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苹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111000)
论高职院校动漫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研究
王彦苹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111000)
随着国内动漫产业不断发展与壮大,动漫专业已成为数字化、信息化、艺术与技术语言的展示平台,成为信息化传媒的主要表现方式。动漫专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学生面对未来生存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可持续性能力进行了探索。
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技术性人才
动漫产业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了,我国也相继推出了一些列的扶持政策,成立动漫基地,开通动漫频道,建立动漫主题乐园等,但是我国动漫产业的系统性还不够完善,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面还刚刚起步,没有一个完整的运营模式。
动漫专业职业技能是对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的全程性质量监控,是构成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制定标准直接影响动漫专业毕业生从事相关行业工作后的具体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动漫专业职业技能是动漫专业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最有效途径。
动漫行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分支,是电影行业的一部分。在国内电影行业票房虏获佳绩的时候,动漫行业却迟迟没有迎来春天,国家为此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成立动漫基地,开办卡通频道,建立动漫乐园等,但是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却并不是很理想。目前大多数从业人员集中在加工动画以及后期处理阶段。真正兼通艺术与电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十分匮乏,动漫人才的总需求量达到60万,而影视动漫人才也已经达到15万,而目前我国从事动漫专业人员还不到1万人。
随着电影、电视、网络、游戏等到现在的移动媒体时代,动漫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体系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动漫制作、游戏制作等带动了动画人才的巨大缺口。03年以后,全国各高等院系相继开了和动漫有关的专业,以弥补这巨大的缺口,社会上也有很多组织的培训学校,但是就目前发展了十年的时间下,动漫专业的专业工作人员还是不够。
动漫专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果培养我们所需要的这类人才?怎样发展中国的动漫?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当先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社会对动漫人才的大量需求,许多职业院校建立了动漫专业的相关学科和专业。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动漫人才培养方案还是在走原来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老路,基础课程的学习占三年学习的一半,专业课程学习时间短,效果不明显,大多毕业生到企业不能马上胜任工作,需要在企业培训一年左右才能真正胜任工作,这也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出现的一些问题所在。
在研究动漫专业职业技能培养方案的时候,我们可以建立以动漫制作流程为主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期间体会公司的实际制作过程,从动漫的制作流程:策划、剧本、风格设计、角色以及场景设计、分镜头设计、设计稿、原动画加工、背景绘制、着色和上色人员、后期特效制作、剪辑、配音、合成等来看,我们可以开设的动漫课程:动画概论、动画片欣赏、动画剧本、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动画短片制作等,相对起来,以动画制作流程为主要设计的课程更为直观和实用,这样设计的教学效果更佳。动漫产业链接主要包括:漫画创作与出版,动画片制作,动画片的播出,动漫周边产业的研发与生产。就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很多人员操作。这些产业链不仅是产品的生产链,还是动漫形象及品牌效应逐步形成和扩散的传播链,也是资金投入和回收的价值链。
高职院校动漫专业毕业的学生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强,所学知识没有很好的应用到工作中去,软件操作不灵活,没有很好的贯通所学知识的相互融合,实际操作能力差,承受能力不够完善。这些都是我们学生的不足之处。也是现在社会各高职院校面临的最大问题。
1.依据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动漫专业职业技能内容体系。以动漫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在综合了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职业技能内容体系,并适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重新构建动漫专业技能培养模式。动漫专业职业技能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一种训练活动,需要师生共同努力,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合作才能完成,需要相应的组织和制度作保障。我们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构建动漫专业职业技能培养模式,以提高其实效性。
3.总结动漫专业各个单项技能的评价标准,制定专业目标性标准、教学过程考核标准、教学评价体系标准3大部分。在完成动漫专业各个单项技能的基础上,总结综合技能内容体系,并构建新的职业技能培养模式。
我们根据上述理论依据,总结我校动漫专业学生职业节能你训练的实际经验,对专科层次动漫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进行从新构建,分为三大类职业技能,具体见下表。
?
据有关数据显示动漫专业作为这几年的新兴专业 ,国内有90%的动漫专业培养出的学生都存在共同的问题 : 动漫人才数量大、不专业、缺乏艺术功底、实际操作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这样的根本原因,就是高校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和追求市场利益,在硬件与软件均不足的情况上,让非专业的教师来授课,这样拼凑出的的动漫专业师资队伍不专业,存在不少动漫专业教师原本就没有从事过动画行业或是相关的研究的人员; 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要么实战不强,要么只是泥瓦匠,只会模仿不会创新,无法满足市场与企业的需求 。
根据动漫专业的特点,可以考虑这样建设专业的动漫师资队伍:
1.培养或引进基于传统文化的创意研发人才。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设计出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造型。
2.聘请动漫企业里的相关人才为高校的动漫专业学生授课,授课内容可包括创作生产、市场经营等。
3.加工制作人才: 是 2D 和 3D 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即偏重于技术应用型的人才。
4.加强针对现有师资力量队伍的培训:可组织参与中国动画协会举办的各类培训 ,参与企业实际制作动漫的过程等。
十年文化体制的改革激发了文化创造活力,虽然取得了一些列阶段性的成果,为下一个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化发展的改革并没有完成,一直在持续进步。像影片《大圣归来》一样,我国的动漫产业能否归来,这是需要全社会的帮忙。我们需要国家的支持,但是同时我们更需要的是全社会的认可。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如何让文化产品叫好又叫做,其根本就是培养中国的动漫人才。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应紧紧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抓住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两个关键环节,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对外文化传播和对外话语体系、文化政策法规体系五个体系的构建。这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核心。
[1]张刚.动漫产业现状与职业院校动漫专业教育.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2]李智伟.动漫专业技能教育和职业素质培训一体化研究.高职教育,2013.
[3]陈彦.高职动漫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
王彦苹,女,辽宁省辽阳人,任职辽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主要从事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