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培英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050000)
怎样使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董培英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050000)
在当今社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力“,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现有的文化水平和文化实力,同时也承载着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水平和文化积累所凝聚的现实力量。它是一个国家的魂、一个民族的魂,在政治经济活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在当今新阶段、新形势、新社会的发展中起着日益增长的重要地位。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文化建设中至关重要,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不断进步,关系到全民族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它是推动社会进步,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应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对推动群众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全面部署,以创新的精神、不竭的动力,扎实推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升人的修养,培养人的情操,塑造人的性格,还在社会职能中发挥着认识、教育、审美、传承等现实功能。群众文化事业也是如此,它的发展与繁荣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文化活动发展与繁荣。因为文化活动普及面广,人民群众直接受益,它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最有效的载体。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讴歌社会,赞美生活,营造浓郁的城乡文化氛围,会将有力地推动群众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当前文化实力不断壮大,文化品位进一步提高,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政策平台更加稳定,文化建设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时期。而对文化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工作在一线的群文工作者应乘势而上,进一步营造文化建设的优良环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开创繁荣发展的新局面。搭建好群众所需的各种展示平台,更好的为社会为人民服务。
“文化精品”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标志,对精品创作意识的认可和推动是弘扬我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社会主义艺术生产力的重要标准。因此,群文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多出优秀的作品,繁荣文化大发展。所以我们要努力创作一批团结、教育服务人民群众的作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化精品,并融汇于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和文化活动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现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文化活动面向的对象是人,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文艺工作也要面向全体民众,以人为本,从基层建设做起让更多的人们享受群众艺术建设的丰厚果实。
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激发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同时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的推动力量。在文化建设中,我们更应该强调创新意识,增强活力;形势上,强调传播先进文化,形成具有中国风格、时代精神、品名高雅的文化精品。
如今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文化形式多种多样,作为群文工作者中的一员,我们更应自觉地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进步,更好地为人民的文化权益,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提供更好的支持。