后,国人开始认真了。这是一段长时间的磨合期,甚至是遭受惨痛质量损失后才痛定思痛的过程。
韶铸集团是在经历了六年的守候后才通过结识欧洲代表获得了第一张欧洲订单。之后是漫长的试制,小量批产,标准建立……质量索赔与不成功的开发警醒了企业高管,我们树立了质量意识,提高了企业形象。通过一系列问题开始反思,仅我们自以为完善的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离客户的要求是多么的遥远。在指望能糊弄过关的思想下建立的质保体系天生的虚弱,像一个没练好内功的人非要弄套花拳绣腿装门面,与高手PK之下漏洞百出。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价格不菲的境外参展是一种困难的选择。语言、管理,甚至文化上的差异,造成的隔阂需要克服且困难不小,许多日子尚还能过的企业老板不愿轻易地去尝试。毕竟中国企业还是有勇敢之人的,加上国家政策倾斜,地方政府鼓励,大批企业上演着一场围城:里面的想出来,外面的想进去。我们看到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中国区域在日益扩大,中国企业日益增多。2015年仅轴承行业参展企业就有439家,连参观带参展据说来了50000人,不知大家的参展效果如何,却绝对带热了旅馆酒店、交通物流,带旺了欧莱雅、妮维亚、德国刀,极大促进了当地啤酒与烤猪蹄的热销。
当今,众多中国企业担忧的是,由于欧洲经济萎缩及近年国内产能过剩,僧多粥少已是常态,意大利、西班牙、韩国和土耳其反过身来争夺过去几年里他们失去的市场。客观来看,这些国家工厂的工艺不错,价格期望值也大幅下调,给我国企业带来挑战。
竞争机制之下,质量第一,成本第二,别的要素不再重要。也许这也会成为中国市场今后的走向。现在有些国内企业为了订单往往大打价格仗,破坏游戏规则的常是我们自己。
由于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参加汉诺威工博会了,故多思索。十年坚守,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这就是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魅力所在!再见汉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