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果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413000)
盛可以图文散文集《春天怎么还不来》的文本艺术研究
范 果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413000)
从文本艺术角度看,盛可以《春天怎么还不来》这部图文散文集不论是意境和意向的营造、典型艺术形象的塑造还是语言上都独具特色,值得仔细回味与深入挖掘。
盛可以;《春天怎么还不来》;意境和意向;艺术形象;语言特色
盛可以《春天怎么还不来》这部散文集以童年故乡为背景,展现了柔美雅致、浪漫神秘的南方乡土文化。从文本艺术角度来看,这部散文集整体上营造了一种淡雅的意境与意象,塑造了一些鲜活的艺术形象,整体上的叙述淡雅生动,但是在抒情及议论处又显示出作家一贯以来尖锐锋利、批判性的特征,不论是文本结构还是书写手法都有独到之处。
意境,是指一种想象的审美空间,是在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情形中所诱发出来的。而意象是指以荒诞、象征为特性,以表现哲理为目的,从而达到审美境界的表意之象。盛可以善于将意境与意象作为灵感创作的源泉,并融入到巧妙构思之中,使她的散文呈现出淡雅的抒情个性。盛可以写景,注重意境之美,营造出柔美雅致的意境。如“彼时青蛙呱呱,芦苇沙沙,鸟儿喳喳,散开手,清风中小睡一觉,梦见飞翔,醒来更加快活”,写出了童年时代故乡村庄的灵动美好与祥和闲逸;“忽见满月高悬,树影摇曳,仿佛在不断擦拭月亮”写出了夜的静谧与月影的灵动,营造了一种冲淡与空灵的意境;“乡下很多湖泊池塘,夏天铺满荷叶,村子泡在荷花香里,风抖动蝉声,一切都懒洋洋。”一个“铺”字,一个“泡”字,一个“抖”字将静态的事物转化为流动的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营造出一种空旷悠远、祥和静默、物我两忘的意境。在盛可以的笔下,童年故乡的景物充满着诗歌般的美,那十里荷塘,那清风中的树木,那开阔的稻田,那清澈的溪涧等景物都在展示着旖旎风光,这些美好的景物与淳朴的民风、古朴的乡间建筑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与世隔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在对风景事物、人情风俗的描绘中,作者将情感藏于景内,将内心情感的涌动通过画面表达出来,景情浑然一体,给阅读者带来全新的艺术享受。
在情感的表达上,盛可以还借助意象来达到意味深远的艺术效果。在这部散文集中时常以一些小小的事物贯穿全文,以物来写情。如围绕着煤油灯写童年时期母亲在灯下的操劳,写菜园、俺菜坛、绞把子,体现了母亲的心灵手巧,为家庭为儿女的默默付出,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理解与爱;在《下棋》中以象棋来写兄弟姊妹的手足之情;《枕笔盖书》中以爷爷的“百宝箱”来写爷爷闲云野鹤、颇有名士风度的形象,体现了祖孙两代的情谊,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盛可以善于选取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物象,这些物象都是生活化的平凡的事物,但经过巧妙的点染和散淡的叙述,被赋予了深意,寄托了作者浓厚的感情。
盛可以关注生活的细微处,对平凡、卑微的事物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关注与悲悯情怀,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独特的艺术形象。她笔下的燕子花、老苦枣树等卑微的事物都富有无限的美感和诗意。选写这些卑微事物往往也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想法与见解。如写燕子花这种不起眼的花,作者将燕子花与同在三四月开花的油菜花进行对比,通过将绚丽奔放、人工栽种、受欢迎的农作物油菜花来与低矮绵密、随意散播、因油味道不好遭遗弃沦为野花的燕子花进行比较,抒发了对美好而遭遗弃的事物的温柔怜悯。她在文中深情呼唤:“美好的事物在消逝,我们伤怀,眷念,它也许会使我们对周围的一切更关注,爱得更深一些。”在写家中已被砍伐的老苦枣树时,作者将苦枣树与大众情人般妖艳的桃花进行对比,写苦枣树的清丽脱俗、不喧哗、不媚俗、静水深流的美。她说:“在今天这样一个没有耐心的时代,充斥着一窝蜂的审美……缺少发现、审美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我情愿去观察卑微的生命,欣赏它们寂寞绽放的光华。”关于人生与命运,这就是盛可以对平凡生命进行的思考,她的笔调雅致从容,却是写得笔笔关情,唯此才令人深思。燕子花、苦枣树等卑微事物对命运的坦然与忍耐不仅出于生命本身的善良质朴,更多的,源于底层生存者的无奈和悲凉。这些不起眼的普通事物通过盛可以散淡却巧妙的叙述,形成对人生富有穿透力的艺术形象,这从美学的角度,要比大声呼喊、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更有意境,更值得品味。
语言是读者审美感受的直观载体。散文作家要抒发情感或表现对客观现实的看法,不以
口说,而以书面形式表达,就需要语言这件“外衣”。盛可以这部散文集中大多数散文是全篇散淡叙述,于结尾处画龙点睛的抒情议论的传统散文风格,整体上呈现出朴素淡雅、疏淡有致的语言特点。
与写景状物抒情的淡雅风格不同的是,在议论的部分呈现出尖锐锋利、批判性的特征。如《果树底下好乘凉》中写到:“女人用一把蒲扇过夏,给丈夫摇扇,给孩子摇扇,再后来给孙辈们摇扇,一辈子像轻风不留痕迹。乡下人大多对生命不太在意,老年人一旦失去劳动能力,便被子女视为累赘,更谈不上恭敬孝顺。”作者用犀利的话语批判乡间的某些状况,毫不留余地。如《晒咸鱼》的结尾处“狗狗比人类更有羞耻心呢”,就用非常通俗直白的语言方式直抵人性的幽暗面。在《民间草药》中作者说:“大的医疗事故层出不穷……抛开艺术医品不说,更令人心寒的事,药物生产也有问题,胶囊不能吃,注射液弄死人……于是暗忖,民间虽为草药偏方,心术却是正的,仅凭这一点,也比满脑子铜钱可贵。”作者通过将医疗现状的黑暗处与乡间草药偏方进行对比,尖锐揭露了人性的黑暗面。
有评论者认为这部散文集中加上一些对现实状况失望批判的内容冲淡了整部作品的美好。我认为这正是这部作品集的闪光之处,正是这些短小凝练的评论丰富和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涵。童年已逝,故乡也不再是从前的模样,这是作者非常不希望看到却又无力逆转的现实,只能深情地缅怀童年与故乡。现代文明对乡村的冲击,在带来相对丰饶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腐蚀了故乡的质朴与美好。在这个发展中的国度,有多少人魂牵梦绕着童年与故乡,却是童年不再,故乡面目全非。盛可以文字中的锋利处是有着多少无奈,这些简短评论后蕴含的深意引人深思。
[1]盛可以.春天怎么还不来[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2]顾祖钊.艺术至境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3]傅徳岷.散文艺术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湘文化视阈下当代湘籍女作家研究”(项目编号:13YBB074)的阶段性成果。
范果(1982—),女,湖南宁乡人,硕士,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