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健 (青岛黄海学院人文教育与艺术学院 266000)
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王兆健 (青岛黄海学院人文教育与艺术学院 266000)
人文素质主要是对于人类所积淀的各方面修养的概括,而人文素质的教育则主要指的是人类精神品质的培养与发展,促进人在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用自己的智慧开启自己的人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要使得人们明白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所在,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普遍有着人文素质较差的短板,我们怎样认识这一现状,怎样有效改观这一现状,以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需求,已经成为我们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艺术;人文素质;教育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14WH58。
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单一的专业知识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也不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艺术设计类学生为什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各艺术高校又该怎样进行人文思想教育呢?
所谓的人文素质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没在精神修养,是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人才的必备要素。而这种精神修养除了把爱国精神和价值取向包括在内以外,还囊括了个人对于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修养。
从宏观上来看,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启发人的情感认知,注重人精神品质的陶冶。从微观上来看,人文素质的内涵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人文知识的掌握。人文知识包括政治、法律、哲学、史学、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其次,把握人文思想内涵。文化理念是人文思想的核心,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意识形态明显,彰显民族特色和主观个性特点。第三,作用于实践。能够运用人文思想的文化知识指导主观思想认识世界、作用于实践活动。人文思想的行程是有一定规律的,人文方法就像人们揭示了这一过程,那么我们就该了解该用怎样的方式思考以及实践。人文方法的内在体验性是与科学逻辑思维的关键区分点。第四,人文思想的精髓是人文精神。一切人文思想都是附属于人文精神的,各种先进精神都是它的具体化形式。那么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人文思想主要是看是否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崇高的人生追求,以及先进的科学思想,广阔的胸襟气度等。当然这一切还是要源于正确的教育方式,以及个人的主观意识。
如今社会飞速发展前进,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教育观念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更新,终身学习、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发展的大潮。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在进行各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相关的人文思想教育已经成为了各大院校毫无疑问的选择。只有这样的选择才符合人才强国战略的需求,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1.地方艺术院校学生人文思想素养普遍偏低。
艺术类学生偏向于艺术知识的学习,文化知识基础差、成绩低。在艺术类考试中,文化成绩比重远远低于艺术专业知识,这就给艺术类学生造成了文化知识不用学的误区。除此之外,地方艺术院校,教育范围过于狭窄,交叉性学科开设较少,学生对于人文社会学科知识涉猎很少。
2.教学目标出现偏差
艺术院校普遍重视专业技能教育而轻视人文教育。盲目追求专业人才培养,而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缺乏长远发展意识的办学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增加学校的收益,但是却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3.人文思想教育投入小
艺术院校在人文教育方面,无论是思想意识,还是师资、设备投入都是微乎其微的。即使是有一定的投入,也大部分是做面子工程。人文社会学科课程量小,有能力的教师少,设备资金投入量小,这就决定了艺术院校的人文思想教育发展遇到了瓶颈。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将课堂交还给学生
艺术类学生更需要一个自由的空间,地方院校艺术类学生人文思想教育必须回归到课堂的点滴。以往的教学往往是教师为主导,学生单一模式听讲。艺术类学生的教育应该根据其独特的个性色彩与实际需要改变教学设计,主动将教育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人文思想教育就是为了使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在专业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充分展示自身的人文素养来感染学生、陶冶学生情操。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备艺术专业知识以外,也要掌握基本的人文思想理论,了解广阔的人文知识。将这些知识充分融入课堂之中,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
2.增设人文社会学科课程
在地方艺术类院校中,普遍是将课堂束缚在专业艺术知识的学习之中,其他方面的修养少之又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急需一大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只懂得一技之长已经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素质教育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地方艺术院校学生人文社会学科功底较差,理性根据这种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人文社会学科的课程比重。这样在丰富了学生的课程生活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至于在踏入社会时出现短板。这也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所追求的真谛。
3.增加人文社会实践
一切源于实践,枯燥式教学不如将学生当归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吸取灵感,个性发展。在实际艺术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所学习的教材,自己老师所传授的内容都只是一种简单的引导,真正修养的提高还是要靠主观因素。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要使学生打破传统学习认知,教导学生感知生活点滴,创新艺术体验,将生活融入艺术。
艺术院校学生艺术知识较为专业,然而普遍的社会人文学科知识欠缺,已经成为了其进去社会的短板。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只有加强艺术院校学生人文思想教育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1]周国琴, 徐平华.当前艺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状况考察与分析.广州美术学院,2009,10(28).
[2]徐凤琴.高等艺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反思.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4).
[3]梁健惠.试论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广州美术学院德育教研室,2008,10(09).
王兆健(1979—),男,青岛黄海学院人文教育与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